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丹纳多济
第一旅进城后,立即将内城给包围起来。 现在的沈阳内城,为1631年皇太极所扩建,城墙增高至三丈,城周扩为九里三百二十三步,城内面积占地近300亩。 三丈的高度,古老厚实的城墙,让第一旅心生无力之感。逃进内城的,除了铁道守备队之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平民。这些平民绝大多数为在乡军人,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拿起枪,就是让人胆寒的军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除此之外,被迫上城协防,和充当炮灰的老百姓,最让人头痛。这些平民如有死亡,也是要扣奖励点的。 当旅参谋长建议龙将军征调重炮,用于攻城时,当即遭到了拒绝。害得参谋长骂龙将军是“妇人之仁”。 战争最不想有平民伤亡,但伤亡最惨重的,往往就是平民。龙将军不愿做这笔得不偿失的买卖。他等到第三团进城后,便命令架好大炮,摆出一副准备攻城的样子。往城内射书信,打击鬼子的士气,以逼迫鬼子投降。 照原订计划,第一旅占领沈阳后,应该兵分三路,第一团往北,进攻铁岭。第二团向南,攻占辽阳和鞍山。第三团向东北攻占抚顺。以便迅速打开局面。但照目前的形式,这样做,显然不可能了。因为内城的问题难以解决。不解决内城,就必须留一个团来临视。同时,前往凤城支援鬼子第30联队,也有可能折道反回。这就必须再留一个团,用于保卫沈阳的安全。所以,总结下来,第一旅实际上,能够派出去的部队,最多只有一个团。 这样尴尬的局面,龙将军电报给独立参谋部。刘铭回电道:“留二个团守城,第一团乘火车快速攻占鞍山。日军第30联队由特种大队,配合你部夹击。待击溃敌人之后,再解决沈阳内城日军。铁岭和抚顺之事,由骑兵团解决www.shukeba.com。” 此时,化装成日军,潜行的骑兵团,在陈晨的率领下,已经抵达铁岭。正展开侦察。接到刘铭变更后的作战计划。陈晨向着天空的太阳,比划了一下中指,骂道:“靠!” …… 铁岭位于奉天和长春两大城市之间,地扼南满铁路中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一天中午,一支庞大的日军骑兵队伍,突然大摇大摆的出现铁岭北面。然后选了一处地势开阔的地方,打开帐蓬布置警戒,安营扎寨。 不用说,这就是陈晨所率领的骑兵团了。 陈晨穿着全套的大佐军服。这套军服,是鸡宁缝纫厂专门为独立师的几位巨人改制的。为了缝制这超大号的衣服,往往一套就得报销三套鬼子军服,很不划算啊。不过,相比于收益来说,还是十分划算的。在冬季大练兵的时候,扒火车、断铁路、袭击小股鬼子,发挥了奇效。次次都得了手,一支支鬼子部队,不断的神秘失踪。以至于长白山至南满铁路,四十多个县,没有一个县的鬼子敢于出城。至了晚上,鬼子连走出营房尿尿的都不敢。导致尿壶价格暴涨。在战争年代,百业凋零,尿壶生意却成了一支独秀,沦陷区的中国小贩们,着实的赚了一笔。 陈晨接到刘铭的电报后,原本是打算直接冲进去的。钱长民的情报显示,铁岭这个战略要地,只驻有日军独立守备第五大队。第五大队鼎盛期间,也只有800多人。前段时间,由于兵力补充不足,关东军抽调了大量的士兵补充进野战部队,如今的第五大队,最多也就四五人左右。以二千骑兵,对付四五百步兵,还不手到摛来? 不过,骑兵开到铁岭后,发现,铁岭日军加强了防御。四门紧闭,铁岭驿火车站也被关闭了。日军用巨石塞住了铁路。机枪大炮全都严阵以待。面对这样的防守,骑兵再要想冲进去,那就难了。 陈晨转念一想,若大一个铁岭城,鬼子就那一点兵力,不可能处处守得严严实实吧。于是命令部队,从东面绕了过去,开到铁岭北面。铁岭以北230公里就是长春,是日军重兵驻防之地。鬼子北城防,必然空虚。
到了北面,陈晨也不急着冲进去,先将情报摸清楚了再说。龙将军的第一旅,就是吃了情报的亏啊。鬼子是狡滑的,他要是也给骑兵旅,来一个“将计就计”,那就亏大了。 队骑一驻扎下来,战士们可就不干了,一群群的上来请命:“下令吧!”“冲吧!”“攻城吧。” 陈晨吼了几嗓子,将他们打发走了。回头发现骑兵团长,蒙古人丹纳多济,也在其中,急着想打仗。于是叫他进指挥帐篷,单独谈。 丹纳多济毕业于苏联伊尔库茨克军官学校。明面上看来,是自愿回国参战的爱国同胞,但实际上却是受苏联的指派。义勇军的名声越来越大。引起了苏联方面的高度重视。斯大林认为,那些派过来的军事观察员,也就只是观察员罢了。无法探知义勇军内幕。更无法参与义勇军的决策。他需要一批人将根扎进义勇军去。所以,从他留苏人员当中,精心挑选了一批中国人。 二十年代,苏联为了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大量培养留苏蒙古人。这些人毕业回国后,大多成为外蒙古高层。他们在苏军的帮助下,成立蒙古人民军,逐步从蒙古王爷中夺取了政权。用苏式作风,没收地主土地,建立集体农场,烧毁庙宇,强迫喇嘛还俗。到三十年代初,外蒙古已经通用了俄罗斯语,用刀叉代替了筷子,用咖啡代替了茶,相互之间称同志。原来的蒙古文字,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成为一种类似于斯拉夫语言的拼音文字。 这些人成立“人民政府”执掌政权之后,一直念念不忘苏联的好处。德军入侵苏联后,外蒙古找到了报恩的机会,不顾中华民族尚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更不顾蒙古人民是否愿意去万里之外的欧洲战场作战。组建了一支人数多达一万人的蒙古骑兵,进入苏联参战。编制为二个团,即蒙古人民军骑兵第一团和第二团。丹纳多济就是第一团的团长。蒙古骑兵作战跷勇,在与德军的坦克搏斗中,宁死不退,血rou横飞。被朱可夫元帅称赞为“马背上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