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李唐传奇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相恃

第九十一章 相恃

    李亨心中狂喜,他连忙跪下说道:“儿臣不敢妄想!只求父皇病体早日痊愈,带领群臣重振我大唐雄风。”

    李隆基微笑着点点头:“你有如此孝心,朕心里甚是欣慰。你可知你数次推荐李月,朕为何不用他吗?”

    “儿臣不知。”

    “我太宗皇帝百年前就预言,此子将来会挽我大唐于危难,所以朕想把他留给你,成为你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另外朕也知道,若关内兵调光,恐有人就会有不臣之心,留李月在,可保无恙,你可知道,李琬就是他所擒下。朕也知道他恐怕已经把李琬的兵拿到手中,这样也好,让朕多了一扇屏障,也可以心安一点。”

    “那父皇何不直接将他调入京中守卫?”

    李隆基淡淡地说道:“朕也知道此子可靠,但他毕竟年轻,若让他在京中独大,恐怕他也难以把持自己,听了别人的怂恿,犯下大错。所以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把他放在华州比较好。”

    “那郯王怎么办?儿臣实在有点担心。”

    “现在是非常时期,朝内求稳不求乱,等平叛以后,再处理不迟,朕谅他也不敢乱来。亨儿,现在朕交给你一个任务,当前民心不稳,对大局不利,你要务必将民心替朕给稳下来。”

    “儿臣尊旨!”

    第二天,唐军派哥舒翰为大将率四十万大军镇守潼关的消息传遍了长安,由此恐慌的民心逐渐开始平静下来,物价也随之跌落。

    天宝十四年八月,李隆基以兵败为由,派监军边令诚于军中斩杀了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又派大将哥舒翰为兵马大元帅,调集陇西、河西、关**四十万大军镇守潼关。另派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主将,大将李光弼为副将,率朔方军进军井陉,拱卫太原。

    安禄山占领洛阳,正欲乘胜取潼关,突然得报,范阳被云州义军袭击,涿州、檀州、妫州、平州四州已失,幽州被围,军粮大半被焚毁,常山留守大将李钦凑被杀、高邈、何千年被擒,安禄山闻言大惊失色,他深忧范阳安全,便改变了策略,不再西进,止步于洛阳,自己亲率大军从南路赶回幽州,又命围困太原的史思明,暂时放弃太原之战,从西路包抄义军后路。

    由于安禄山大军返回河北,颜杲卿兵少,便放弃了城池,率军机动作战,四处袭扰叛军,屡屡得手,把安禄山大军拖在河北。史思明放弃太原,北上包围了朔州,太守张巡率五千军坚守朔州达两月之久,由于粮尽,张巡最后率两千残军突出重围,退守云州,颜杲卿得知后路危机,便领义军返回常山,与张巡遥遥呼应。这时郭子仪和李光弼已兵发井陉,击败了史思明留守在太原以北的部队,收复了太原周围十几个州郡,威胁到史思明后背,史思明便派大将蔡希德攻打常山,自己率军西进连克广平、巨鹿、上谷等郡,欲断唐军后路,但兵至饶阳时,由于饶阳太守卢全诚坚守城池,史思明军急攻不下,被阻于饶阳。

    这时由于颜杲卿在常山保卫战中被流矢所伤,已昏迷不醒,全军被迫退回云州,和张巡汇合。蔡希德军遂占领了常山,安禄山再从洛阳发二万精兵给蔡希德军,命他回师支援史思明,又派大将牛庭介从范阳率一万军支援史思明,一时间饶阳势急。郭子仪几次上书要求暂时放弃太原,直取范阳,以解潼关和饶阳的压力,李隆基均不答应,并严令郭、李二人不得擅离太原,否则与高、封二将同罪。

    李月接到云州急报,便悄悄离开华州,率五百人火速赶赴云州,命段秀实代己统帅大军留守华州。

    路过太原时,李月特地去拜访了经年不见的郭子仪,郭子仪见到李月,不禁大喜过望,他紧紧地抱了抱李月,才将他领到自己的营帐。

    “长虚现在可好?”郭子仪首先关心的便是他的这位先祖。

    “师兄在上次和你见面后没多久便仙化了。”

    郭子仪闻长虚仙化,不由有些伤感,又替长虚的解脱感到欣慰。

    过了一会儿,郭子仪一拳砸在李月的肩窝,笑着说道:“我让你还俗后,就来军中找我,你如何不来?”

    “我自然要先回家探望父母,不料后来的事就有点身不由己了。”

    “幸亏你没来,否则你来我军中,现在最多也只是个都尉将军,哪象现在,居然当上了襄阳王,你的事情我一直在关注,毕竟你也算我半个郭家人,虽然我早就看出你决不是池中之物,只是没想到你小子飞黄腾达得这么快!告诉我,这次为何要来我处?”

    李月笑笑说道:“你说得那么多,让我如何回答,我现在表字迎春,子仪大哥可直接呼我表字,我这次前来,只是路过太原,便想顺便看看大哥,同时还想向大哥请教一下现在战争的局势如何?”

    听李月问到局势,郭子仪的眼光不由一黯,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背着手转身看着营外,不再做声。半晌他才缓缓说道:“我劝皇上放弃太原取范阳,断安禄山根基,如果此计能行,叛军无民众支持,一年便可平,可惜皇上不纳,说现在优势在我,不用行此险计。虽然看似我军数量占忧,可迎春你是带过兵的,我唐军战力之弱,连区区的南诏都打不过,更不要说是训练多年的范阳军了,再加上安禄山手下人材济济,文有高尚、严庄,武有史思明、蔡希德、崔佑乾等,所以我并不看好唐军,唐军现在所恃,无非是潼关之险,若潼关一失,我朝危矣!现在潼关大将是哥舒翰,虽然此人倒也知兵,但实际的指挥权却在皇上手中,若皇上听信小人谗言,强令哥舒翰出兵,我军必败。”说到这里,郭子仪忍不住又长叹一声。

    “郭帅分析透彻,言之犀利,只是皇上不听,奈何?”一个雄壮的声音在帐外响起,李月回头一看,只见门口走进一员大将,身材高挑,黑瘦而精干,李月一眼认出,正是当年他曾遇到的李光弼。郭子仪见李光弼进来,忙向他引见李月,李光弼盯着李月看了半天,突然说道:“我听荔非元礼说起你的事迹,确实让人佩服,荔非元礼说你我是旧识,我虽看你有点面善,但实在想不起我们曾在哪里见过?望大将军提醒我一下。”

    李月微微一笑说道:“李将军的母亲可安好?还记得八年前的长安西郊之事否?”

    李光弼想了一下,又仔细看了看李月,突然恍然大悟,他指着李月喊道:“你可就是那个小道士?”

    “正是我!光弼兄别来无恙否?”

    李光弼大喜,连忙向李月跪下,大将军当年救我母亲,事后我母亲常常说我知恩不报,可是我实在找不到恩公了,没想到世事竟如此奇妙,我今天又有幸见到了恩公。”

    李月连忙将李光弼扶起,这时旁边的郭子仪忍不住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光弼竟认识李月?”

    李光弼就把当年李琮要夺他家的藏宝图而绑架了其母亲,后来被李月所救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听了也感慨不已。

    “恩公不是驻扎在华州吗?怎么来了太原?”

    “光弼兄也叫我迎春便是了,我这次是私自离军,却不是来太原,而是赶去云州?”

    “云州!”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失声应道。

    “不错,云州,我和两位不是外人,就不瞒二位了,云州义军首领颜杲卿原来是我的副将,被我安插到了云州,他手下的义军其实也是我从前所募,其实和朔方军也有点关系,二位还记得阿布思手下的朔方军吗?这些义军就是他们。”

    郭子仪听了,这才明白过来:“迎春远虑,果然名不虚传,要没有这支义军袭击范阳,潼关早就丢了,对了,我听说颜杲卿受了重伤,现在迎春赶去一定是去作战吧!”

    “是!我实在放心不下,就算不能有所建树,但至少也要把他们带出来。”

    “迎春可需要我们怎么协助?”李光弼在一旁问道,他突然又想起皇上的严令,不禁又有点气馁。

    李月微微一笑说道:“我想向光弼兄讨一个人。”

    “可是荔非元礼?”

    “正是!”

    “那我就把他们两兄弟一起给你吧!如果他们愿意,就让他们以后都跟着你了!”

    李月大喜,向李光弼一躬说道:“如此就多谢光弼兄了!”

    郭子仪也笑笑说道:“要不要我把李国臣也给你!”

    李月心中感动,握着郭子仪的手说道:“子仪大哥如此厚爱,迎春心里领了,只是大哥现在也是用人之际,我若只顾自己,实在是不仁之举!国臣还是跟着大哥吧!若不是荔非元礼多次来信要来跟我,我也不能向光弼兄开这个口啊!”

    当天,李月便告辞了二人,领军北上,临别时,郭、李二人紧紧握住李月的手。

    “兄弟珍重!”

    李月放声大笑说道:“我相信再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并肩作战!”说完纵马向北奔去,慢慢地不见了踪影。

    “此子必将是我大唐的栋梁!”郭子仪看着李月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