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自领江南枢密使
朝廷废除麒麟军的圣旨已经到了江南。 传旨的天使也只敢在长江对岸的扬州宣读一番,然后便屁颠屁颠的滚回了开封府,甚至连江岸都不敢靠近,哪里敢去,如今这江南一带都被麒麟军控制了,这要在麒麟军内宣旨将麒麟军位置革除,他还有命回来么? 对于朝廷而言,如今的麒麟军此等行径就跟造反没有区别了,最少在朝廷这边是已经将麒麟军当做是反贼了,唯一的区别就是麒麟军还没有公开再次造反! 虽然没有当着麒麟军当着李初的面宣旨,但是这旨意的内容还是传到了江南这边,这内容一传到江南立即在江南引起了巨大的风波风浪,无数人惊叹这事实变化。 内容早在朝廷拟定出来的当天李初就知晓了。 这边也早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法。 先是对朝廷的指责通通不承认,这些罪状都是王黼、童贯等人故意污蔑的,此人接过蔡京的权势继续把持朝政,而麒麟军南下江南并非乃是无调令私自调兵,乃是接到了朝廷兵部的调兵旨意,这才将麒麟军开赴到江南。 为此,李初更是在江宁城当场将朝廷派给麒麟军的调兵文书公示出来,落款上那个鲜红的印章无不表示着这份调兵文书的真实性有效性,这份文书一出整个江南又是一片哗然。 这朝廷,到底是怎么了? 难道真的如麒麟军所言的那般,贪官已经把持了朝政,就连这官家皇帝也成了傀儡了吗? 这调兵文书白纸黑纸,还有这三衙的印章在,这不是铁打实在的东西吗? 原本大家听到朝廷这封旨意后内心开始担忧了起来了,没想到这麒麟军却是私自带兵入境。 对于百姓而言,谁带兵谁入境他们管不着,他们只知道是麒麟军剿灭了方腊,是麒麟军诛杀千刀万剐了朱勔,是麒麟军结束了江南这个花石纲役的黑暗政策,但是在江南的这些士人士族一些读书人眼里却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寒门学子,他们自小就被烙印上了忠君爱国,江南花石纲一役不知多少士人读书人在暗地里唾骂朱勔,然则却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声援。 谁敢站出来? 当时的江南几乎成了朱勔的小朝廷,那个敢缕虎须? 如今麒麟军几乎平定了半个江南,本以为江南这些事情都要成为了过去了,没想到朝廷这封旨意让江南又成为了多事之地。 可麒麟军这份调兵文书又让他们纷纷动容。 文书是用玻璃装裱好的,就放在江宁城内的县衙外,谁人都可以来看。 也正是此举立即点燃了这些士子门的愤怒,尤其是一些寒门子弟,那叫一个义愤填膺啊。 江南被花石纲役累及十年,这十年来江南一带民不聊生,本来这些寒门子弟就已经非常的疾苦了,在这期间不知道多少寒门子弟被此时波及,死于此事当中,不说寒门子弟,就是一些士族也不少被波及进去。 而江南一地的科举考试更是混乱不堪。 本身便已有怨言,此时这份文书一出大家立即将矛头对象了朝廷,指向了王黼、童贯等人。 你朝廷指责麒麟军没有调令私自进入江南。 而麒麟军却指责你们等架空了皇帝,污蔑麒麟军,麒麟军更是出示了调兵文书。 这件事谁是谁非一目了然,哪怕是个傻子也不会相信这么大的事情,麒麟军要是没有调兵文书会不远千里从京西南路赶到江南?如果没有调令会跑到江南来损兵折将? 没理由啊,如今这边更是贴出了文书,这无不说明了麒麟军乃是受害者。 再加上麒麟军在江南一带行事处理的非常的好,尤其是这些知县文吏的任命,更是直接在当地在江南就地选才,这对于他们这些迫切希望进入官场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无论是从哪一种脚步出,麒麟军对于他们只要好处,没有坏处。 最后的结果就是,朝廷的这封罢免麒麟军的圣旨传到这边后,反而加剧了江南百姓对朝廷这些贪官权官的厌恶,更是向麒麟军靠近。 江南一带更是叫喊出了惩戒王黼、童贯等呼声。 面对江南百姓的呼声,面对朝廷贪官把持朝政的局面,李初在江宁城公然表示,蔡京为官只顾自己权势,贪赃枉法最后落得个天谴击中而亡,王黼童贯等不思蔡京之例在前,反而更是变本加利更是架空了官家,把持了朝廷,整个朝政内部都为王黼架空,整个天下局面随意任由此贼挑拨。
麒麟军李初,身受皇命调遣大军赶赴江南剪除贼寇方腊,后又斩贪官朱勔。 然朱勔重金贿赂王黼,王黼为了这些江南百姓的血汗钱更是不惜故意污蔑麒麟军,要置麒麟军于死地,要置江南百姓于死地。 为了江南百姓在花石纲役后能安稳的重建家园,为了继续剿灭一些在江南作乱的反贼,麒麟军卫大将军李初,从今日起,昭告天下,自领江南枢密使,将江浙路、江南东西路、福建路皆归于江南枢密使下管辖。 此昭告一出,天下皆震惊。 最先听到昭告的是江南的百姓,他们是欢呼及了,本来他们还担忧着这反贼平定后,麒麟军肯定要回去,到时候这边又肯定是一帮贪官污吏到来,到时候大家的好日子恐怕又到头了。 这样一来,大家就再也不用为这件事担忧了。 麒麟军如何,这阵子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有麒麟军继续坐镇江南,还怕什么? 百姓们高呼,而士子们,读书人们在这一刻却皆沉默了。 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从制度上,麒麟军此举无疑是不符合制度的,可是从内心上,他们却反而希望麒麟军继续在江南。 只要麒麟军在江南一日,他们就有更多的出头机会,如若换成那些个贪官污吏的话,只怕到时候这边的官吏选拔又是一片黑暗。 李初自领江南枢密使的消息便如同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江南。 席卷整个江南后,大风也刮到了江北,剐到了开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