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一袋柿子干
许秀秀从来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她便知道八十年代的民风比较淳朴,原以为原主那般奇葩的人也算是例外了,但慢慢的许秀秀才发现像原主那般会折腾人的女人并也不在少数。 昨晚强硬惩罚宋辰光后,许秀秀是又心疼又心虚,面对着宋远洹时连头都不大好意思全抬,早晨宋远洹晨跑完去食堂打了早餐便精神奕奕的出门训练去了,许秀秀带着宋辰光稍微赖了一会儿床便起了,白粥也凉得刚刚好,不烫嘴好下咽。 “阿姨,你在家吗?南南来找你玩了。”许秀秀还在屋里和宋辰光喝粥时,屋外便传来扣扣扣的敲门声和赵南那兴奋的叫唤。 “来了。”许秀秀闻言回答着去开了门,“南南这么早啊!快进屋坐会儿吧!” “阿姨,这是我爸爸让我给您带的礼物。”赵南在许秀秀开门后就立刻兴奋的笑开,抬手一把将手中拎着的一袋柿子干递给许秀秀,“这是我老家爷爷奶奶给邮寄过来的柿子干,可甜了,我爸说拿一些给您尝尝,喜欢吃的话,我明天给您再拿点。” “怎么拿这么多?”许秀秀拿着袋子的分量后询问。 “不多啊!”赵南摇头丝毫没觉得量多,他还觉得拿得少了,家里还有一大袋柿子干,这玩意儿吃多了涩嘴又不值钱,要不然爷爷奶奶哪里省得给邮寄那么多。 “南南吃早饭了吗?”闻言许秀秀也知道赵南和他爸赵建国估计都是心大的,便将柿子干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垂眸询问赵南。 “吃过了!”赵南略显不太好意思的回答着,他早餐吃的不多,想着要来找秀秀阿姨,他便急急忙忙吃了个馒头,现在一路跑过来好像又消化得差不多了。 许秀秀见他说吃过了,却又盯着小餐桌的早餐一副垂涎的小眼神,顿时好笑的拿了一副碗筷。“那南南要不要再吃一点,阿姨和弟弟吃不完。”宋远洹打的分量比较足,她本身胃口就不大,所以肯定得有剩余,宋远洹已经出门去训练了,也没有人帮忙捡剩余剩饭,这是在部队浪费又不太好,她正头疼着呢!如果赵南能帮忙吃上一些倒也算是解决了她一个小小问题。 “好吧!那我帮阿姨吃一点。”赵南羞涩的抓抓脑袋后点头。 许秀洗闻言立刻给碗筷递给赵南,也多亏赵南这小伙子的战斗力极强,许秀秀给装了多少就吃了多少,吃得肚子浑圆,撑得小脸都有些扭曲了。 “南南,以后可不许这么吃拼命吃。”这又不是龙肝凤胆,至于吃得一点都不留吗?把肚子吃坏了可咋整,许秀秀担心道。 “没事阿姨,我消化得很快的。”赵南挺着小肚子在屋里来回走动。 宋辰光因为有赵南这个战斗力在,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威胁,故此早餐也是吃得饱饱的,两个人现在都来回再屋里走路好消化,两个小小的人儿表情都有些纠结的模样,实在是可爱死了! 待许秀秀整理好碗筷后,两个小家伙还依旧皱巴巴着小脸时,许秀秀有些担心了,这该不会吃出问题了吧! “我们出门走走消消食去。”两个孩子都挺着个小肚子,实在有些不太好看,许秀秀也隐隐不太放心,刚好事情也都做完了,许秀秀便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出门走动走动。 “南南你牵着弟弟小心点。”因为出门就是为了消食,所以许秀秀便也没给宋辰光放在婴儿车上,让小家伙和赵南手牵手在前面走,她则在后面看着。 两个小家伙都是男孩子,赵南又刚巧很懂事,那牵在一起的两只小手从身后看上去别提有多和谐,只是宋辰光嘀嘀咕咕的说着话,小嘴都不带停歇的那种,偶尔飚出的话赵南又完全听不懂,故此时不时头疼的扭头看向许秀秀。 对于自家儿子的小话唠属性,许秀秀哪能不知,面对赵南时不时投过来的求救眼神,她只能假装不知道。 不多会儿,三人便走到了部队家属根据地。 虽然时间还很早,但是部队早晨一向热闹,这才八点多时间,根据地的草坪上就占据了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看到赵南牵着宋辰光到来时,昨晚那个掉了门牙的二丫立刻兴奋的叫起来,“赵南,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快点儿,大家都等着你来当鬼呢!”小丫头可没有忘记赵南昨天答应过今天当鬼的事情。
“我知道了!”赵南答应着扭头看向许秀秀。 许秀秀见赵南一副询问的模样,立刻回道,“南南去玩儿吧!”许秀秀上前牵过摇摇晃晃的宋辰光。 “那阿姨你有事叫我。”赵南看了看弟弟宋辰光后回道。 许秀秀点头,牵着宋辰光往一群军嫂那边走,原本她还想将宋辰光像是昨天那般放在旁边那群小孩子堆中玩耍,但是现在孩子都没什么玩具,一个个的坐在那边不是抓泥巴就是拔小草,宋辰光虽然有些小洁癖不太去动,但是坐在那边总能沾到一些脏污。 许秀秀对此表示有些承受不来,她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自家可爱呆萌的小rou丸子变成一颗泥丸子。 “宋少校家的,快来这边坐会儿。”坐在那边阴凉处的一群军嫂也看到了许秀秀,主动开口叫唤许秀秀的则是颜茉莉。 许秀秀牵着宋辰光走上前,却发现今个马小花并不在其中,除了其中几位昨天刚认识的军嫂之外,另外还有几个许秀秀不认识的军嫂,而且等许秀秀走近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几乎不错眼的盯着许秀秀,看得许秀秀颇为尴尬。 “这是你儿子吗?”颜茉莉柔和出声,目光却盯着许秀秀手中牵着的宋辰光,“很可爱。”夸奖着同时,目光中都是羡慕之色,结婚三年至今没怀孕的她满腔的母爱已经泛滥得无处发泄。 许秀秀闻言点了点头,“看着可爱,实际上性子可调皮了。”没有养孩子的人无法理解这份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