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鹏宇课后班那些疯丫头淘小子在线阅读 - 第十章:爱学习的高挺 第五小节

第十章:爱学习的高挺 第五小节

    五

    高挺自从上了工大附中五四制小班,学习更加紧张。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习小学六年级课程,还要学习初一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高挺和他mama都认为鹏宇课后班李振东和王欣悦老师有水平,对孩子认真负责,他能考上工大附中也是和他们的认真辅导分不开的。这样尽管他已经考上工大附中的小班,但他还坚持在鹏宇课后班学习。只是他不学小学奥数,而转学初一数学了。

    高挺小学奥数学得好,在工大附中五四制小班学起初一数学来也是很轻松的。一般教辅书上的题,他拿过来扫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为了开拓思维,他采纳李振东的建议买了黄松坡编的《七年级数学培优教材》。在家时,他经常翻开这本书自学,尽量自己去独立解题,只有遇到个别难题才去鹏宇课后班问李振东和王欣悦。

    他数学学得轻松,就可以腾出大量时间用来阅读与英语、语文等科目有关的书籍。在家的时候他总爱阅读《意林》、《青年文摘》、《读者》等杂志上富有哲理性、文笔好的散文。图文并茂的杂志《英语沙龙》是他最爱读的英语课外读物之一。

    通过阅读一些课外书籍,高挺的知识面得到很大扩展,他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每次考试时他的作文和阅读题几乎不丢分。

    高挺的自制力也非常强,一般的孩子是无法做到的。

    每天放学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天学的各科知识快速地复习一下认,然后认真真地写作业。他写完作业后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预习第二天学的新课。除了查资料,他一般很少玩手机和电脑游戏,漫画书他从来不看。每天睡觉前,一有时间他倒是爱读几篇迟子建或张晓风的散文,品味其中的人生哲理和生活里的情趣,然后甜甜地进入梦乡。

    周六****去鹏宇课后班学习,总是提前到。到课后班以后,他从不像其他学生那样摆弄手机玩游戏或者口若悬河地和别的同学说说笑笑玩着闹着。而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座位上认真地预习今天要讲的新课或者看一下《七年级数学培优教材》的例题等。每天来鹏宇课后班送学生的家长看到高挺进入状态学习的样子都伸出大拇指,都发出啧啧赞叹声,夸他是一个会学习的好孩子。

    李振东也总在课后班表扬高挺珍惜时间会自觉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向他学习。高挺会学习、学习好,自然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周六日除了去课后班学习,他几乎都是在家自学。学习累的时候,他会跟小区的孩子们踢一场足球,但他很有节制,不是像其他孩子一玩就是一整天。他每次总是玩一个小时左右就停下来回家学习。节假日的早晚他还和他爸爸坚持长跑,锻炼身体。他觉得这样劳逸结合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始终能让自己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工大附中的课余活动可谓丰富多彩。高挺在学校的时候积极参加这些活动。科技课上他制作的趣味电路受到老师表扬,演讲比赛他获得班级第二名,学校运动会上800米他还跑出年组第三名的好成绩。体育课上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拼抢积极,是合格的前锋。

    老师和同学们都说高挺无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结果都非常令人满意。而且他总是先人一步,提前学会新知识。

    他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上初一前,他已经把初二的数学都学完了。每次数学考试他都能得满分。初一时他们学校就开设物理课,初二时开设化学课。高挺进入初中后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起这两门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课程十分轻松,成绩自然很好。

    有些物理化学实验,学校老师领着他们做了一次,只要自己能做的,他回家以后还要做一次。他认为这样做能增加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这样他考试的时候物理和化学实验题几乎不丢分。

    从五四制小班一直到初三,他的总成绩在强手如林的工大附中小班排名总是前五名。初三的时候,他已经把高一上学期的各门课程学完了。

    中考前他顺利地报上了省城最好的高中——工大附中的推荐生。中考时他考出了595分的好成绩,被工大附中理科实验班顺利录取。

    一个月前的周五下午六点左右,李振东下了公交车刚要走过宽阔的恒达大街。这时他听见身后有人喊他。他回头一看原来是穿了一身天蓝色校服背着双肩背包长得很结实的大个子高挺。他刚从工大附中的班车上下来。

    他们差不多半年多没见面了,这次偶然见面都显得很高兴。李振东微笑着连忙问他最近学习情况。高挺十分谦虚地说:“李老师,这些年我太感谢您了。去年中考后您叫我不要太放松了,要利用暑假提前学习高中课程,现在看来很管用。我上高中前已经把高一数理化和英语各科提前学完了,基础打得很好,进入高中以后觉得学习还是很轻松的,到现在几次月考我都是年组前十名。”

    李振东听了以后十分高兴爱抚地拍了拍他肩膀说:“高挺,好样的,老师期待着你两年后能考上清华上北大。”

    高挺听了李振东的鼓励也高兴地说:“李老师,我一定努力,让您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到这里,他们都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