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烟云错在线阅读 - 第十三章 择精锐

第十三章 择精锐

    哪里知道又有jian臣向明哀帝进言,说那九茗沐氏眼看同宗受困、心胆俱裂,已是想逃跑了!

    明哀帝立刻命令九茗沐氏出两万人马,驰援青密,不得有误!

    九茗沐氏苦苦哀求:小小地方,精锐人马都不到两万,怎能再抽两万出去?路远迢迢,驰援事倍功半,反威胁了九茗这边的防务,是何苦来?

    怎奈帝心已生疑,越是听他解释,不但不允,反而越生嫌隙。

    九茗沐氏无奈,只能拉出一支人马,号称两万人,去往青密救援本家。

    才到半路,果然王晨那边有大将拉起军队,去打九茗。

    更不幸的是,当时青密也出消息了:本家败北。

    九茗沐氏情知青密一破,那边的沐氏凶多吉少,再赶去也无益。他发军令,命那一队人马择精锐速速回九茗救自己人。这“择精锐”三字,颇为讲究。

    事后他人向明哀帝告发:九茗沐氏遵王命派出的人马,号称两万人,其实多是以老弱病残充任,根本不能打的,就在九茗都日子过得艰难,本来都想逃荒找生路了,九茗不过是假借遵王命,实则摆脱自己的包袱。青密凶讯一出,九茗沐氏将两万人中仅有的精锐调回,老弱病残都丢在路上,居心凶残!

    明哀帝听后,既恨九茗沐氏太自私、又恸青密沐氏死得太惨。后来青密收回,已是一片焦土。青密本家这支沐氏,不但灭门,而且尸骨无存。明哀帝亲自手书悼文,有“青山处处埋忠骨,焦土抔抔皆我沐”之句。明哀帝作为帝王,其功过众说纷纭,盖棺尚不能定论,然而他的诗才,尤其是书法,那有口皆碑。

    他“我沐”之称许,其实是没把九茗沐氏包括在内了。因为很快九茗传来捷报,说守住了九茗、将敌人打退,明哀帝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

    朝廷随后给九茗发了嘉许旨意,旨中将九茗沐幽幽配给太子。明着是荣恩,实则要拿沐幽幽做个人质,防九茗沐氏真的反叛。

    这沐幽幽非比常人,乃是九茗沐氏当家人独女,而且武艺超群,军队中乃是独当一面的女将军。她哪里肯去许配什么太子、离开她家乡与兄弟?

    奈何皇命已发,不能不从,否则就是抗旨反叛。

    九茗沐氏为国守边陲多年,赤胆忠心,实在不愿意此刻担了反叛的名义。

    更何况,天下大乱,若九茗沐氏都反叛,不知局势会多恶化、更不知有多少黎民会因此而死。

    九茗沐氏面对艰难抉择,那沐幽幽本人更是肝肠寸断,咽了泪,对亲长道:“我去。”

    她奉旨入京,见到京城城墙时,就自尽了。

    她没有抗旨,只以一死来表达心中的愤懑、与难以从命的处境。

    她这样的女子,面对千军万马,都能吐气开声奋力以抗。若还能有选择,如何会死?

    明哀帝听闻之后,大怒。但凡有人心者,听闻此事,无不唏嘘、至少也会低首徘徊。

    而明哀帝的反应居然是大怒。这人当皇帝当久了之后,心性确实跟常人不太一样。

    听说明哀帝气到什么程度呢?将沐幽幽碎尸万段。然而他毕竟不是真疯子,还晓得这话说出去不成样,于是九茗沐氏得到的官方说法是:沐幽幽急病而死。帝心甚恸,特封九茗世子为太子伴读,并尚公主,即日启程赴任并完婚。

    这是一道何其cao蛋的恩旨啊!一个女儿死了,叫人家再送个儿子去当人质哪!

    这也是明哀帝为了沐幽幽之死,大怒之余,心里害起怕来,担心九茗沐氏起兵报仇,连忙逼着他们再次表忠心、并且也是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所需。

    如果说沐幽幽是九茗沐家的心肝,这世子就是双手。失了双手之后,还怎么向皇家复仇呢?明哀帝是这样想的。如果九茗沐氏不从,那就是别有异志,必须像对待反叛一样把他们坚决歼灭了!

    这样的情况下,九茗沐氏仍然打落门牙和血咽,领受了恩旨,派世子上京,并且千叮万嘱,世子千万别死!此时若是也负气死了,唯有亲者痛仇者快。

    九茗世子点头请亲长们放心。他一定会大局为重!他也确实遵守了他的诺言,到明京乖乖做一个人质。哀帝与九茗之间的关系,暂时得以缓和。

    然后,王晨的叛军兵分数路,一路进逼军师,另几路切断了九茗等军区对中央的支援。

    连失沐幽幽、世子两员青年英材之后的九茗,招架得很辛苦,完全无法突破防线。

    雪上加霜的是:北海朱云默叛变。

    朱氏一叛,北国沦陷,谣言四起。

    明哀帝听说的谣言是,九茗沐氏也叛变了。这本就是他怀疑的事。他是如此相信自己的判断、而这谣言又是如此巧妙的迎合了他的心理。他深信不疑。

    他将九茗世子处死,以非常残忍的方式。人在恐惧时,是会比平常更残忍。

    那被围困的短短时间里,明京发生了多少残忍的事,最猎奇的人也难以全记下来。

    而九茗世子之死,迅速被传回了九茗。既然九茗沐氏并没有真的投降,王晨方面不介意帮他们一把。譬如说,给他们传去沉痛的消息。

    那谣言倒不是王晨方面发明的。市面上的谣言本来就已经够多,王晨的间谍最多不过添油加醋一把。事实上,他们一开始还有点心理负担。毕竟觉得作为久经考验的军人,来出这种八婆的任务,有点不好意思。何况不在战场上杀人、反而要造九茗沐氏的谣……唉!他们对沐氏还挺佩服的!

    不过后来看看,光明帝国自己的各种人都在乐此不疲造各种人的谣,没有脸红。他们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了!这群在壳里被宠得不知天高地厚的软体动物,活该被斩断手脚然后红烧。

    王晨确实红烧了明京,用最斩截的方式。最后光明皇室能逃出来的,只有李天瑶一人而已。

    而且对于明京中非皇室权贵的其他人,王晨也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仁慈。也许他心狠手辣、也许他嗜血为乐、也许他当时已经开始修邪法以至无情,又也许,他不过是对人类普遍的失望,从而也就不在乎了而已。谁知道呢?

    连史学家们也不知道王晨的心理,甚至并不在乎。他们只需要记“血暴元年,王屠明京。”

    所谓血暴元年,来自王晨火焚明京时,明末帝在京城最高的建筑上手抚雕栏,喃喃:“血暴。”

    如前所述,明末帝在文字和书法上的造诣,是有口皆碑的。他说出的这两个字,作为对那一晚的精确描述,从此之后,就成了光明帝国最后一年的纪年年号。

    光明帝国,在那一夜,改元为血暴,也在那一夜覆灭。

    值得称颂的是,九茗的沐氏,即使在接到了世子的死讯之后,也没有把城墙给王晨打开。

    九茗世子死得极惨。明哀帝生前,出于过多的空余时间和过于扭曲的兴趣偏好,了解了一些对人体折磨的手段,在灭国的恐惧下,痛快淋漓的发泄在了九茗世子的身上。

    王晨的探子完全不用对他的死状添油加醋。事实上,他们反而需要稍微委婉一点,免得苦主听到之后接受不了,不愿意相信。

    九茗沐家确实是很艰难的才接受了这项事实,然而仍然坚决的把守住了九茗,即不反叛,也没有自己称王称霸。天晓得他们想等个什么!

    也许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刻进了骨髓里,除了尽忠之外已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吧!光明帝国的教育历经无数代人的改进与锤炼,效果卓越。只是他们帝国自己的皇帝不相信自己系统的洗脑成果,自断手脚、自毁长城,岂不可叹。

    那王晨打下京城,亲自领军到九茗城下,劝降沐氏。

    他的劝降手段非常的简单粗暴:重军围城。你如果不投降,所有百姓都陪你饿死在里头。

    这个情况下,九茗沐氏降了。这时候已经没有正规意义上的光明朝廷存在。他们也称不上是反叛。帮着新主子,他们收拾了一些地方,多半是些土匪、草头王,本来也不成气候,关起门来几乎只会祸害的,还不如收拾了归入沁朝统一管理。

    因此九茗沐氏尽管是从旧主子手下转给新主子效力,但没有人能嘲笑他们不忠。像大鹰这种死心踏地的直肠子,见到一般的二性家臣,都要鼻子里哼一声的,然而见辰星摆明了出身,顿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反而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一样,有一种低下耳朵夹起尾巴的惭愧,任辰星负着双手气壮山河道:

    “则我便是九茗沐氏,上辰下星,宣武都尉!”

    “很拽。”这是思凌暗中对他的评价。而且似乎比她这个公主还拽呢!毕竟他们这一家已经到了“我不欠天下人,天下人都欠我”这样的境界了。

    那么,沐辰星接下去要做的什么事,也就很好估测了:揭穿真相,把帮自己劫狱的军人带走,上表参奏申一珞。也许那表章里还会添油加醋,把沐氏什么敌手拉下水?这都不好说。

    沐辰星自己也许还年幼、很多手段想不到,但他背后的古老家族一定会弥补所有的不足,把他的功劳发挥到淋漓尽致,为全家榨取最大的好处。

    能在乱世中独善其身、重获荣华、而且还占尽了道德赞誉的家族,绵延百年,又怎会都是傻子掌权?思凌并不奇怪他们生养得出辰星这样聪明又老成的天才儿童。

    天才儿童倒是对她颇有芥蒂:“我的身份,你已经知道了。你的目的是什么呢?”不会就为了看一眼“宣武都尉是怎样的小朋友”这么简单?

    思凌笑了:“我的目的,说来话长。”

    言下之意,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地方。还是从监狱里带出你的兵、到了你的兵营里,咱们再谈吧!

    沐辰星点了点头。一行人就往监狱去。身为在本城驻扎了好一阵子的都尉,对于监狱的所在。他还是蛮熟悉的。一路亮出他的军印,没人为难。

    “这是都尉身边的小侍童吗?都尉派他来办事的?”他们走过去的路上,城卫们交头接耳这么商议。原来他们都不认得宣武都尉的真容。原来辰沐星自知年纪小,怕难以服众,平常都是金盔铁甲披挂起来、脸上涂上极威武的虎纹,才出来见人的。

    那盔甲把脸遮掉三边,再边上黑黄纹路涂抹,人们根本就不能真正看见他的脸。

    这样一来,也有好处,他有特殊情况需要出任务时,譬如说解救杨群,就睁着眼说瞎话向思凌自认是土匪窝里的小孩,也不怕一路行来穿帮。

    啊当然,最后思凌还是戳穿了他的真实身份。不过这与他的脸无关了。

    至于如今在城守府里,辰星凭着军符来去,人家以为他是都尉派来当差的,他也不纠正。

    反正凭着这一道军符,他已经可以让人帮他跑个腿了:“到城墙边传信,叫宣武们不要着急,都尉马上就到。”这时候天都快亮了,大家本就为了城墙边的紧张局势很不安,听得一句准话,连忙飞奔去传信。李烟打了个呵欠,道:“你们去监狱?那里煞气太重,我就不去了。我先出城去等你们的好消息吧。”

    大家原也不指望他在监狱发挥什么作用。其实辰星一个人去应该足矣。思凌要去,不过是多看、多听,打探情报罢了。

    李烟既然没有那方面的好奇心,看起来也真是累了,大家也就随他先离开。剩下辰星等一行人,很快到了监狱。

    这到了监狱大院可不打紧,没有人来看他们的牌符、验他们的身份,倒是有箭和索子迎面飞来!那箭是没有铁头的,因为铁箭头只有军队才有权领取持有、并在必要情况下办完手续才能拿出使用。而这里只是衙役们,使的只是木箭。硬木头削尖了,射中人也能见血,抹了盐就可以增加疼痛感,抹个耗子药啥的还能附加中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