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郑芝龙无奈
郑芝龙叹息一声,他知道自己无法和这些帝都来的人抗衡,他们拥有的财富和力量太过可怕,每个月他的亲生女儿写信介绍回来的帝都的情况,就让人不寒而栗,怎么看,帝都蕴含了太过强大的力量。 那些铁器,似乎无穷无尽,无论是大量铺在地上的铁轨,还是遍布城市的各种设施,都让郑芝龙感觉不可思议,那么多钢铁,如果用来武装起中国人,能不能征服这个世界? 不说别的,将三千人运到香港,同时各种物资流水一般从北方,从江南,从两广运过来,他不必亲自去看,多的是手下打小报告,声称观察到,是和那些红毛人一样的锐旅。 当然了,真是红毛人,他也不怕,红毛人人少,经不起消耗,历次海战,郑芝龙利用自己福建水勇敢于玩命的特性,不和红毛人打炮战,而是直接火攻船板载玩自爆,红毛人的人力和船只都是有限的,哪里敢和郑芝龙这么玩? 当然了,郑芝龙这一套,也是依靠着沿海地区大量的贫民没钱没活路,一旦人员断绝,就当真是什么都没有了。 东印度公司那一套,财务制度现代化,选人用人按劳分配,分配制度合理,自然无往不利。 郑芝龙这一点就差得远了。 帮他玩命的人,除了那些真嫡系,拿到的钱不多,做一次水鬼,凿沉对手的船只,也不过要花五十两,如果人死了再加一百两,与此同时,郑大公子在南京摆次花宴,请来知名的歌姬的出场费就数倍于这个价。 但让郑芝龙眼热的,还是远处那些还在cao演队列士兵们手里的武器。 女儿的回信中,称其为毛瑟,郑芝龙苦思良久,没想通这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姓毛的名将啊,历来中国人给武器起名字,都喜欢取个极力或者威武的名字,郑芝龙手下就有几尊据说来自戚继光亲自定型的虎蹲炮,至于什么神火飞鸭也都是如此有趣。 但这枪确实犀利。 在那些所谓的压力测试活动中,绘里香也被邀请参与,那些步枪从脏水中放置,从泥土中深埋,冒着大雨,从房顶上狠狠摔下来。 但依然可以保持完好,在专业射手的手持下,命中远处的目标。 郑芝龙当然希望买到这种武器,多少钱都没有问题,但那些帝都的军火商开口就是二百两银子,子弹更是高价,最过分的是,按照他们所说,所有的订单已经被延续到了一年后,对于福建的兄弟们,也只能稍微忍耐一下啦。 当然了,郑芝龙不是一无所获,在北方无数新式舰艇的序列下,有他的福建远华船舶公司的一艘船,不过那船却是一艘远水,已经跑去了红毛人的地盘。 当初途径福建的时候,郑芝龙也上去看了看,那艘船非常大,但比起体积,让人更为激动的,是其航速,还有在大海上依然平稳的船身。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战术,这样的海船下,以前的跳帮战就开始失效,如果在船头装上钢铁的撞角,散发着寒光的利刃,在海风之中,在波浪的颠簸中,在勇士的呼喊中,呼喊着:“撞沉吉野!” 新式涡轮发动机带来的变化就是这样可怕,当然了,对于世界航运业的历史改变,那就不是郑芝龙可以理解的了。 但他知道,那些步枪的威力,女儿的密信中,使用了来自日本田川家秘传的暗写技术,只有特殊的药水才能看清楚,在那里,绘里香的惶恐即使距离千里也可以感觉到,她提醒郑芝龙,帝都的人使用的武器,可以在两里地开外命中目标,这是无数次实际情况的检验,千万不能与他们敌对,甚至出外的时候,最好安排影舞者探路,甚至行踪最好也保密,甚至那些被称为迫击炮的东西,也足以将一栋砖瓦房掀翻。 但那怎么挡得住呢,郑芝龙检验自己所居的厦门,经常出入的澎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家想这么对付自己,简直有着太好的机会,两里地的距离,是他们过去防卫思维中的漏洞。 过去,火铳的发射距离不过十几米,那已经是极限,而各种红衣大炮,其搬运的艰难,根本不可能搬到遍布他的党羽的福建来暗杀他。 但是,如果按照绘里香所说,存在一种一个汉子就可以轻松扛起的小炮,可以在两里的距离下命中目标,那么他就可以等待着自己的死亡了。 但接到信的郑芝龙,还是将自己的卧室和所有近一些的家族成员的屋子进行了改装,其实受惠于日本战国的知识,日本人对这些地道啊,机关什么的还是有研究的。 但是,仔细回头一想,又气馁了。 比起把什么东西都攥在手里和宫里,最后那些工匠全都烂掉的大明朝,长老们做事非常开明,许多技术性的东西都开始扩散,军工厂虽然很敏感,但也不是那么敏感,放开海外持枪权的背后,其实不过是技术的代差而已。 在后世的经验中,钢管厂等于枪械厂,化工厂代表化武制造厂,是基本的常识,当然了,由于那个时代的各种内乱,往往都是和我们亲爱的美国有关,而美国人对于煽动别人暴动的时候,通常都是随便下个订单,最短的时间内,保利集团或者斯柯达兵工厂就可以将自己库存的好东西起运,比起当地的钢管厂临时性转产要方便快捷的多。 李向前曾经的梦想之一,就是穿着黑色的一身便装,戴着黑墨镜,神秘而低调,在某些散发着酒气和脂粉气的地方,伴随着碰杯声与嬉戏声,与某些野心家打成协议,用各种革命性的话语鼓舞其斗志,进行各种交易后,大批的军火交付,而改写一个地区的格局。 但是这种工作,往往政审条件很高,需要的是极其坚定的信念,李向前最缺的就是信念。 而军火,就是一种可以改写一个地区格局与命运的终极货物。 卖廉价的粮食过去,最多导致农民收入萎靡破产,最后被廉价收购,卖布匹过去,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圈被打破,其实是好事,卖书过去,也许会扰乱思想。 但是,军火贸易,往往意味着死亡,不用来杀人,买什么枪啊,而军火商人,也意味着死亡商人。 对于是否提供给海盗郑芝龙军火,将其武装起来,长老们是各持一词的。 支持的人自然很简单,郑芝龙集团虽然和日本人啊,葡萄牙人啊勾勾搭搭的,但是他的根就在中国,只要按住了他的七寸,他就无法翻天,未来扶持与掺沙子,自然是可以将郑家的力量消化掉。 从本质上说,郑芝龙不是海盗,而是福建一带大小海盗所共同支持的支持的共主,郑芝龙在被擒后,势力的分崩离析也说明了这个联盟并非牢不可破。 多方施加压力,逼迫郑芝龙从海盗集团向着公司化转型,渐渐纳入控制,对于东南亚这样复杂的情势,几乎是最好的选择。 反对的人自然也很正常,郑芝龙这货的黑历史一大堆,当人们发现这货居然是依靠贡献菊花捞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全都背后一凉,这样一个人绝对是枭雄里的枭雄,传说中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都不能比拟,韩信那只是跪地,这货是实实在在的送菊花啊。 在过去,丈母娘歧视穷rou丝女婿的时候,总是喜欢说,他连戒烟这样的事情都不肯为你做,能要吗。 他连戒烟这样可怕的事情都做得到,能要吗。 在这里,我们系统的复习一下,郑芝龙同志到底是如何崛起的。 作为小人物的儿子,郑芝龙自然没什么机会读书写字,于是就开始了混日子,简称混混,此人因为调戏老爸的小妾,因而被赶出家门跑路,搭船跑去日本,额,船钱没有?船钱就是小郑的菊花啦。 等到了日本,依靠帅气的相貌,泡到了自己的女人田川氏后,安然回返中国,却遇上了另一股海盗,被抓去做了压寨夫人,咳咳,那个海盗半年不到就死了,不过临死前,小郑不知道怎么,说法了他,让小郑领导大家,去狠狠干了一票,一口气几十万两白银到手,小郑一举成为海上首富,海盗以富为尊,而且海上讨生活的人特别信运气,所以竟推举他当了海贼王这样的男人!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啊。 额,当然了,这个时代的海盗,在这方面还是很正常。 海上的规矩是不准带女人,据说是因女人“不洁”会触怒海神。这理由很牵强,因为福建船民最信仰的就是天后妈祖,难道先民们那么早就挣扎于“女人是天使还是魔鬼”的悖论?真正的原因不难推测。远洋航行关键是水粮补给,人员当然越精干越好,身小体弱的女性只会是“负资产”。 另外,如果船上有女人,水手们在漫漫航程中累积的**,势必酿成要命的“浪漫风暴”。所以这是个纯粹的男人世界,如果你不想面朝大海打飞机,就只能互帮互助了。正所谓环境改变命运,这就叫境遇型同性恋。 郑芝龙的人生记录,非常传奇,从小就属于放荡不羁的类型,不愿念书,不过有力气,有拳脚功夫,曾经去德川家康的坟前致意,并且拜访知名武士学习日本剑道,到了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尼古拉。 最让李笑侧目的是,郑芝龙身边最护身的,反而是一群黑人,这些黑人有自己的队伍,是悍不畏死的勇士,虽然手中的武器远不如毛瑟枪那样的犀利,但他们却是随时可以为郑芝龙挡枪子的人。 这样的一个枭雄,许多长老要求,想办法控制起来,哪怕交给他那个并不可靠的儿子,也比他强啊。 这,彻底的说明,虽然已经穿越了,但大部分长老还是有些自知之明,他们虽然知识面比起前人进步无数,但本质上还是普通人,如果真是玩起勾心斗角的把戏,他们自己都没信心。 当然了,不必有信心。 事实上,没有信心的是郑芝龙。 他知道香港已经有三千大军,毕竟这三千人的相当一部分后勤工作就是他的船在帮忙运输,但真到了这里,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被迎入维港小镇后,映入眼帘的是远处那些帐篷,还有许多光着膀子,背着步枪的汉子,这个距离下,身边的黑人枪手们的火铳,事实上是很难发挥出功效的。 但是根据绘里香的描述,他们却可以实实在在的击中自己。 这种感觉一闪而逝,只能继续与这个帝都来人友好交谈,介绍自己身边的人物。 “越南的雨季将将开始,不过讨厌的大雨也不是天天有,这次行动的目标很简单,依托越南沿海地区,建设我们的据点和堡垒,现在,越南人已经彻底乱了,可以说,全都失去了自己的秩序,我们不必在乎他们,就可以安稳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郑芝龙说道:“那南边的阮氏……” 李笑说道:“最新消息,阮福澜已经死了。” 郑芝龙一下子变了脸,他是知道,对方是派人去南越国的,用的人还是摆脱郑芝龙找的福建老乡,什么陈近南的,但一下子就死了,实在是超乎想象,难道…… 如果对方真的是一群随时湮灭目标的人,那他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生存压力有多大了。 李笑一笑,说道:“不是我们下的手,我们原打算是让越南几家人打起来呢,可惜,阮福澜的儿子,似乎有些着急,现在大军统御在外,一路高歌猛进,创下了几十年来的军事奇迹,威望正高,弄死他爹,就可以做大王,你说如何?” 郑芝龙稍微有些惊讶,虽然在海盗堆里见过尔虞我诈,但眼前真发生了弑父的事情,还是得兔死狐悲一下,他也是当爹的啊。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