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好小子在线阅读 - 第一三三章:三策一出 众叛响应

第一三三章:三策一出 众叛响应

    “上策,我军应该立即撤退,越过岐山,向北方撤退,撤回凉州境内去。”韩遂的声音很镇定,可是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因为他知道这个主意必将招致周围所有人的指责。

    果不其然,所有的人郁积在心中的怨气终于找到了新的发泄点,开始七嘴八舌的朝着韩遂开火了:

    “什么?撤退,那当初还费这么大力气南下干什么?”

    “不就是逃跑吗,这狗屁主意还用得着你出,是个人就能想出来。”

    “这就是上策了,那你这中策、下策不会是让我们投降或者集体自杀吧。”

    ……

    还是北宫伯玉有点儿魄力,抬抬手压制住众人的议论说道:“文约,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韩遂一字一顿的说道:“大家都知道,汉军和我们不同,我们打下一个城市,抢玩就算了,可汉军每占领一个城市,他都要留下必要的军队来驻守,现在到处饥民遍地,要想维持一城平安最低限度也要留守1营兵力,少说5百人,碰上大城的话几千人都有可能,我军全速北撤后腾出左冯翊、右扶风,甚至咱们凉州的安定郡,这么大一片地方,汉军至少要留下2万人才能稳定住局面,而且他们的粮草运输线少说又向北拉长了几百里,相应的我军却距离后方金城缩短了几百里,此消彼长,光拖也能把汉军拖死……”

    “你还是说说中策吧!”北宫伯玉没有直接否定,但他说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中策就是集中一部分精锐骑兵,大概3万人左右,绕过当面的汉军,向他们的后方突击,威胁长安,攻其所必救。这原本是上策,可惜现在驻守长安的主将是皇甫嵩,恐怕不会轻易被我军威胁。”韩遂毫不迟疑的说出了自己担心。

    北宫伯玉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倒是不错,直接抄掉汉军的后路,3万人不够,直接派5万人上,我看汉军还怎么拦截。”

    “对,好主意!”

    “就是,插到汉人老窝子里去,狠狠的收拾他。”

    “最好直接把长安城拿下来,给汉人个厉害的瞧瞧。”

    ……

    这个抄后路的主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谁率领这5万人马去执行任务呢?

    北宫伯玉看看边章,边章赶紧把手指向了李文侯,李文侯吓的脸色都变了,赶紧把头都快要低到裤裆里去了,其他人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所有人都知道,偷袭汉军后方的行动的确能够解除当面的威胁,可偷袭部队本身的危险性太大了,以皇甫嵩的能耐,很有可能像膏药一样把偷袭部队死死缠住,然后和回援的汉军主力一起来个前后夹击,而留守美阳大营的部队倒是可以解脱了,说不定还能衔尾追击,抢上个盆满钵满的。在座的诸位都是各怀鬼胎,谁都不想替别人火中取栗。

    挑选来,挑选去,都没有结果。

    北宫伯玉最后无奈的说:“谈谈下策吧!”

    韩遂真是彻底无语了:“下策倒也简单,立即集中全部力量,明天就与汉军决一死战,一刻也不能再拖延了。”

    “决战倒是不错,可是有必要这么急躁吗?”李文侯第一个站出来质问,他的声音不像刚才那样又尖又利,但是那种咄咄逼人的味道并没有减少多少。

    韩遂说了那么多话,连个水都没人端上来,有些沙哑着嗓子说道:“别自己骗自己了,你的部下饿的都要杀战马了,还不着急呢!”

    边章也加入了辩论:“可你干嘛把它当下策呢,我觉得这主意比那个撤退的上策强太多了,要知道,咱们现在的总兵力大概在30万左右,而汉军的兵力连咱们的一半都不到,谁强谁弱,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韩遂的心里只觉得一阵悲凉,这个王八蛋到现在都看不清形势,他们比汉军多出来的近20万人,全都是强征入伍的汉人百姓,他们的房子是叛军烧的,亲人是叛军烧的,粮食是叛军抢的,真到决战那一刻,别指望这20万人拼死效命了,不临阵倒戈就不错了。可现在所有的将领都在这里,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不然非当场内讧不可。

    于是,他向主帅北宫伯玉拱手道:“上中下三策在下已经尽言,如何决策还请元帅定夺。”

    北宫伯玉静静地瞟了韩遂一眼,有威严的扫视了在场的所有人,最后起身说道:“这是关乎所有人命运的大事情,我不能一人独断,究竟该采取上中下哪一策,让我们大家来共同商定吧。”

    一阵喧嚣的嘈杂后,众人离开了帅帐,韩遂最后一个走出来,他仰望着深黑色的星空,心中无限的酸楚,虽然他提前就猜到了这个结果——决战,但他也提前就预见到了,叛军内部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明天如果正面强撼汉军主力军团的话,胜负还很难预料呢。

    他自我安慰道:“管他呢,反正我已经尽力了,此战只要保证我自己或者就行了。再说了,汉军方面也不全都是钢板一块,听说袁术那个废物名将也来了,但愿他真像传言一样废物吧!”

    无巧不成书,叛军大营召集会议的同时,汉军这里也没有闲着,在众将云集的帅帐里,与叛军集中主力决战的老调再次提起,不过提议的不是张温,而换成了趾高气扬的袁术,这家伙在帅帐里唾沫星子飞溅了小半个时辰,从天时说到地利,从地利说到人和,从人和说到了朝廷的殷切期望,最后还提到了大家的锦绣前程。

    在场众将仰着脸或者闷着头,谁都懒得搭理这小子,生怕哪句话说不好,得罪他真影响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突然,一个如洪钟般清脆的陌生声音猛的从后排响起:“讨虏将军此计不可,sao扰之计刚刚显功,叛军内乱也仅是初起,还没有到土崩瓦解之时,还是应该再等待些时日为好。”

    竟然有人敢和袁术扎刺,众人的目光立即一起转向了这声音的来源。只见这是一位比较陌生的将领,应该最近几天才出现在大营里。此人三十岁上下的年纪,身材伟岸,脸庞瘦削,线条刚直,双目炯炯有神,颏下几绺清须,英武中又有一股儒雅之气,一看就是一员难得的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