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楚茂源念书念到高中一年级上学期,连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运算都没搞懂,这决非杜撰。按当时的学制,小学一至五年级,初中一至二年级,高中也是一至二年级,不管考几分,一律升学,不兴留级。所以楚茂源念到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时实际念了七年半的书,如果照常念下去,再念一年半,念完高二就算高中毕业了。那个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都是“白丁”一个,九年换来的高中文凭能证明些什么,只有鬼晓得。十年“文化大革命”,真的把“文化”都“革”掉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考试交白卷的倒成了“英雄”;学生成绩不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由此可见,当年的高考试题水平正是切合了彼时的全社会教育状况。 楚茂源没有再继续念高中,而是约了他的好伙伴楚茂德,找到在邻村做石匠活的父亲楚汉明,要求从公社“完小”回槐树湾村小学念书,因为当时的槐树湾村小学有个初二“戴帽”班。当年从高一退回初二,等于是自降一级,后来社会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回炉”。大量的青年学子纷纷觉醒,“亡羊补牢”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回炉”,发奋努力“重新出发”。 楚汉明瞟了两个少年一眼,手里的锤钻并没有停下来。石屑从钻尖向外飞溅,“嗖嗖”地很有些力量。楚茂源只得站在父亲的身后说话,以避开那些锋利的、能伤人的不长眼睛的碎石片。 “爷,我想回村念初二。” “随你。” 楚茂源很容易就得到父亲的应允。楚汉明之所以那么爽快地就答应了儿子楚茂源的要求,是因为他思想里本来就觉得读书是件好事情。他甚至觉得他也吃过没有文化的亏。楚茂源至今还记得他父亲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老子要是文化高点儿,那官可就当大了!”至于说儿子多读几年的书将来究竟能怎么样,他当时不可能深想。但他的亲侄儿楚茂怀已经上了大学这件事情肯定触发了他潜意识里的某种幻想。管他呢,这厮儿不读书还能干啥呢,妈的养得懒手懒脚的。 楚茂德那边很快也和他爹妈说好了。于是楚茂源楚茂德成了槐树湾村初二班的两名插班生。 楚茂源毕竟天赋极佳,再加上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很快在班上名列前茅。整个初二念完,以前在课本上的所有“欠账”基本还清。他的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拿来朗读;数学老师暂时解不出的难题在想出答案后会主动跑到他家里跟他一起分享。。。。。。楚茂源受到极大鼓舞,学习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在槐树湾村念完初二后的次年增设了初中三年级,楚茂源楚茂德又回到公社“完小”继续念初三。但他们并没有被分配到同一个班。楚茂源在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而楚茂德的学习成绩在槐树湾村读初二时就远不如楚茂源,到“完小”后更没有竞争力,加之他长楚茂源三岁,自知前途无望的他在没有读完初三之前就主动辍学回家。当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就象槐树湾村人形容的那样,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
在“中考”前夕,每个初中应届毕业生均需填报志愿,以决定升学的方向,在考中专和升高中之间进行抉择。楚茂源就此事征求父亲楚汉明的意见。已经年届六旬的楚汉明沉吟良久,说:“我老了,供不了你几年了。你想读高中考大学还得好些年呢。。。。。。我怕我将来害了你,你什么也得不着。趁现在政策好,能考个中专就考个中专吧。” 楚茂源没有因为失望而埋怨他的父亲。他深深地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父亲舍不得给他的,除非他没有。他要是不能给予,那说明他真的没有,真的给不了他。从小到大,父亲在他心目中一直是个英雄,是个顶天立地的人。在这次谈话之前,他真的没有意识到父亲已经老了,父亲不可能是他永久的依靠。父亲的话语里透着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感,这种悲凉感深深地震撼了他年轻的心灵。 “爷,我听你的。” 这之后,楚茂源的班主任老师、学校的校长先后找过槐树湾村小学教过楚茂源的老师,请他们做楚汉明的工作,希望楚茂源填报高中。在收到反馈的情况后,他们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