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奇幻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随着今天这场颁奖典礼最后的**部分到来,现场所有人也都打起了精神,人人都在期待着接下来将要开场的这出大戏。

    詹姆斯·卡梅隆和凯瑟琳·毕格罗这对昔日夫妻的相遇,让人们的心绪很自然的偏移到了很“八卦”的方向,试图通过奖项的比重反差在二人之间制造出新的“恩恩怨怨”。

    然而,对于两位当事人来说,“前妻与前夫”的对决,只不过是媒体的一厢情愿罢了,实际上,他们是一对“离婚之后关系更好”的朋友。

    颁奖典礼开始前,卡梅隆和毕格罗相谈甚欢,卡神那由衷的笑意和绅士般的姿态不是说装就能装出来的,两年的短暂婚姻催生出来的是一段绵延的情谊,他们可谓是惺惺相惜的电影同路人。

    毕格罗是卡梅隆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的婚姻仅维持了两年,卡梅隆的一位传记作者认为毕格罗就是卡梅隆的翻版,“除了性别不同,两人有着太多相似,凯瑟琳是卡梅隆的灵魂伴侣,也因此,凯瑟琳与卡梅隆认识不久就迅速闪婚。”

    两个人还是夫妻的时候,就经常探讨对电影拍摄的看法,交流彼此的技术心得。因此有人说,毕格罗的拍片风格受到卡梅隆不少的影响,比如,她喜欢挑战,拍片时也非常苛刻。

    要知道,卡梅隆对合作演员的“魔鬼训练”让人叫苦连天,连演了的凯特·温丝莱特都说,如果不是特别高的片酬,她不会考虑再和卡梅隆合作。

    而毕格罗拍片时的“亢奋”,也让演员们感觉在“恶魔指挥官”的手下拼命,的男主角就感慨,自己平时注意健身、体能相当好,可是在拍摄时,他还是跟不上毕格罗的节奏,年近花甲的毕格罗却始终精神昂扬,无视他们的痛苦,力求达到完美的效果。

    还有一段花絮或许能让人对两人的感情做些“窥探”,就在前不久,两人曾一起做过一个电视节目,在被问到节目结束后毕格罗想对卡梅隆说什么,毕格罗的回答是:“你当时为何一言不发便离开我?”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或许只有当事人最为心知肚明,但二人早年间的婚姻生活就是如此无奈地结束了。

    那是在1991年,两人合作拍摄,卡梅隆任制片,毕格罗任导演。影片十分成功,但两人都要在片场说了算。

    卡梅隆在片场一向独断专行,脾气火爆,而毕格罗则非常冷静,自尊心强,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最终,在和中扮演女英雄的琳达·汉密尔顿则成为两人婚姻最终瓦解的原因。

    两个人的性格都太强势,而且也都太过独立了,他们都太专注于各自的人际关系和各自的工作。

    卡梅隆曾将毕格罗视为“无价之宝”,“因为我们说着相同的话,而且我们能彼此知道心中所想并彼此欣赏”,但是,因为都很强势,所以最终二人只能分手。

    汉密尔顿成了卡梅隆的第四任妻子,不过,卡梅隆和汉密尔顿也没有走到最后,卡梅隆的现任妻子是苏西·埃米斯,她曾在中饰演罗丝的孙女,而毕格罗却至今没有重组家庭。

    凯瑟琳和卡梅隆离婚后,并未反目或者老死不相往来。在凯瑟琳事业进入低谷,并为前途迷茫时,卡梅隆是她可以倾诉的朋友,他会给她提一些明智的建议。

    1995年在卡梅隆的辅助下,凯瑟琳执导了大获好评,事业也开始进入高峰。

    她与卡梅隆的关系远比做夫妻更为默契,两人会打几个小时的电话商量电影,讨论聘请哪位演员。

    每年的圣诞节,卡梅隆都会坚持邀请凯瑟琳去他位于马里布甜水镇峡谷的家中度假,而这也常常让现任妻子苏西有点不满。

    离了婚依然是朋友,这个非常神奇的命题,神奇的在卡梅隆和毕格罗这两个人的身上得到了印证。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今天这场奥斯卡颁奖典礼进行到了最后,也可以说是到了决战的时候,对决的双方正是这对前夫妻,现知己。

    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出现偏差,伴随着凯瑟琳.毕格罗两度登上颁奖礼台,和她本人笑到了最后,卡梅隆虽然难掩失落,却还是非常有风度的向前妻送上了祝福。

    看着站在舞台上,享受着这份荣耀的毕格罗,宋铮也不禁站起身来,由衷的送上了掌声。

    至此,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可是伴随着毕格罗和她的登顶,随之而来的争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毕竟,这还是奥斯卡第一次将最佳导演的殊荣颁发给一个女性导演。

    在男性主宰的好莱坞,甚至全球电影圈,凯瑟琳·毕格罗的名字毫无疑问意味着一枚“性别炸弹”。只是谁都不能确定,奥斯卡小金人的荣誉,“最佳导演奖首次颁给女性”的突破,是否意味着横亘在片场、名利场、权力场的性别炸弹被拆除了。

    人们在谈到凯瑟琳.毕格罗的时候,总离不开性别,似乎她的性别让她所取得的成就被无限的放大了,但是别忘了,她本身也有着一个精彩人生。

    有“电影狂人”卡梅隆在奥斯卡这个擂台上戳着,作为女人的凯瑟琳·毕格罗的胜利确实惹眼。

    她虽然气质高雅、容貌端庄,但是,如果只凭着她诸多作品里的那股男人气质来展开想象,完全可以出现一个画面——她在角斗场里以一个大背挎把“世界之王”卡梅隆撂倒。

    毕格罗显然是个电影界的狠角色,拍的是“猛片”,话音也阳刚:“拍男人的影片,我能干得更牛!”

    有这样的势头,毕格罗让奥斯卡换了“江山”,成为历史上首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导演。

    这似乎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而奥斯卡奖也借此“升华”了自己——敢于让在全球制造票房旋风的商业巨片扫兴而归,敢于直面全球影迷如浪潮般的争议,这显示了何等的勇气与坚守。

    而对于毕格罗来说,这几乎是一种“新生”,在第82届奥斯卡之前,她被人冠以“卡梅隆前妻”之称,而从此以后,凯瑟琳·毕格罗成了一位独立人物,一部可以独自成章的神话。

    看过的观众,就能体会到,凯瑟琳·毕格罗的镜头中流动的是男性荷尔蒙,她通过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以趋近真实的影像,冷静、客观地再现美军拆弹部队的日常形态,表达了一种对战争的反思。

    而拆弹大兵的脆弱头颅面对非死即生的胁迫,神经已经被折磨到极致,他们时而狂热、时而沉迷、时而清醒,在看似正义的光辉下,对战争产生了“毒.品”般的依赖,不可自拔,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看,都实在不像是女导演的作品。

    当然,毕格罗也曾拍过一部女性题材电影,1990年,她拍摄了,讲述男杀手如何引诱一位被停职,并接受调查的女警官。

    虽然女人成为主角,但是毕格罗只是把男人和女人的位置互换了一些,影片依然是“雄性十足”。

    特立独行的风格,也给她毕生毕生追求的电影艺术之路设置了许多障碍,与卡梅隆的导演之路基本顺风顺水不同,凯瑟琳·毕格罗一路走来要艰辛得多。

    她并不是高产导演,而且她的电影也谈不上卖座,几部作品拍下来,、、等票房都平平,后来她拍了耗资1亿美元的,影片虽然口碑不错,却只在全球收回了6500万美元的票房。

    有些影评人嘲讽说,她的电影作品可能在艺术成就上永远无法和她的绘画艺术相比。

    2003年有本关于她的书问世,名字是,认为她是好莱坞的另类,一个拍男导演题材的女人,打破了电影界的规则。

    而毕格罗这次拍也碰到过很多波折,她的影片几乎都是站在好莱坞的体制之外,绝大部分电影虽然通过大的电影公司来发行,然而却全部都是由独立电影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的。

    因此,她在片商眼中算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投资人对她的电影兴趣也不大,后来她找到一家法国电影公司来投拍,预算仅有1100万美元,最后还迟迟找不到发行商。

    上映后,尽管全球票房只有1600万美元,还不及的27.5亿美元票房的零头,但在业内却是大获好评,拿奖无数,并最终在奥斯卡上完美收官。

    如今站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最高处,毕格罗留给人们的也不是那种公式化的获奖感言:“我并不因我是首位获奖的女导演而骄傲,我更愿意人们说我是电影人,但是如果我的成功能给女导演和年轻导演以激励,那是我最为高兴的事情,我想对他们说的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放弃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