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清末1909在线阅读 -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

    “袁项城...”

    看着电报,叶开竟然鲜有地低叹了一声。

    叶开不会忘记,他的青云直上,正是从倒袁开始。

    1908的岁末,摄政王载沣上台,几乎在同一时间,满朝文武掀起了一场倒袁的波浪,而叶开也乘势而起,借着罢免袁世凯的机会,取得了载沣的信任,之后,一桩桩,一件件,几乎样样都是与袁世凯有关,北洋集团的轰然覆灭也正是拜叶开所赐。

    然而,两年之后的1910年岁末,这位叱咤风云十几年的政坛巨擘,一个庞大集团的奠基者,居然以这种方式重新站在了叶开的对立面,这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尽管两人只有区区一面之缘,但历史带来的那种惯性和可能,还是让叶开有些担忧,而这种担忧连带着由它产生的威胁,必须抹去。

    金字塔顶,只能容下一个人。

    叶开凝了凝神,在批复上毅然决然的写道:“勿使袁慰亭足出南洋,暗刺得手后,俱将此事推与革命党。”

    写完之后,叶开仔细思考片刻,在末尾补充了“切记,切记”四个字后,才让张啸光发给警卫局。

    这场刺杀,关乎国运,不容有失。

    叶开深呼吸了一口气,倒在床上思绪了好久,才缓缓睡去。

    ....

    三天后,督署大堂,江宁城大小官员,皆数到场。

    到来的官员囊括江苏省军事,民政,司法,立法四大领域,省级高官有十四五人之多,为首的自然是江苏巡抚程德全,正二品,略低叶开一级。

    谈起此人,叶开可不生疏,英法联军抵沪的时候,他和程德全有共同抗外的经历,此人性格粗犷,直言直语,在上海时,两人攀谈甚多,基本也合得来。

    值得一提的是,程德全已经暗中加入了同盟会,与孙中山早有书信往来,辛亥爆发后,他又是第一个倒戈的清廷督抚,南京城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光复,此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和叶开谈话的时候,他多次表露了对清廷昏弱的不满,直言不讳称唯革命灭满才可救中国,对此,叶开只是点头理解,未表态度。

    剩下的这些人,叶开认识的不多,但也就是这些人,在几年前,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股势力。

    简单来说,是新旧两股势力。

    新的一方,主要是1904年清廷实行新政以及立宪改革后设立的官职,有咨议局议长张謇,高等检察厅厅丞王佑安,高等审判厅厅丞何道田,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这些人要么是立宪派,要么是革命党。

    旧的一方,多是军权在手的武官,和北洋残党或者奕-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江宁将军福顺,江北提督雷震春,江南提督张勋等。

    剩下的就是一些******了,主要是江苏按察使,布政使这类的本土官员,属于属于偏安一隅的保守派地方势力,那方势长就支持那方。

    这三方构成了两江地区的权力格局,而叶开正是那个搅局者。

    把这些人叫来,他只有一个目的,以新压旧,借口贯彻“清末新政”的名义,把旧派势力的权力夺过来,特别是军权。

    叶开左顾右望,见众人到齐,浦一停歇,便张口道:“良弼久在北地,京师为官,对两江的民情民务,多有生疏,前奉内阁命令南下赴任,敕治江南三省,本督深感责任重大,初到两江,以后还得仰仗列位僚员同心协力,如此才造福两江的千万百姓。”

    先上来冠冕堂皇的介绍一番,叶开边说话边观察各自的表情,这些人当然知道良弼是何许人也,“良公美誉,晓谕全国”,他们一早便知,况且叶开在上海干的动静那么大,他们想不知道也难。

    关键是之后的话,新任总督叫他们来,可不是为了拉家常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说不定接下来就是一记杀威棒。

    叶开稍稍顿了一下,伸伸手,让众人依次就坐,顺序早就规定好了,按照各自的官衔大小,远疏近亲,坐在叶开的两侧,左手边是巡抚程德全,理所当然,而另一边却不是常理上的江宁将军福顺,而是咨议局议长张謇,这个安排,值得玩味。

    福顺自然能察觉到这细微的变化,坐在稍远处,他的脸色隐隐发作。

    叶开接着道:“想必大家也清楚,内阁未立之前,良弼是参预政务大臣,专门督办新政,这新政嘛,核心就是“宪政”二字,众所周知,宪政乃是潮流大势,各洲各国都在办,我大清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不但要办,还要办好。朝廷三令五申,百姓齐声呼吁,这才有了资政院和责任内阁,不光中央要办,各省更要办,这样才是名副其实的宪政,就那东三省来说吧,才刚刚成立几年,就走在了各省的前头,新官制落实的最好,而两江是全国的财赋重地,洋洋洒洒几千万人口,更不能落后啊。”

    说到这,叶开顿了一下,扫视众人,冷声道:“我听说前任总督张人骏,带头抵制新政,藐视立法,侵夺咨议局权限,被资政院弹劾,继而革职,謇公,不知是不是这回事啊?”

    张謇点了点头,其余人自然心知肚明,当时正值国会请愿运动,张人骏这时和咨议局闹掰,等于撞到了枪口上,被奕-劻下令查办,这件事,在江宁城内传的沸沸扬扬。

    “如此冥顽不化,革职也在情理当中。”

    叶开猛拍桌子,众人皆是一惊。

    “我到两江来,就是要揪出张人骏之流,谁敢违抗新政落实,本督一概查办!”

    福顺最先坐不住,雷震春,张勋也接着皱起了眉头,这些人最恨的就是新政中的那个“新”字,一旦“新”起来,那“旧”的东西不就没了,自己手里的权力不就要被“革新”了,如此一来,官当着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他们还没有胆子和叶开公然唱反调,新政是上下共识,即便反对,嘴上也不能说出来。

    “本督在南下的路上就想明白了,民以官为天,官以民为本,官是重中之重,所以这第一步就要落实新官制,官有好多种,立法官,司法官,执法官,文官,武官,执法的就不要去管立法,立法的就不要掺和司法,当兵的要是管政务,多半是管不好的,当权的要是管判案,多半也是管不好的,各司其职,才是新官制的精髓。”

    叶开把目光转向左侧的那三位,声音不高不低的说道。

    “福将军,雷提督,张提督,你们说是不是额?”

    “这...”

    坐下三人同时语塞,眼观鼻,鼻观心,硬是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