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在线阅读 - 第1328章 单于墓

第1328章 单于墓

    说它是小镇都算抬举,从空中看更像个超大型的屯子,建筑大部分是小平房和彩色的铁皮房,整体布局同华夏东北的那些个大一些的屯子半斤对八两,房子也比东北民居要简陋些。

    还省会,毫无城市感,难怪说这整个蒙古国就乌兰巴托一个城市。

    这还不是人不够的原因,其它国家一个能有万把人的居住地基本上就是座像样的城市,但在这边,别说一万,五万人的聚居地都能搞得像个大村庄。

    直升机依次一字排开降落在大屯子东南侧的机场,姑且能称之为机场的话——就一块长宽各近1公里的河滩平地,貌似有一条八九百米长的泥土跑道。

    围墙铁丝网别想,这是不存在的,直升机降落前都看到下边有不少羊在吃草。

    飞机噪音大,离降落点近一些的羊群跑了,但也就跑出个两三百米就继续吃它们的草,显然都适应了类似的情况。

    一辆老式加油车等在边上,原本的当地加油员已经换成了俄国人:这里是省会,有俄国专家、顾问在,俄军军机偶尔在这边降落加油一般都是由己方人员配合,并不让当地人cao作。

    俄国驻军,在这就像是太上皇。

    四架直升机依次进行加油作业需要不少时间,张楠这些人就在机场里稍微站得远一些抽烟、聊天,顺便看风景——加油作业的时候不能在直升机里坐着,虽然毛子们不怎么在乎这样的安全规定,但张楠觉得还是守点规则比较好。

    8月份的蒙古高原不冷不热,这里海拔1700米,比乌兰巴托高出差不多400米,温度貌似也更清凉些。

    这会已经差不多11点,但室外温度最多也就十五六度,到下午最热的时候大概也就20度多点。

    等到晚上就热闹了,十度算暖和,七八度正常我,两三度都不算奇怪。

    要是再往南个几百公里,张楠会很喜欢这样的天气,抬头看天是真正的蓝天白云。

    但在这就算了,毫无归属感,都因为这里的人!

    再次起飞,再大约飞了35分钟,终于看到了这次的目的地:下边是一大片北低南高的山坡,北侧有条小溪自东向西流过,据说叫鹿河。

    这一大片地区的东西南三面都有缓坡围绕,零星分布者不少松树林,风景看着挺不错,估计野生动物也不少。

    看到降落区附近有由越野卡车、吉普车同不少帐篷组成的营区,直升机就降落在缓坡上用钉在地面的白色布条标示出的降落场。

    只布设了两个降落点,两架普通型米-8先降落,快速放出里边人员后就腾空而起飞走了,它们将飞往车车尔勒格,没特殊情况的话这段时间它们就会在那边待命。

    张楠乘坐的豪华米-8同另一架直升机后降落,这两架就在营区不走了,随时能用。

    一大帮人在等着张楠到达,三四个小时前抵达的越野卡车车队同先期抵达人员就让这处营地的人见识了什么是大手笔,这会四架直升机先后降落、一群武装人员保护的排场更是震撼了这一群头发吹乱的考察人员。

    都是为了一个人的爱好,这排场也真是没谁了!

    张楠是等到直升机螺旋桨停下之后才下飞机,不喜欢自个的头发变成麻雀窝,更讨厌螺旋桨在头顶上转:他都从不坐在吊扇的正下方,不然老会想着那玩意会不会掉下来。

    这边一下飞机就看到农博升同几名华夏考古专家等着自己,这就迎上去道:“不好意思,风大...”

    有几位是老熟人,寒暄几句,两边又做了下介绍,因为亚历山德罗夫也会带着几名军官一同在营地。

    说完了客套话,一行人这才往大型帐篷帐篷所在的地方走。

    张楠边走边边用方言道:“我说农馆长,你说是要找一找成吉思汗那帮子蒙古大汗的坟,怎么挖匈奴单于的墓来了。”

    是的,这趟变成了挖匈奴单于的大墓,不是蒙古大汗,但张楠还是来了。

    就在营地边不远处的开阔坡地上,稀稀拉拉的松树林间一片东西长2200多米、南北宽1300多米的范围之内安葬着至少好几十名匈奴贵族:可以明显看到不少露出地面的墓葬轮廓,因为这些墓葬有积石,四周还用大石块围着,有的石头都高出地面一米多,被掩埋在草皮下的估计更多。

    这形制的墓葬,匈奴人无疑。

    这里是不折不扣的无人区,墓地被称为高勒毛都墓群,墓主人的级别非常高,这次农博升他们科考过程中发现的。

    农博升当然听得出来张楠是在开玩笑,用甬城方言回答:“匈奴单于大墓,还是甲字型墓,长宽50米,墓道都长30米、最窄的地方都宽7米,有史以来发现的规模最大匈奴王墓。

    机会难得,你会不来?”

    “嘿嘿,当然来,我们就没这个级别的大墓,就算有咱也不好意思下手是吧。不说这国家会不会管,乱挖高级墓葬我都觉得都邪乎。”

    张楠说到这,略微抬头看了眼四周的景色,“这多好,想怎么挖就怎么挖。

    其实吧农馆长,你就不该让我们和俄国人一起搞这次发掘,要是提前给我个地理坐标,都能让这边的驻军拉个两台挖掘机来。

    这是草原,他们的越野车拉得过来,那真是想怎么挖就怎么玩,一两个礼拜全干掉,就算有人来了,全突突扔边上喂狼...”

    得,说书呢,农馆长可不是这样的人。

    馆长同志搞的是考古,张楠想的都已经不是盗墓,而是明抢了。

    说说而已,不过今后要是还有类似的地方发现,他还真不介意这么干——最好明年年底之前,不然这里能被自己随意调派的俄国驻军可就都撤离了。

    说说笑笑到了大帐蓬内,上午才搭建好的,张楠带来的那批,农馆长他们的帐篷没这么大。

    “阿楠,你来的真是及时雨,这边无人区,要买点东西最近就得去车车尔勒格。

    单趟至少五六个小时,来回一整天,其它地方除了半路上极个别能碰上个放牧的蒙古包,其它鬼都没没一个。

    还没蔬菜水果,前边考察加上这边这一个多月,我们这帮老弟兄想到家里的东西就流口水。

    这边雇来的那些个牧民找野菜是好手,可找来的不是野葱就是也算,加上牛羊rou和面条饼子吃得上火。”

    “这边的当地人对外国人可不友好。”

    “还行,牧区的略微好些,到我们这能赚点现金,再说我们和俄国专家都年纪一大把,干不了重活。”

    农馆长心情不错,爷一进就闻到了水果与蔬菜的香味:这座帐篷即是餐厅,也能当小会议室。

    张楠带来的服务人员正在摆放今天的中餐,简陋的折叠桌上还放了非常多的水果,单单红彤彤的莲雾和圆滚滚的山竹就让不少人即是眼馋又是抓瞎!

    没见过,更没吃过,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吃,就听说吃这些热带水果清凉败火还解腻。

    昨天送了当地俄罗斯驻军一些,亚历山德罗夫上校等军官那会就看得两眼放光——热带水果,就算苏联时期那会在莫斯科都没有,更别说在这片蒙古高原,大家压根就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