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局已定
出兵平叛前,周亚夫向刘启汇报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避开叛军的锐气,绕到叛军背后,在淮河泗河交汇之处,断绝楚军的粮道,再寻找机会剿灭叛军。” 刘启批准周亚夫的作战方案,并答复道:“大将军领兵在外征战,可以便宜行事。” 战场上变化莫测,战机稍纵即逝,如果事事派人去长安向皇帝请示,等皇帝批复下来,黄花菜都凉了。刘启放手任用周亚夫等将领,对于平叛胜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周亚夫从长安出发,抵达灞上,忽然有士兵来报告:有个叫赵涉的士人求见。 周亚夫并不认识赵涉,但他还是决定见一见。 士兵领来一个人,一副儒生打扮,见到周亚夫,长揖说道:“太尉此行责任重大,不知能否听我一句话?” 周亚夫下马答道:“请讲!” 只听赵涉说道:“吴王富有,豢养了不少死士。他知道太尉您要出关走函谷关,一定会在崤山、渑池这些险要之处埋伏死士。太尉不如从这里往右走,取道蓝田,出武关,抵达洛阳!时间上只不过相差一两天,却能震慑诸侯。” 周亚夫颔首道:“有道理。” 随即,周亚夫就按这条计策,走武关这条线,安全到达洛阳。他高兴地说:“我都想不到能这么顺利到洛阳,洛阳和荥阳掌控住了,形势就稳定了。” 周亚夫派人搜查崤山、渑池,果然抓到了吴王的伏兵。 如果刘濞听从大将田禄伯的建议,分兵走武关,正好能撞上周亚夫,那历史就要改写了。 此时,吴楚联军正在猛攻梁国,打算夺取荥阳,从函谷关进入关中。梁王刘武指挥梁国军队顽强抵抗。刘武是刘启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两人一起长大,关系很亲密。刘武快扛不住了,一天派出几批使者,请求周亚夫支援。 周亚夫总是回复:大王再坚持几天! 刘武急的亲自写信给皇帝哥哥求救。刘启很关心弟弟,专门下诏给周亚夫,让他增援梁王。周亚夫还是不予理会。 等到截断吴楚联军的粮道,周亚夫又派兵劫掠吴楚联军的存粮,把吴楚联军吸引过来,减轻梁国的压力。可惜,刘武并不知情,他以为周亚夫见死不救,恨上了周亚夫。
吴楚联军被阻在梁国,久攻不下。 一名青年将领恒将军向刘濞建议道:“吴楚多步兵,步兵擅长险地作战;朝廷多骑兵,骑兵适合平原作战。希望大王不要执着于攻城,直接跳过去,走小路赶到洛阳,占据洛阳的武库,夺取敖仓的粮食,守着黄河天险,即使不能攻进关中,天下大势也已经定了。如果大王慢慢行军,逢城必攻,等到汉军骑兵到了,我军发挥不出来优势,仗很难打赢。” 刘濞听了拿不定主意,召开会议,召集将领们讨论,恒将军的主张遭到吴国老将的反对。 “年轻人一味冒进,哪懂什么大局!” 作战方案五花八门,能打开胜利之门的只有一个,就看决策者有没有智慧判断出来,作出正确的抉择。 最终,这个扬长避短、直取洛阳的建议被否决了。 吴王刘濞失败的结局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