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进攻法国
丘吉尔的出任英国首相,对希特勒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丘吉尔对德国的强硬态度是人所共知的。【】如果说张伯伦会对出兵占领挪威或者是在挪威海域布雷有顾虑的话,丘吉尔是不会有任何顾虑的。他不会考虑他此举让挪威人会有什么感受,他只在乎该如何战胜德国,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那怕与魔鬼合作,他也会毫不犹豫。果然,1938年的11月8号,丘吉尔上台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下令皇家海军前往挪威海域布雷,根本不理会此刻的挪威还是个中立国家。 不过让丘吉尔没想到的是,他如此性急的举动,无形中又帮了希特勒一个忙,给希特勒占领挪威提供了一个正当的借口。如果他再迟两天发布这个命令,希特勒就又要背负一个侵略挪威的恶名。但现在,希特勒的行为成了正当的做法。 早在11月3日,希特勒就下达了占领丹麦和挪威的命令,德军已经在靠近丹麦边境的地区秘密集结。丹麦与德国相邻,国土狭小而且全都是平原,整个国家只有一万四千的陆军,而且其中八千人是新征召的新兵,根本没有任何抵挡德军的能力。就在英国驱逐舰在挪威海域布雷的时候,放佛德国未卜先知,直接就对英国的布雷行动作出了反应。 11月8日,就在英国开始布雷后一个小时,德军空降兵空降丹麦的玛德尼索要塞和奥尔堡机场,数十架轰炸机飞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上空,做出轰炸哥本哈根的威胁。年迈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几乎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投降。以换取对丹麦国内事务的自主权。 随后,在德国海军的配合下,德军动用五个步兵师和一个山地师,分六路在挪威的首都奥斯陆,以及纳尔维克、特朗赫姆、卑尔根、克里斯蒂安桑和艾格桑分别登陆。不过美中不足,负责空降奥斯陆机场,以堵住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国王逃路的德军空降兵,却因天气问题,不得不返航。这让挪威国王哈康七世以及挪威国会得以顺利离开奥斯陆,没有成为德军的俘虏。 这是丘吉尔上台后的第一个挫败,他在德国已经采取行动的时候,主动为希特勒送上了一个正当的借口。而且,英国皇家海军在挪威海域的布雷的行动的本意,是要阻止德军占领挪威,现在却因德军反应迅速,在皇家海军的布雷行动尚未完成时就进军占领挪威,从而使得这个行动失去了现实意义。反倒是因为他的这个行动引发了挪威人对英国的反感。虽然最终挪威国王和国会依然撤退到了英国,成立了流亡政府,在名义上加入了协约国。但挪威国土上,整个战争期间,并没有爆发任何反对德国的事情。哈康七世多次呼吁挪威人起来反抗德军的占领,却应者寥寥。原因就是国王陛下的流亡政府设立在英国。总之一句话,强硬的丘吉尔这次的决定有些得不偿失。 但丘吉尔做出这个决定的副作用远不仅此。丘吉尔的强硬表现还让希特勒感觉到了发起进攻法国的急迫性。种种迹象表明,丘吉尔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前首相张伯伦的人。如果说张伯伦是个廉廉君子可以欺之以方,那么丘吉尔就是个真小人,要防备他可能的任何突破底线的行动。 在下达占领丹麦和挪威的命令一周之后,也就是德军进军挪威两天之后,11月10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法国执行“黄色计划”的命令。“黄色计划”的第一步就是闪击荷兰和比利时,德法直接接壤的边境,由于法国修筑的马奇诺防线,德**方认为直接从德国本土向法国进攻马奇诺的坚固防线,是件愚蠢的事情。现在的德**队的战法已经完全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军,他们不再想把仗打成当年的索姆河那样的胶着战,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充分发挥装甲部队的速度和火力,用快速运动的穿插和迂回,调动和切割敌人,在局部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击败对手。而德国总参谋部在研究了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后,认定马奇诺防线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法国和比利时交界的部位,他们选定的突破点就是阿登森林。 不过,一次意外差点让德军的这个进攻计划泡汤。总参谋部制定的第一份进攻计划在送往空军的路上,因天气原因而迷航,不得已迫降在比利时境内,负责押送文件的军官无法将他带着的作战计划销毁,而落入比利时手中。这份计划是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亲自制定的,但比利时的情报官员却认为这个计划不是真的。根据比利时情报军官们得到的消息,在进攻法国的计划制定过程中,德国陆军总司令部与德国总参谋部之间的意见并不统一。比利时的军队将领们,甚至判断出了德国有可能在阿登地区发起突击。 这个时候的法国,已经在法国与比利时的边境一带组织布置了一百零二个师的兵力,加上英国派遣军的十个师,比利时军队的二十二个师,法国统帅,联军总司令甘莫林元帅认为这一百三十四个师的兵力,足以与德**队相抗衡。而对于比利时军界的警告,甘莫林嗤之以鼻。因为他只道阿登地区的地形,那里山高林密,道路状况极差,根本不合适装甲部队通过。而步兵部队要穿过那里,重型装备根本无法携带。很难想象一支只携带轻武器的军队会对他的联军产生什么威胁。 11月10日,德军由冯·博克率领的b集团军出兵荷兰和比利时。在对荷兰的战斗中,德国空军的空降兵成为征服荷兰的绝对主角。德军空降兵同时在荷兰的各个机场以及海牙、鹿特丹等主要城市空降,仅仅四天,荷兰就宣布了投降放弃了抵抗。 在进军比利时也同样是空降兵首战告捷,一支三百余人的空降兵突击队,在关键的埃美尔要塞争夺战中,空降在埃美尔要塞顶部,使得比利时自诩能抵挡德国四个装甲师的进攻,固若金汤的埃美尔要塞,被德国仅仅三百空降兵就予以攻克。 埃美尔要塞坐落在默兹河和阿尔伯特运河交界处一座坚硬的花岗岩山上,背水而立,山上炮台密布,明暗机枪工事星罗棋布,是号称世界最现代化的大型要塞。加上山脚纵横的反坦克壕,如果正面强攻确实很难攻克,兵力少,要塞强大的火炮和机枪组成的火网足以压制的进攻部队抬不起头来。可想要兵力多却又没有足够的地域可供展开,加上背靠大河,围,围不住,攻的话,不付出相当的代价,显然是难以得逞的。但德军采用的空降,犹如黑虎掏心,让那些面向进攻正面布置的大炮和机枪全部成了摆设。 随后而至的三支只有百人组成的空降兵部队,及时控制了默兹河和阿尔伯特运河上的三座关键性的桥梁的控制权。使得法国和比利时自认在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以外,最坚固的防御线轻易被德军洞穿。但法军和比利时军和英军显然没想到,击穿如此强大防线的德军竟然是一支不满一千人的空降兵。这是因为在空降兵夺取要塞和桥梁后,负责在地面牵制接应的德军第九装甲师就快速越过运河,向在运河之后的英法比联军发起了突袭。这成功的掩盖了德军空降兵的奇袭,而错使联军总司令甘莫林元帅误以为这支德军的b集团军群就是德军的主力部队,这个方向就是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 但德军真正的突击方向真的不是冯·博克率领的b集团军群,而是龙德施泰德大将率领的a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统辖的四十六个师部队里,有七个装甲师,而b集团军群才二十九个师,仅配备了三个装甲师。对比之下,实力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可是甘莫林的误判,直接把联军带入了深渊。 甘莫林还计划着在比利时中部与德军决战,在他的想法里,他手上接近三百万的联军再不济,打成一战时期的胶着总不是问题。这是他做出的最坏的打算了,因为在他身后的法国境内,还有一道绵亘至大西洋的马奇诺防线做最后的屏障,这也是他选择在比利时作为决战战场的重要原因。
只有五千万人口的法国,如今征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六百万。几乎全国所有的年龄在二十岁至四十岁的健康男人,全数加入了法**队。单从军队数量上来说,眼下已经超过了德国五百四十万军队的数量。所以,不管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和比利时人,都乐观的认为,他们能够在这里竭制住希特勒的扩张脚步。 龙德施泰德率领的a集团军群绕过了正往比利时中部集结的法军,进入了甘莫林认为绝无可能进入的阿登山区。但德军在进入阿登山区之后,才发现甘莫林会有这样的认识也是不无道理的。整个阿登山区,只有四条路可供穿行,而且路况不佳,大角度的陡坡很多,严重妨碍了机械化部队车辆的通行。大量的车辆挤做一团,直接导致了交通的堵塞。可以想象,仅a集团军群的突击集团,克莱斯特上将的装甲集群,就拥有超过四万一千台各种车辆。加上其他的机械化师和摩托化师,车辆数量之多,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联军虽然不认为德军的大部队会通过阿登地区,但小部队在这里越境的可能还是存在的。所以,在阿登山区,法国和比利时都还是安排了一些部队驻守。如此大规模的德军部队的出现,当然瞒不过这些驻守的部队。他们虽然无力阻击德军的前进,但把情况向上报告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到了这个时候,甘莫林若还是不能醒悟他之前的判断失误,那他真不配他元帅的称号了。错误已经铸下,现在需要的是想方设法的弥补。甘莫林一面命令法国空军的飞机前往阿登山区攻击德军,给德军制造混乱,希望以此来迟滞德军,拖住他们的进军脚步。一面从法国各地调集兵力来堵这个缺口。 但是很不幸,法国空军不管在飞机性能上还是飞机数量上,都无法和戈林领导的德国空军相拮抗。很快,统治这一地区天空的,全部都是德国空军的飞机。更要命的是,随着制空权的丧失,法国调动军队的速度也不得不放缓下来。法**队调往阿登方向的部队,全部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可制空权的丧失,他们不得不防止德军的轰炸,于是,军队的调动只能通过晚上来运输。这下,虽然龙德施泰德在阿登山区拖延时间而造成他们穿越阿登山区,以期一举撕破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努力即将落空,但法军同样迟缓的调动,使战争女神的微笑再次向德军绽开。 等到德军费劲努力,让一部分轻装步兵赶到色当和蒙代尔梅一线时,相比在这里负担防御任务的法军,他们没有丝毫的优势,历尽千辛万苦运来的大炮却没有足够的炮弹供给他们使用。在短暂交火之后,防守的法军很快就摸清楚了德军的虚实,他们认为德军在重武器没有运到之前是不会向法军发起大规模进攻的。 关键时刻,德国空军再次露出了他的獠牙。大多配备轻武器的德军在飞机的支持下,不等他们的重武器运到,就对守军发起了进攻。被德国空军的飞机炸的晕头转向的法军,还在懵懂之中时,色当这个战略要地已经易主,落入了德军手中。发起进攻的德军依然不多,不到二百人,可惜的是,他们面对的法国守军早已被德国空军的连续轰炸,炸的士气低落兵无战心。受到他们的攻击之后,顿时就崩溃了,他们抛下武器四散而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