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福德和功德
苏原进入地府时,身体已经缩成阎罗王一般高。他身体有光明围绕,阎罗殿里的几个头头只知道他是上层上层的天人,具体是哪层天还真不知道。 苏原只是扫一眼,那本档案的内容已经全都看完。他本以为这是个极其简单的任务,没想到这个女人会有那么多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啊! 而且这女人经常利用一些外道的方法,多次不经地府转世,逃避罪责,已经累积了多世的孽债,这次终于落网,只怕会有大麻烦! 如果自己帮她,岂不是又让她逃脱惩罚?可元灵老人就是这么交待的,只能听师父的,早点完成这棘手的任务了事。 “我受师尊之命,来保护这个人,还请见谅!”苏原向阎罗王说。 他手指一弹,一颗七彩晶丹飞入那女人的口中。 那女人精神一振,身体现出道道祥光,好似天女下凡一般。 “这……怎么行?阎罗殿内,人人平等,不可徇私!”阎罗王说。 “哦,那现在你们继续审吧!”苏原说,“我不会妨碍你们。” 一名阴官翻着本子,问道:“罪人卓瑶,你养过三只猫,犯下数种罪孽,你可认罪?” 那女人先前身体害怕得发抖,服了苏原的七彩晶丹以后,变得与平常人无异。她不服气地反问:“养猫也有罪吗?” “老鼠无意害人,但你养猫时起恶意要杀它,这是“无缘杀”;你本人无法杀它利用猫去杀,这是“教他杀”;看到捕鼠心里高兴,又是“随喜杀”;口里又称赞猫,这就是“赞叹杀”;把猫放到有老鼠的地方,这又是“方便杀”;想要猫天天捕鼠,就是“誓愿杀”……” “你想养猫吃尽自家老鼠,而猫正想吃尽自家老鼠,这又是“正杀”,也是“通心杀”;但猫反去吃邻家老鼠,这就是“盗杀”,也是“隔心杀”;你养猫是为了杀鼠,又烹鱼给它吃,这就是“增益杀”;邻居、后辈们仿效于你,这就是“辗转无尽杀”。无量恶业,都从养猫最初一念引发……” “不是吧?这些我真的不知道啊!冤枉!”那个叫卓瑶的女人不住地叫屈。 这么详细地审完要到猴年马月?苏原留下一个分身在阎罗殿里,真身回到自己的大梵天。 妙音高兴地对苏原说:“你来到正好,你的功德塔已经建好啦!” “那个有什么用?”苏原看着那座晶光闪闪的琉璃塔,很是好奇。 “用处有很多!”特丽斯说,“可以把所有的功德汇集起来,以德养性,关键时还能挡住劫难!” 玉莲花、纳兰青凤、何如梦、雅洛布、幸玥玲等人都在。大家都一一和苏原行礼问好。苏原这才知道,特丽斯等六人全都修炼到梵天的境界。 玉莲花说:“为了帮你建功德塔,妙音领着我们六个人,可是费了不少心血。” “是这样啊,太谢谢你们了!” 妙音问:“苏原,把你功德分都注入塔内,你可愿意?” “愿意!” 苏原话音刚落,琉璃状的功德塔,大发异彩,光明万道。 “现在是六层功德塔,正好你们六个人,一人住一层!” 妙音刚说完,特丽斯进入第六层;纳兰青凤、何如梦、玉莲花、雅洛布、幸玥玲分别住进第五、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层。 六人在塔中安静地打坐修炼,功德塔的光茫更加明亮起来。苏原仍不明白功德有何妙用,看得有些发呆。 妙音又说:“把功德集中在一处,以德养性;加上他们六个人的功德和修为,形成一个功德体系,他们六人可以代替你修行!” “这……那真是太辛苦他们了!” “他们本身也需要修行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就是说,这种功德塔,是大家合作,互利的?” “是的!”妙音说,“你的功德分是我所见过最多的……所以他们也能享受到你的好处。” “我为什么有那么多功德分?”这是苏原一直想知道的。 “功德分和言行举止都息息相关,都说‘身’、‘口’、‘意’为三业,但身口意也能做功德,就看各人如何利用。”
“那就是心善、口善、行善?” “表面上可以这么理解!”妙音说,“功德分其实是功德和福德的结合值。先说福德,这个‘德’跟得到的‘得’意思完全相同,福德就是你得到这个福报,是身心方面的享受;功德是你得到所修行的这些功,真正的功德是修行得的‘戒’、‘定’、‘慧’。” “原来这么复杂?” “福德是讲五欲六尘,对外的。所以福德,比如房屋、吃的、穿的都可以送给人。布施他人,供养他人,福德可以跟大家共享。” 苏原问:“那么功德呢?” “功德是个人独有的,功德是自己内在的修行功夫,因戒得定,因定生慧。人为什么有忧愁烦恼、会计较名利得失、种种是非恩怨、执着于‘我’见,自私自利,局限于三恶道而见不到天堂和佛国,这都是认知浅陋,没有智慧造成的。” “修行就是开智慧?”苏原问。 “对,神通、天眼都是智慧的外在体现。本‘性’是‘一切具足,无所不能’的,修行就是破除迷障,回归真‘我’,回归本‘性’。破除迷障的过程不就是开智慧吗?” “世人都说做善事,有功德,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也对也不对,因为功德和福德只在一念之间。修福德不执着福德,修福德不求福德,就转变成功德!” 苏原说:“这不怎么好理解啊?” 妙音继续解释道:“个人的善行、善言、善念,都会溶入整个法界,从而影响他人。本来得到的只是福德,但无意之间影响他人从善,就成为了功德。” “所以宣扬光辉事迹,建庙立像,有非常大的功德?” “是的,和功德塔的道理一样。哪怕是一座碑,一幅画像,都能使许多人联系成为一个体系。无论是本人,还是参与者,还是参拜者,或者只是听闻者,都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