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回 唐风
第四百一十三回唐风 “好了,此事朕心中明白了,诸卿就暂请退下吧”卢照辞想了想,脸上顿时露出一丝笑容来,神情却是极为轻松。岑文本等人见状,面色一动,心中暗自惊讶,好奇无比,可是却也不好询问的,只能是按住心中的好奇,相互望了一眼,站起身来,朝卢照辞行了一礼,缓缓的退出了宣德殿。 “秦九道,去将崔浩然叫进来。”卢照辞想了想,对身边的秦九道说道。 九道神情一愣,赶紧点了点头,去找卢照辞不提。 “诸公,陛下行事并非鲁莽之辈,但是也绝对不是见到困难就退缩之人,此事陛下已经提出来,想必不久之后陛下就要下定决心要征讨高句丽了,我等还是早些做好准备的好。”宣德殿外,岑文本唤众人说道。 “不错,恐怕陛下心中早就下定决心,征伐高句丽,只是因为我等劝说,暂时停了下来而已。”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之色来。其余众大臣也都点了点头,这些人跟随卢照辞甚久,久在中枢,如何不明白天子的想法,某些小事,也许众人劝说之下,卢照辞毫不犹豫的照办,比如前不久要卢照辞纳新罗公主为妃的事情,卢照辞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但是一旦遇到大事情,就算众人再怎么劝阻,也不可能动摇卢照辞的决心的。比如这件事情,虽然卢照辞暂时将众人赶了出来,并没有继续追问此事,可是众人都明白,这种事情是掩盖不了多久的,卢照辞还是会继续进行他的计划的。征讨高句丽之事,所缺少的就是一个时机,一个借口而已,相信只要卢照辞下定决定,这种信心和借口很快就会出现。到时候,宣德殿只得按照卢照辞的主意来行动了。哪怕以善于谏议的魏征这个时候也摇了摇头,这件事情,他不管是上书多少次,哪怕是堵着卢照辞,也不可能改变卢照辞的心思的,因为卢照辞想做千古一帝,要建立后世帝王不能超越的功勋,所以没有人阻止他。 “若是出征高句丽,粮草、器械都是一个大问题。是要赶快准备了,否则的话,日后若是有需要的话,仓促起来,恐怕是很难解决的。”杜如晦点了点头,道:“只是这个时候动用这些东西,一方面,走涿郡路途很远,非半年时间不能将这些东西运到涿郡啊也是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如此一来,消息必然走露出去,容易在民间引起恐慌,诸位大人想必都是知道的,十几年过去了,辽东之事可是还留在老百姓的脑海之中,一旦知道再次征讨辽东,那可就不太妙了。” “还有士兵们,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去了草原,那是因为中原王朝,自从前隋开始,在对草原战争之中取得了胜利,卫霍之事一向被那些武夫们视为最高荣誉,征讨草原,击败异族,能引起他们的荣誉,可是征讨辽东,他们听了之后,不但不会高兴,恐怕更多的是恐慌了。”房玄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之色来。 “不错,这些都是一个问题。可惜,陛下也是有陛下的考虑,如今唯一希望新罗能晚一点发动战争,或者能支撑更长一点。”岑文本摇了摇头。如今卢照辞要征讨高句丽,最好的借口就是新罗三国发生战争,而大唐又得到新罗的求援,那大唐军队开进新罗三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以想象,新罗一旦与大唐联姻之后,拥有金庾信这样名将的新罗,肯定会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第一个进攻的对象肯定是百济,新罗半岛上的硝烟再次燃起,刚刚沉静下来的大唐也会卷入其中。卢照辞的愿望是实现了,可是这些做为臣子的该如何是好呢?一想到这里,岑文本脸色苦涩更加浓重了,若是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应该鼓励贞观天子纳新罗公主为妃了。归根结底,是大唐上下都过于低估了新罗的野心了。 “恐怕这点首辅大人是猜错了,也许这个时候,新罗半岛已经陷入战火之中了,新罗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抵挡的住百济和高句丽的进攻了。”房玄龄摇了摇头,道:“新罗虽然是我朝的属国,可是绝对不会因为我朝的变化而变化。他们的既定方针是不会变化的。” “看,那就是崔浩然。首辅大臣,不如找他问问关于新罗的情况,如此也好有个准备啊”韦挺忽然指着龙尾道另一边的一个人影说道。众人望了过去,果真是刚刚出使新罗归来的崔浩然吗?找他问问新罗的情况,或许能更好的推测新罗三国发生战争的时间了 “不用了,陛下正要召见他。”岑文本摇了摇头,道:“更何况,这也没有什么好问的,真正要询问的东西苏定方将军已经告诉我们了。 “陛下召见?”长孙无忌闻言神情一愣,半响后摇了摇头,说道:“看来陛下已经下定决心了。”众人闻言点了点头,崔浩然只不过是个郎中,就算这次能升任侍郎,可是在场都是宣德殿大学士,就是一般的侍中见到宣德殿大学士都得小心翼翼,一个侍郎根本不会放在眼中。崔浩然出使新罗,第一个要见得就是礼部尚书,然后由礼部尚书大人领着见宣德殿大学士,至于能不能见到皇帝陛下,那还要看事情的大小了。一般的根本就不会见到皇帝陛下,可是这次贞观天子居然亲自召见,由此可见对方在贞观天子心中地位,当然,这也仅仅是因为对方出使新罗的缘故而已。看来天子真的决定要对新罗动武了,这个时候动用军队,对大唐来说,还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事,长孙无忌自诩为聪明,但是遇到这种事情,也是没辙了,只能用求助的目光望着岑文本,哪里知道岑文本也是眉头紧皱,显然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心中更是一凉了。 “诸位,还是想办法安抚民众,消除军中之人对辽东的恐惧之情吧”长孙无忌苦笑道:“请大将军出马,这个时候,恐怕也只有大将军出马最为妥当了。这次出征若是大将军领军,对军心也是有一定的鼓舞最快作用的。” “也只能如此了。”房玄龄点了点头,但是对于李靖这个大唐的军神,在这个时候,这个牌子有没有效果,他心中是没底的,想当年,在前隋的时候,杨广麾下兵马百万之中,尽是骁果,有麦铁杖等等猛将名将,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考验的,就是这样的人,拥有这么多的兵力,最后都输在辽东这片土地上,由此可见辽东战争的残酷性,没看见到现在为止,朝廷的这帮大员们心中还是害怕不已不已,连自己对辽东情况充斥着一丝恐惧,更何况其他人。连自己都恐惧,又如何能让别人心中不恐惧呢? “臣崔浩然摆陛下,陛下万寿无疆。”崔浩然心中很紧张,自从当官以来,他崔浩然可从来就没有单独见过卢照辞,在大朝会上,满朝文武之中,朱紫衣衫就有数十人之多,还有皇子什么的,哪里轮到他这个郎中见到天子,所以这个时候见到卢照辞,神情极为恭敬,恭敬之中更多的紧张。 “起来吧”卢照辞挥了挥手,盯着崔浩然半响,直到崔浩然脸上露出冷汗来,方笑道:“朕听说崔卿在礼部可是有名的才子啊你是贞观六年科举出身吧因为是寒族,本来可以作为榜眼的,可是做了二甲投名吧不过,你的运气好,与被谢氏招做了女婿,才有了今日的郎中之位吧”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短短几句话,霎时间就将崔浩然的底细说的一清二楚。不过崔浩然却丝毫不感觉到意外,因为他早就听说过,大唐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做锦衣卫,天下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他们都知道。 “臣不过是得天之幸,才有今日的成就,至于才子之说,更是不敢如此,在礼部,在陛下的英明之下,有才之士无数,臣不过是陛下治下的沧海一粟而已。”崔浩然赶紧说道。 “是不是有才能之人,朕知道。”卢照辞点了点头,显然很满意崔浩然的态度,只听他说道:“你这次出使新罗,有大功,朕准备让你担任礼部右侍郎之位,你可愿意?” “陛下隆恩,臣粉身也难报。”崔浩然闻言大喜,三十多岁得礼部侍郎也是相当难得的,崔浩然如何不高兴,如何不欢喜,赶紧拜了下来。 “只不过你这个礼部右侍郎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点你要做好准备。”卢照辞淡淡的从面前的御案上取出一张白纸来,递给崔浩然说道:“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崔浩然心中一阵激动,虽然不知道卢照辞口中说的不一样,到底是有什么不一样的,但是绝对相信,这个不一样,恐怕是真的不一样。当下接过白纸来,却见白纸上写着许多的字,却又按照不同的用处,暂且是这么说,区分为许多部分。比如有朝廷法律、时政要闻、国家地理、民情风景等等,当然让崔浩然最为惊讶的是,在白纸的上方,有两个大字“唐风”。 “这种东西叫做报纸。与朝廷的邸报不同。”卢照辞解释道:“朝廷的邸报是为了传播朝廷的机密或者半机密消息的,而这唐风专门刊载朝廷的一些可以公开的动态的,以引导大唐子民认知方向的,朕叫它报纸。以为朝廷的喉舌之用,你礼部右侍郎的差事就是主办这个唐风报纸,作为大唐的喉舌。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做与不做,若是不做,朕会外放你作为一州刺史,以犒赏你这次的功劳。但是若是选择做的话,恐怕十年之间,你是不会擢升了,十年之后,也许你可以做礼部尚书。再过十年,你可以进入宣德殿了。”
“唐风?”崔浩然睁大着眼睛,不由的吞了口吐沫,这可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一旦做成功了,自然是功成名就,但是同样的,一旦失败,恐怕是万劫难复。崔浩然心中瞬间就盘算起来,这件事情到底做不做。 “臣愿意做礼部右侍郎。”崔浩然想了想,咬了咬牙齿说道。他明白一州刺史虽然很风光,可是这次一旦拒绝了卢照辞的要求,也许以后一辈子都在做一州刺史了,再也没有升迁的机会,虽然主持这个唐风的报纸,也许会有风险,可是这收益也是巨大的。掌管帝国的喉舌是何等的风光,还有机会入宣德殿,成为大学士,那可是帝国之中顶尖存在的几个人之一。崔浩然一想到这里,心中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错。”卢照辞满意的点了点头,选中崔浩然不但是因为他的才气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本领,在新罗的一切都是可圈可点的,能够作为一个主管喉舌之人的本领,那就是为帝国服务,说出来的话,是那样的八面玲珑,但是却又坚持原则,这就可以了。 “报纸之事,你可以仔细体会。”卢照辞想了想,又说道:“其上的布局可以按照朕在上面写的东西进行安排,呵呵,朕知道,若是依靠你一人之力,肯定是不能做成这件事情的,不过,朕倒是听说,在长安城内,有许多的文人学子,他们都云集在长安城中,长安大,居之不易啊你可以根据他们所写,来给予一定的润笔费用,这样一来,可有让他们帮你写,你主要是审查他们所写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帝国的利益,凡是对帝国不利的东西,你要斟酌而行,大事,你可以知会岑大人,或者来见朕也是可以的。还有一点,唐风的作用就是为了让那些普通人了解朝廷,了解朝廷的规章制度,了解朝廷的大体动态,看这唐风的人并不一定是书人,也许只是一个商贾,也许只是一个贩夫走卒,也许只是种田的农民,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过书,或者书很少,之乎者也的话语,言辞高深的字句,他们并不一定能听的懂,所以唐风的句子要简练,要通俗易懂那是最好的。你要让上面的字句,老人能听的懂,小孩子也能听的懂,那就行了。” “啊”崔浩然被卢照辞的话惊呆了,没想到唐风的文风居然是这样,这样一来,还需要自己这个才子来举办这件事情的吗?就算自己愿意,恐怕长安市面上的那些文人墨客也不愿意写出这样的东西来吧一想到这里,崔浩然刚才的欣喜之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但是既然自己已经接下这个差事了,若是推辞掉的话,莫说是以后的尚书,就是这个右侍郎,一州刺史之位都保不住了。 “你也不用担心。呵呵,长安之大,居之不易,会有人出面的。”卢照辞笑呵呵的说道:“前段时间,唐风每一期是不收钱的,一个月后,每期唐风要收两枚铜钱。这样一来,唐风的运转就有可能了,再看看最后一张纸,是给长安的那些商贩们留的,他们可以在上面刊登他们店铺的消息,以拉拢顾客,嘿嘿,这可是一个好地方啊想想,这些报纸刊行天下,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那影响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你可以告诉他们,前面的两期可以免费,后面的就是要收费的,这样一来,唐风就可以在维持运行的同时,产生一定的金钱。这样一来,唐风就能真正的存在下去。”卢照辞又笑呵呵的指导下去。这些东西放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事情,可是在后世,却是平常无比,报纸为什么能运行下去,一方面固然是购买报纸所需要的费用,但是更多的却是在报纸之中刊登广告所产生的费用。如今因为卢照辞的原因,印刷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刊印一份报纸所需要的金钱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想象,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旦广告所产生的效用得到了体现,唐风的发展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卢照辞根本就不用担心日后的事情,更何况,唐风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实现卢照辞的计划而已。 “陛下,一旦这个唐风赚取大量的利益之后,必定有商贾争相仿效,到时候如何是好?”崔浩然其实在心中并不认可这种方式,但是既然接了这个差事,也只能干下去,当下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就问了出来。 “立法。”卢照辞赞许的点了点头,道:“以朝廷律法控制其他的报纸,这些报纸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刊登不利于朝廷的消息,违者追究创办报纸之人的责任。唐风对其他的报纸有监督之权,至于其他的,就不加以干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