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唐铁骑甲天下
拿了头名,那可就是为西蜀立功,为益州牧长脸了。 这个不是什么皇恩浩荡,而是丁卯营完全靠实力争取来的。 那么,贺礼丢失的事情,也就真的可以毫无顾虑地放一边了。 但是,头名又岂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京畿四大营,徐啸虎就知道一个莫少荒,此人精气内敛,基本功扎实,只是缺少些沙场锤炼,所以身上少了一点煞气,但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还有神武军的那个谢仲元,此人出手勇猛果决,是难得一见的好手,六扇门小神捕郭焕成,便是因为错失先机被他打得毫无脾气,至于其他三支御林军,肯定也有藏龙卧虎之辈。 其他三个院子的人,应该是早就得到消息了,所以来的人全部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这些人都是在沙场滚爬出来的,而且他们经历的战事不知比丁卯营多上多少次,所以战力比起丁卯营来只高不低。 东边院子,征东将军伏援之下的第二人,有“白衣儒将”之称的秦无复。 北边院子,征北将军商精忠麾下第一猛将,号称“万人敌”的王双。 南边院子,镇南将军武守玉派来的人,叫耿乐,小小的一个都尉而已,听起来不怎么有名,但据说他最近在与南越的几场战斗中大放异彩,手上已经有三颗南越将领的人头了。 杨骁拍了拍徐啸虎的肩膀,笑道:“放轻松点,没事的。” 但是,真的没事吗? 怎么感觉杨骁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既是激动,更有些紧张吧! —— 永安城西郊,已经悄然建起了一座偌大的校阅台。 因为是过年时节,且永安城的百姓这几年对马蹄声有些敏感,为了避免扰民伤财,所以秦王李沧临时决定在西郊举行此次大阅兵。 时间仓促,行事又要隐蔽,所以为了安排布置这场阅兵,这几日来可忙坏了兵部大大小小的官员。 兵部尚书陈俊东,不说回家过年,他连续呆在这里好几天了,甚至已经两夜没怎么合眼了。 此时,校阅台上空荡荡的,只有一架大鼓摆在上面。 这么大的鼓,敲出来的声音必定可以响彻天际。 当年,大唐铁骑便是在鼓声的激励之下,踏破了无数的城池和山寨。 今日的大唐,是否还有当年的锐气,是否还能继续征伐他国统一中原?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 暖阳照人。 十万大唐铁骑肃然待命,着装统一,鲜衣亮甲,更是显眼。 说是十万铁骑,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步军。 大唐军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创新,早已经形成了步骑结合的模式,两者各司其职,骑兵用来冲锋陷阵,步兵用来攻城拔寨。 但太祖当年率骑军如旋风般踏遍其他小国的情形,实在是太让人印象深刻了,以致于不管一支队伍内的骑兵多寡,对内对外都是称铁骑云云。 春寒料峭,因为披甲策马的原因,将士们身上的衣服都不多,但没有一个人会感到一丝冷意。 在这种气氛下,只有无限的豪情和壮气。其他的,都可以统统放一边了。 丁卯营以及三大边军的代表被分配在了最后头,徐啸虎看着前面黑压压的人群,偌大的战阵安静无比,除了偶尔一两声粗重的呼吸外,其他的就只有呼呼的北风了。 如此硕大的阵仗,配合得如此默契,那已经不能单单用军纪严明来形容了。 大唐虽然这些年来有些乱,但多年的底蕴还在,就像林中猛虎一样,偶尔会打个盹,但等它睁开眼睛之时,便是虎啸山林之日。 身为京畿西大营校尉的莫少荒,因为职位的原因,他的位置比较靠前,骑马佩刀,精神奕奕在他面前,只有那座校阅台了,再过一会儿,伯父莫本元就会出现在那台上,所以他的眼神有些期望,但更多的还是炙热。 总归有一天,自己也要登上那座校阅台,莫少荒暗暗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右边是御林军的阵营,谢仲元掺杂在人群中,他的着装与身旁人无异,但出众的气质还是让人一眼便认了出来。 谢仲元的位置也是很靠前的,但因为其所在的神武军最靠边,所以离校阅台有些远。同莫少荒一样,他的眼睛也紧紧盯着那座校阅台,他的眼里满是期待和兴奋。 五个披甲佩刀的将军缓缓登场,他们一步一步登上了校阅台的台阶。 左边当先一位,正是兵部尚书陈俊东,他的身材不是很高大,却很结实,眉毛很浓,眼睛黑多白少,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印象,虽然几乎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从他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疲惫,相反他仍然还十分的精神。 紧跟在陈俊东身后之人身材高大,走路微微有些瘸,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威慑力,只要他站在那里,就仿佛一座山矗立在那里,此人正是龙骧将军万江林,元老派的领头人物之一。元老派大多分散在边军之中,唯有万江林留在永安,他能掌握神威神武两支天子近军,也足见李沧对其之信任。 再之后是金吾将军莫本元,此人乃莫大宇父亲,扶龙派两大巨头之一。执掌神策神功两大御林军,与万江林合成永安的“两大门神”。 右边第一人,正是抚远大将军柴元善,虽然一封圣旨已经把他的将军职位给撤了,但毕竟还没正式公布出来,加上一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便把他拉过来凑数,因此相比其他几人的兴奋,柴元善的眼里有那么一丝落寞。 柴元善之后,是伏波将军高原海,大唐军中,元老派和扶龙派占了很大一部分,加上还有柴元善这样的皇亲国戚,所以高原海就像那夹缝里的小草,十分顽强,硬是从他人手里夺过了一小块地盘。
四大将军一字列排开,陈俊东则直接走向了大鼓。 “咚咚咚!” 鼓声由轻到重,由缓到快,最终由春雷一般,响彻天际。 十万唐军,开始十分默契地从中裂开,分成了两个方阵。 一人一马,从两个方阵中缓缓驰出。 白马,白甲,白枪,正是秦王李沧。 全场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李沧身上。 李沧神情肃然,面对黑压压的人群,面对雄赳赳气昂昂的将士,他既无骄色,也没惧意,在其身后,还紧紧跟着六百骑。 六百骑也全部是白衣白马,马队行进间井然有序,连马蹄声都十分一致。 伴随着鼓声,李沧驱马走向了校阅台。 临近校阅台十丈左右,李沧勒马停住,身后六百骑也在同一时间停住了。 李沧猛然把手中白枪往地上一掷,枪尾入地约一尺,稳稳当当地立在那里。 翻身下马,李沧缓缓登上了校阅台。 十万大唐军,十万铁骑。 李沧望了一下眼前的十万人马,猛然抽出佩刀,大声喝道:“大唐,抽刀。” 锵! 身后四大将军也跟着抽刀。 锵! 身前十万铁骑也猛然抽刀。 刀尖指向蓝天,刀身雪白,反射着阳光,整个校阅场明晃晃一片。 —— 五里外的地方,有一处三层楼高的阅兵楼,这里是专门给文官准备的。 此时三层楼都已经站满了人,放眼过去全是朝廷权贵,他们层次分明,披红穿紫者,可以登上二楼或者三楼。但这其中又有规矩,前面视野好的位置,站着之人不是尚书侍郎,就是国公侯爷,至于后面人则要踮起脚尖了,甚至个别身材矮小的就算踮脚也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 但这些人之所以什么都看不到也要挤在这里,因为他们不完全是为了看阅兵的,他们更重要的还是想在大佬前混个脸熟,又或者和同辈聊聊情谊,增加情分。 至于那些青色绿色官袍的,不好意思,你还是在楼下乖乖站着吧。 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个别的老人甚至已经热泪盈眶了。 高明阳和宋衡,两个老人竟也挤到了三楼比较靠前的位置。 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景象,两位老人心里也是感慨万分。 尤其宋衡,嘴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大唐铁骑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