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天下枭雄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二章 轩然大波

第五十二章 轩然大波

    县城外,杨元庆和五百亲兵正在等待程咬金的消息,几名老者神情沮丧,他们去看了义仓粮库,果如徐县令所言,义仓粮库已空空荡荡。

    另外,他们还看了台帐,确实是在今年一月,上万石义仓粮被窦建德的军队提走,有具体ri期和数量,有经手人的手印和签名。

    既然没有了希望,他们只能是垂头丧气要回村了,乔村正上前向杨元庆深深施一礼,多谢殿下为小民做主,昨晚怠慢殿下之处,只能容我们下次向殿下弥补,我们先告辞了。

    杨元庆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无奈,也能理解这些乡民心中的苦闷,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存放在义仓,最后却没有了,这就好比后世存在银行里的钱没有了一样。

    这其实是一种国家信用的破产,官还是那些官,民还是那些民,如果不认前朝之帐,谁还会相信义仓,谁还肯把粮食存放到义仓去。

    这个并不是房子县的特例,相信其他所有地方都会有这个问题,作为实际上的一国之主,他必须要对这件事表态,不仅仅是对这个几个老农。

    昨晚杨元庆就这件事思考了一夜,他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贪渎归贪渎,但前朝的义仓粮食,隋朝必须要认帐。

    乔村正就放心吧不管是青苗利钱还是义仓粮食,我都会给大家的一个说法,请耐心等候,一定会有消息。

    乔村正大喜,楚王肯说这样的话,那他们的粮食就有希望了,他慌忙又行一礼,我们不会闹事。一定会等殿下的消息。

    几名老农走了。杨元庆又对县令徐守信道:县令就回去吧以后什么事情要向乡民们说清楚,不准敷衍应付,希望你们能吸取这次的教训。

    县令徐守信和几名县官心中都忐忑不安。现在只有等楚王走了以后,再想办法应对此事,徐守信慌忙躬身道:卑职明白了。关于青苗利子钱,利息还是由官府的负担,我们想办法筹措,决不能坏了朝廷的规矩,影响朝廷信誉。

    徐守信心里明白,他如果不把利子钱吐出来,楚王不会饶过他们,至于义仓粮食,他们做得天衣无缝。就算御史来查也查不出问题,当时确有调粮,不过调的是官仓粮。紧靠在官仓旁边的义仓却没有动。签名和手印都是真,当时县衙上下都以为粮食被调走了。所以徐守信并不担心,这件事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

    杨元庆点了点头,义仓粮食朝廷会有说法,你们去吧

    卑职告辞

    徐守信带着几名官员告辞回城了,不多时,一名跟随程咬金的亲兵从城内骑马飞奔而出,在杨元庆耳边低语几句,杨元庆一怔,立刻令道:前面带路

    他调转马头,跟着亲兵东南方向奔去,大群亲卫骑兵一阵风似的消失在原野上。

    城头之上,县令徐守信望着他们远去,心中担忧到了极点,楚王回太原,应该走西北方向,怎么走了相反的东南方向,难道会是他们发现了什么

    。。。。。。

    杨元庆率领亲兵一路奔驰了十余里,来到一座村落前,在村落路口又见到了另一名亲兵,他上前禀报,殿下,已经找到了。

    带我去看

    亲兵带着杨元庆来到了村中一座大宅前,宅门已经开了,杨元庆带领数百亲兵走进了这座宅子,只见院子里站着程咬金和一名三十岁出头的男子,一脸惊恐,双腿在颤抖,显得害怕之极。

    程咬金一把揪住此人的脖子,将他拉到杨元庆面前,男子吓得跪倒,砰砰磕头,楚王饶命,饶小人一命

    这是何人

    程咬金连忙道:此人便是房子县的光初主薄,姓陈,曾经是徐狗官的书童,跟了他二十年,是徐狗官的心腹,徐狗官的老底他都知道。

    说到这,程咬金踢了陈主薄一脚,刚才给老子说的话,再给殿下重说一遍。

    是是我说。

    陈主薄在杨元庆面前更不敢有半点隐瞒,殿下,收青苗利子钱是县丞的主意,县丞家开有邸店,就从邸店借钱,然后放给农民,最后收了几百吊利钱,不过这笔钱县令没要,都给了县丞,这样在分义仓粮食时,他们就达成了三七分帐,县丞要三成,县令分七成。

    杨元庆冷冷道:这么说,义仓粮食确实没有被窦建德拿走,是这样吗

    陈主薄胆怯指了指屋子,颤抖着声音道:殿下。。。殿下,进屋一看便知。

    杨元庆快步走进屋子,只见屋子里堆满了一包包的粮食,窗户紧闭,其他屋子里都一样堆满了粮食,至少有五六千石。

    陈主薄在身后低声道:这些粮食就是义仓粮,一共六千石,是徐县令从外地雇民夫来搬运,这座宅子也是徐县令的产业,他准备把粮食卖到河南道去。

    饶是杨元庆冷静,他还是被眼前的情形激怒了,一个小小的县令竟敢贪污六千石粮食,尤其在粮食这么紧张的时候,他心中杀机迸发,回头对程咬金令道:给我把县令和县丞抓来,立刻去

    遵令

    程咬金带领百名亲兵向县城飞驰而去,半个时辰不到,大宅门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程咬金像拎小鸡一般将县令徐守信拎了进来,扔在杨元庆面前,后面县丞也一并被押来。

    徐县令,想不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你们倒给我解释一下,这些粮食是怎么回事杨元庆冷冷道。

    徐守信已经吓得瘫软了,哆嗦着一句话都说出来,杨元庆猛地一鞭向他脸上抽去,大骂:你好大的狗胆,竟敢贪污六千石粮食,你百死不足惜

    来人杨元庆一声厉喝,数十名亲卫上前。

    杨元庆用马鞭指着两人道:将这两名狗官全家处斩,人头在城门口示众,狗官人皮剥下,填上稻草,命紫微阁送去各郡各县巡视,有胆敢贪污义仓粮食者,以此效儆

    咕咚一声,县令和县丞同时吓得晕死过去。

    。。。。。。

    在大隋王朝,官员犯罪需要御史弹劾,大理寺收押审讯,刑部定罪,紫微阁初审,最后摄政王批准,有一套很严密的制度。

    如果不是家族罪大恶极,也不会满门抄斩,最多是男子被流放戍边,妻女入掖廷宫或者没入教坊,更没有剥皮填草这种酷刑。

    尽管杨元庆并不想违反这种他亲自敲定的制度,但在盛怒之下,他还是没有能克制住自己的杀机。

    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敢贪污六千石粮食,如果不处以酷刑,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这是一种jg告。

    发生在房子县的这件大案像一阵风似的,在三四天之内便传遍了河北,也传到了太原,在杨元庆即将抵达太原之时,紫微阁便专门为这件案子召开了紧急商议。

    按照紫微阁的规定,执政事笔是十天一轮,谁执政事笔,谁就成为当值首相,掌管紫微阁相印,拥有很大的权力。

    这种制度也是为了防止欺上瞒下,独掌大权的情况出现,假若某人敢欺上瞒下,那么十天后就会被发现,也算是一种比较mzhu制衡权力的做法。

    今天的当值相国正好是苏威,他得到房子县的消息,立刻命人召集其他六相前来紧急商议此事。

    紫微阁内,大部分相国都对楚王越俎代庖,擅自处置此案极为不满,杨师道愤然对众人道:处置官员不是行军打仗,想杀谁就杀谁,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灭全家满门,为了表示我的不满,我决定辞去相国之位,我宁可回家耕地种田,也不能容忍这种暴虐之事存在。

    杨师道的表态得到了卢豫和崔弘元两人的支持,卢豫道:国无法不立,庶民有庶民之法,官吏有官吏之规,贪污万石粮食,确实该杀,但不经审讯,不经定罪,随便杀之,何以服众我和崔相也决定辞去相国之职,这样的上位者,我们服侍不起。

    杜如晦却在一旁冷笑不语,他心里明白,杨师道的不满,确实是因为楚王不尊制度,他是真的想辞职走人。

    而卢楚和崔弘元的不满,不过是借题发挥,想借此事博取一点自己的利益罢了,他们才不会真的辞职。

    苏威是这次紫微阁会议的召集者,他的原意是想和众人商量怎么保证义仓粮的安全问题,怎么样吸取房子县的教训,不料商议主题却变成了对楚王擅自杀人的不满,竟然还有三个相国要辞职。

    这着实令苏威心中焦急起来,连忙道:各位,这里面有两件事,一件是楚王处置官员合不合制度,另一件事是义仓粮库的问题,我们应该分开商议,当务之急是义仓粮库的问题,然后我们再议楚王殿下违反制度的问题,大家切不可意气用事。

    这时,杜如晦也缓缓道:苏阁老说得不错,我们要理解楚王殿下的愤怒,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敢贪污数千石义仓粮,尤其在现在粮食如此紧张的时刻,我相信楚王殿下也是一时激愤,大家应该能理解,现在的关键是,楚王殿下仅仅只是路过房子县,就发现了贪污义仓粮的事情,那么别的县呢各位,这其实是我们的责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