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近距离忧伤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 学日语

第六十二章 学日语

    吴越峰放弃对刘一莎正式表白的念头后,把对刘一莎的美好感情寄托到了日文老师NANA身上。

    日文是医学统计系的第二外语,大四开始学,只学1年。长春很多高校开设日语课,长春的中学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将日语作为第一外语。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新京,因历史的关系,懂日语和学日语的人较多。另外,吉林省朝鲜族人口多,朝鲜语和日语的语法有相似之处,朝鲜族学生学习日语有一定的优势。综合以上因素,长春高校开设日语作为学生的第二外国语的非常多。

    刘一莎英语成绩比较好,英语口语很好听,她对学习外国语言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很自然转移到了日语的学习中。

    日文老师NANA是中国人,但行动、表情感觉很日本化,讲话轻声细气的,情绪很含蓄,极少见她大笑。刘一莎的日文课课本用的是橙色封面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上下两册,一学期学一册。

    NANA在日文课之初就告诉了大家学习日文的进度安排,他们会逐步学五十音图、平假名、片假名,然后过渡到句型。

    刘一莎很喜欢听NANA讲日本的观赏樱花的“樱前线”和观赏红叶的“红叶前线”等社会习俗,也知道了一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渊源。比如,在人们熟知的遣唐使之前,其实日本已经派遣隋使来中国了。从7世纪到9世纪,日本的使节曾几次远渡到中国,这就是遣隋使和遣唐使。他们的目的是学习当时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并把政治、法律、艺术、宗教等大量的先进文化带回日本。也有像鉴真和尚那样东渡日本大有作为的中国人。

    刘一莎的同桌吴越峰也喜欢上日语课,但是他喜欢NANA多过日文本身。吴越峰英文不好,学日文也遇到很多麻烦。吴越峰会经常和刘一莎请教,刘一莎在日文考试的时候也会故意把卷子有所倾斜,好让吴越峰看得到。在吴越峰眼里,刘一莎这一点很善解人意。

    过了新鲜好奇的阶段后,刘一莎也觉得日本比较难学了,尤其觉得敬语部分很难,而外来语好认,对日语动词的“基本形”“意志形”根本是一头雾水。

    好在NANA对日本文化的介绍,激发了刘一莎学习日语的兴趣。NANA跟大家讲《源氏物语》,讲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刘一莎热爱文学,中学时很少读日本小说,进入大学后补读了一些日本小说。在NANA讲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时,她已经读过两人的一些作品了,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和《伊豆的舞女》,以及三岛由纪夫的《春雪》和《金阁寺》。但刘一莎不明白为什么这两个著名作家最后都自杀了。

    NANA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的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和刀都是日本人的忠爱,但这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喜欢美的“菊”,也崇尚武士道的好斗。NANA告诉大家,美国人最聪明,1944年,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美国的女性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潜心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最后撰写出了《菊与刀》这一研究报告。《菊与刀》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0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

    NANA还告诉大家,除了日本的民族性影响了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外,有一部作品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影响至深,那就是《源氏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讲述宫廷爱情生活,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但它其实成书比《红楼梦》早700多年,时期大致与中国的北宋初期平行。不过,《源氏物语》虽然成书比《红楼梦》早,不可能受《红楼梦》的影响而创作,但它却受中国另外一部作品的影响较大,这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NANA介绍,《源氏物语》对日本后世的诗歌、戏剧、小说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它表现了更深刻、更普遍的感伤性的审美内涵,由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物心合一”的哀怨,表达了一种“物哀美学”,即自然而然的触景生情、不知不觉地移情入景。

    川端康成是刘一莎已知的作家,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刘一莎自然是想看的。刘一莎通过宿舍里医疗系舍友的朝鲜族同班同学借到了《源氏物语》,准备好好研读一番。刘一莎学习日语的兴趣原本因难度问题有点低落了,但一本《源氏物语》又激发了她的兴趣。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紫式部,是日本古代宫廷的女官。紫式部本姓藤原,因其兄长在朝中担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父兄的官衔为名,故称藤原式部。后来因《源氏物语》中光源氏最爱的是紫姬,紫姬也广受读者喜爱,后人把著书者称为紫式部。

    《源氏物语》是一部爱情小说,男主角光源氏就像贾宝玉那样,是一个有美好理想的人,小说讲他和许多女性的情和爱,除了爱情故事,也涉及宗教、政治、历史和文学等。

    《源氏物语》书又厚,内容又复杂,刘一莎读起来感觉比《红楼梦》吃力多了,读读,停停。刘一莎感觉源氏公子确实为一多情人物,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女子都能产生情愫。不过,刘一莎读起此书,感觉里面****方面的内容过多,不如《红楼梦》含蓄。但《源氏物语》中的“物哀美学”则让刘一莎体会到了人因事和物而入情、伤情和移情的深刻美学,她很自然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恋情,也是淡淡的哀伤,但的确很美,得不到的爱却有别样的激情和美丽,她算体验过了,没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