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武神1890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章 北洋第一实验小学

第一百五十章 北洋第一实验小学

    天津靠海,气候比北京舒缓的多,夏季也不是很热,李鸿章年纪不小了,养生的考虑,他几乎不喝冷饮,只在后花园纳凉。

    “父亲,您不多休息一会。”李鸿章的儿子看到老父亲午后早早就准备出行了,心中多有不忍的问道,这一年多来李鸿章少有休闲的时候。

    “趁着还能走动,把手中的事情做好,你们年轻人更要如此,切不可蹉跎岁月。”李鸿章看到这几个月一直跟在身边的儿子,不由得开口说教。

    “父亲,儿子明白,不会老大徒伤悲。”李公子恭敬回答,一本正经。

    这位李公子在李鸿章的几个儿子中一直很低调,自从去年武昌府一行后,李鸿章发现了这个儿子的某些优点,今年又让其去了一趟海兰泡,之后就留在李鸿章的身边磨练,帮助李鸿章打杂。

    此时,李公子和李鸿章以及不多的随行人员,就要赶赴北洋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距离北洋大臣府邸不算远,没用多长时间,李鸿章一行就看到了一栋四层楼的西式建筑,环绕建筑的一片广场,大门口之上是“北洋第一实验小学”的铭牌,这是李鸿章亲笔题字。

    广场之上,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耍,悦耳的童音传来,伴随着周遭树林内的鸟鸣,蓝蓝的天空白色的云朵,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李鸿章为之一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没有足够的人才,我们连工业化的道路都困难。”李鸿章一阵感叹,去年海兰泡之行,与神炵会谈,李鸿章明白了一个国家什么最为重要,神炵大课堂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这一切筑就了今年开始的海兰泡大规模建设。

    “有了第一所小学,我们会有第二所第三所小学,以后这座城市适龄的孩童都能够读书算数。”李公子怎会不知老父亲的心声,此时也是心潮澎湃,对于这片土地的未来抱有美好的期望。

    如果没有神炵出现,没有海兰泡的变化,李鸿章只是满清的缝补匠,最终为满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公子也会默默无闻,有才华也没有落在实处。

    但现在不一样了,满清昨日难以破开的局面,已然为之一新,英法俄意等西方国家在神炵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做出妥协,满清这片土地有了生机和未来,李鸿章也在为华夏的崛起而努力,李公子也加入了这个不可阻挡的潮流。

    一切都不一样了。

    校园广场地面上的草坪还没有完全长好,那座西式建筑看起来也不如教会学校的奢华,但李鸿章却充满了笑容看着一切,这就是北洋的希望,天津的未来,华夏教育的前沿。

    “学校的管理要抓好,不能让那些不办事的人参合,孩子们的午餐一定要保证卫生。”李鸿章对身边人说道,其中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边听边做记录,态度十分认真。

    此人名叫戴学武,是北洋大臣下面的一个西式官员,去年李鸿章带回来的那些人成立了新式教育学童班,戴学武就主动参与了进去,在业余时间学会了那套来自海兰泡的小学教材,更学了一口雅音。

    学童班当时只面对少数人,随着海兰泡分享出版社的小学、初中教材对外出售,海兰泡的特色教育也越发为更多人所知,在天津地面上,有关系的人都希望把孩子送进北洋名下的学童班。

    就这样,李鸿章在今年入夏,派遣了一批人乘船赶往海兰泡,在那里进一步的学习,不仅是弄懂那套教材,更要明白如何教育孩子们,当然雅音也是必须学会的,有了统一的华夏好声音,更方便各地人们交流,好处极大。

    戴学武就是去海兰泡学习的一员,他们这批人文化都不错,很多都是童生甚至秀才出身,海兰泡小学教材对于他们没有难度,但明白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好学生来,这一点他们必须和海兰泡的老师们好好学习。

    神炵也抽出时间,在海兰泡师范学院,给这些来自天津的未来小学教员,上了几堂大课,这给了戴学武极为深刻的印象,神炵的话至今回荡在他的耳畔,似乎在提醒他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两个多月后,戴学武一行人回到了天津,与此同时,一座参考了海兰泡第一小学的北洋第一实验小学也在足够的人力财力下建成了。

    戴学武被李鸿章任命为北洋第一实验小学的校长,开始主导满清地面上最新式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今天李鸿章过来视察,戴学武就跟在一旁陪同。

    “孩子们的午餐我们把关十分严格,完全参照海兰泡第一小学的标准化流程,厨师都经过了身体检查,卫生情况随时监督,蔬菜米面也有固定的渠道,务必保证安全。”戴学武认真的回答道,他对此一点不敢怠慢。

    不仅是李鸿章的关注,要知道北洋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可不普通,大多数都来自北洋大臣下面的官僚家庭的子弟,真的吃坏了一个小家伙戴学武的责难不小。

    “今天孩子们吃什么?”李鸿章一直在学校外面,没有进去怕打搅了孩子们,只是静静的在学校外面看着笑着。

    “午餐是菜馅大包子,里面还有一些猪油,孩子们吃的十分高兴。”戴学武面有微笑的说道,他亲自看着孩子们就餐,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

    这个年代里,普通人能够吃饱就不错了,满清地面上不知有多少饥民,饿死的孩童不知凡几,北洋第一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已经很幸福了。

    “此外每个孩子还有一碗海带豆腐汤,在海兰泡据说是长寿菜肴之一,非常有营养而且健康。”戴学武继续说道。

    “很好,就按照这个标准,至少,让我们眼下的孩子们学习好吃好。”李鸿章点点头,看着隐隐传来读书声的教学楼,目光中满是憧憬和希望,李鸿章现在无法救赎整个满清的孩子们,但他能够把天津地面的孩子们一点点的推上希望的学校。

    李公子,李鸿章随行的文书、幕僚、官员也都点头,北洋第一实验小学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再高的要求也可以,但就很奢侈了。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这些满清官僚,并不知道这种猪油菜包加豆腐汤的小学午餐,在二十一世纪可是要被数落,只有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才吃这样的食物,生产力在不同时代有着极为可怕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