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四式炮 拿破仑炮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四式炮 拿破仑炮

    这段时间,大唐工业化得基础,又有了大的进步。首先,大量的机床被运用。还不是那种简易机床。

    首先是水利钻膛机。要打造枪械,最麻烦的是钻膛,一个工匠大概磨上二十来天。可以钻出一个孔。可是这种反覆,单调的事情,李忱直接让他们用水力来取代。稳定,且力量大。

    李忱还让工匠用齿轮来调节速度,这样一个学徒就可以顾六个钻台,每个钻台这样钻,一个月可以出六根。如果日夜赶工,可以再加倍。

    这很了不起吗?其实就是一个观念而已。可是古人就是没想到。西洋人也没想到。一直要到1774年,威尔金森才想出第一个用水力来钻炮膛得水力钻膛机。

    李忱当然不是只有提出这这个,打造弗格森步枪得关键是螺丝。必须有一个能提供稳定公差的螺丝钻孔和制造机,才有可能成功,更正确来说,是量产。西洋人也没有大量生产螺丝得机床吗?其实也挺晚得。

    大概要到十八世纪中,才逐渐有人提出来。不过,不具备大量稳定生产得条件。为什么?因为不稳定。

    机床的起源其实很早,大唐也有机床,可是都很简单。就是简单的工作台,可以用来切削木头,都是木制得。

    西方人呢,也差不多,一直要等十八世纪,才逐渐出现金属打造得机床。毕竟那个时候铁还很贵。

    一直差不多要等到十九世纪了,才被尊称为机床之父的亨利.莫兹利才使用了全铸铁来制造车床,使的车床稳定性大大提升。

    当然,只是改个材质,没那么伟大,他的伟大是,他在1797年,制成了第一台螺纹切削车床,它带有丝杆和光杆,采用滑动刀架——莫氏刀架和导轨,可车削不同螺距的螺纹。这是现代车床的原型,对英国工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更重要得意义是,从他开始,才有了工业化标准得车床可用,这个机床,解决了精密圆柱体和螺丝得制造问题。而三十年后,才有人开始尝试用标准化得工业模板,大量复制机械零件。

    李忱把这一切都提早,虽然他不太了解机床史,也不是非常了解机械,但是多亏他受过半年得相关训练。见识过很多现代机床,包括数控机床CNC。虽然都是旧式得,可是大体结构和意思就是那些。

    他把那些机台构想提出来,像攀岩一样,一点动,三点不动。尽量去发挥想像力,和创意,用稳定得机具代替人工。军器监和皇家研究院一干怪才,逐步把它完善,研究怎么样可以更稳定得制造出同一规格得制件。

    再次强调,很多时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亨利.莫兹利也不是一下子就发明了这种机床,他有机械天份,当了八年木工,那个时候店里有一台机床用来切削木棒,给他观察。

    那个机床可以固定木棒,然后工匠用脚踩踏,让木棒转。然后用手持刀,慢慢接近,藉此切削木棒。可以很光滑,但是大小就靠经验了。精准度也谈不上。

    可是这种机器也不是那家木工店独有,当过八年学徒,甚至一辈子得老木工,也不少,就是亨利.莫兹利一个人想到了藉此改良出现代机床。成为现代机床之父。

    又比方说,用螺丝栓紧枪膛,在西方人来说,或许很麻烦。可是东方人早就这么用了。明代的鸟统,尾巴就有这么一根螺丝,用以解决气密问题,效果也不错,可是就刺耗费人工,要一点一点慢慢磨。不是作不到,而是费功夫。

    而有了这种这种机械后,很多后代的机床,都被复制出来。比方说,1817年,罗伯茨发明了龙门车床。这就是被称为工业母鸡得东西,它可以加工大型零件,或是同时加工多件物体。而他经过十数年努力、完善,开始尝试大规模复制机械零件

    转塔车床,这种车床可以装很多刀具,适应不同公差,和要求。这是1845年,美国人菲奇发明的。

    也就是多亏了这些机床,唐代逐步具备了大规模化发展工业得基础。不过,目前也就这样了。

    李忱甚至想一步到位,发展出米尼弹。这就是来福枪了。可是,没办法,考虑到大规模制造被打上螺纹得子弹,他就头大,还有那种适合规格得木塞,也要大量生产。

    如今能够大量生产弗格森步枪,他就谢天谢地了,大唐不是产不出子弹,是无法大量产生子弹。弗格森步枪用的还是铅弹,所以它得射程,才略逊真正的来福枪。

    用圆铅弹,气密问题就比较难解决,虽然铅受热也会膨胀,可是毕竟不像米尼弹,一开始就有被推动。

    可是这样也没办法,圆铅弹,战场上只要生个火,有模具,很快就可以制造出来。带螺纹子弹?洗洗睡吧。

    当然,李忱不是没作用米尼弹的真正来福枪,但只有少量制造。必要的时候,可以拿来当狙击枪用。大规模列装,不现实。

    除了机床之外,李忱还实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钢的量产。不是早就用转炉产钢了吗?是没错,贝色麦得转炉炼钢,是一项重大发现,早被李忱拿来用了。

    可是当弗格森步枪研究完成后,李忱问要用料几何,却是要钢四十斤才能打成精钢,造出枪管,他就凌乱了。

    这还要什么精钢?转炉炼钢法,可是到现在都还再用得。只不过日后用的是顶吹高压氧炼钢法,目前是吹空气,他在研究如何制氧了,等研究成功,炼钢得速度可以更快。虽然不能大量用纯氧,可是参杂一点,提升纯度总可以得。

    这样都不是精钢?这手工到底多厉害阿?他以前就很奇怪,看古代文献。熟铁几十斤可以打成精钢,这样怎么打?

    你说铁矿变成钢,要几十斤便几斤,那是纯度问题。可钢和生铁、熟铁就差在,碳得多寡而已。

    熟铁要怎么打?打到体积缩小,变成钢?熟铁不应该渗碳吗?就重量来说,甚至钢比熟铁种。就算生铁杂质是比较多,可是生铁要成钢,也不需要缩小那么多吧。

    再者,熟铁不能打枪管吗?几十斤熟铁才能打成几斤钢管。甚至我都给你钢了,这是要怎样缩小体积,打成精钢?这手工比机械厉害,体积可以缩小那么多?

    原来,是废品问题。废品多,费得材料多,结果也不知到哪个天才这记载,纪录多少熟铁变成打成钢,说几十斤熟铁变几斤钢…就这样用了不知多久。

    就是因为这样,李忱想到了马丁平炉炼钢法。这才是现代大量钢铁生产得滥觞,它是修建巨大的平炉,不再是转炉,从顶部注入空气燃烧,然后钢水可以从底下一个口流出。

    比起转炉炼钢,它是比较慢。转炉也许只要一刻钟就可以出钢,可是平炉炼钢要一天。

    可是,一来量大。平炉可以做很大,用数量弥补时间。更重要得是,它完全不挑铁材。有些矿石还不适用转炉,可是平炉来者不拒,甚至一些废铁、生铁矿都可以用。完全可以把作废得枪管,回炉再用。

    李忱敲自己脑袋,怎么把这平炉炼钢法给忘了。中国铁矿,贫矿多,杂质多,正适合平炉炼钢。甚只以后不用把铁矿练成生铁了,直接丢进平炉内就可以了。而炉渣,刚好拿去作水泥。李忱很讨厌浪费得。

    就这样,才有了如此弗格森步枪得量产,钻孔不再是问题,公差问题,李忱早就有了游标卡尺,加上大量的钢材,全钢式中四式步枪才得以实现。这威力,甚至还超过历史上曾经的弗格森步枪。

    因为是全钢打造,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压,威力自然比他的“前辈”,还要大上许多。

    解决了枪,接下来该炮了。接着演示大炮。这东西,老早就看过了。如今几个宰相也不会为了一个大炮而震惊,不过,接下来他们还是震惊了。

    炮手得cao作下,熟练得一炮击发,准确击中了数百丈外的目标。看得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炮?太可怕了,这种武器一出,这还要怎么档阿?威力,射速、射程,全部兼备。

    这一炮打出了数百丈,现代得两千六百公尺,这威力已经冠绝古代。要知道,即便是号称威力最强,射程最远得床子弩,射程也不过现代一点五公里。这种炮的射程,完败了床弩,完全可以吊打了。

    这就是李忱倚仗得本钱,你们就算把床弩搬到战场上,也别想用远程火力压制神策军。床弩都不行了,更别提手持得那些什么弩。

    ‘这是??’宰相们震惊得上前,强力微观。没错字,他们仔细得看,微观。

    ‘这炮壁,不光滑。’,郑朗摸索道,‘回阁老话。这是膛线。炮弹在膛内会沿着膛线前进,一旦出膛,会受到膛线影响,精准度和设成皆大幅提高。’

    枪已经实现了,这炮当然膛线化了。配套得还有炮弹,不过这炮弹并不光华,表面还有突起得颗粒,那是锌。圆柱体得炮弹,上面有八个圆点,两两成一排。这样刚好符合膛线,不是像米尼弹那样,在尾端上下功夫。

    ‘各位阁老,此炮为大四式火炮。总重量…。’,军器监开始介绍大炮。这炮,不要看打得很远,这是野战炮,重量很轻,非常轻,只有两百三十公斤。

    通体用钢材打造,还是前装炮。炮弹大约重3公斤。cao作时候,需要四个人cao作。因为很轻,所以拉动得时候,只需要一匹马就可以拉动。完全符合野战炮得标准。

    几个宰相一边听,一边仔细看。就看这炮,立在一个炮架上,炮架有两各大轮子支撑。有炮耳,可以略为调整角度。

    接着,炮手又开始演示。还有什么好演示得?有,首先是炮弹,炮手首先小心的把一个东西钻进炮弹前方。

    ‘这是引信。’,军器监介绍。说是引信,其实不完全正确。这东西就是一个撞针,不过前端涂有极易发火得磷。撞击时候,真会刺进圆柱炮弹内,引发里面的火药。基本上效果非常好,触发率很高,因为分开装设,安全性也很好。

    这不仅仅是安全,制造上也方便,炮弹壳,可以用模具大量生产,然后前方空洞,可以很方便填入火药,引信分离,也不怕运输途中炸了。

    唯一麻烦就是,必须在发射前把引信转进炮弹前方,不过相比优点,这只是一些小缺点而已。也就是能攻出一定公差范围得螺丝,才能这样做。

    炮手装填引信,装填手忙着把药包放进炮膛内,固定得纸包,内装颗粒火药,定量化得设计,让发射速度更快,调节药包数量,可以调整距离。

    接着又是击发,平射距离都有两千六百公尺,击中目标,轰然爆炸。弹片四射,十多米内人形标把纷纷倒地。

    ‘有此利器,何愁国之不平。’,李德裕赞叹道。李忱很满意这次效果。这炮模仿得是1859年,法制前装加农炮。

    可以这么超前,主要是技术得进步。钻膛不再是困难的事情,造炮更是简单内冷铁模设计,钢水出炉,直接倒进模具,不费什么功夫,稳定、可靠得炮筒就出来了。

    接下来还有一种炮,就见这炮,炮桶击粗,是刚刚见到大炮的两倍,炮身也很长,比起刚刚那轻便型大炮,重了好几倍。

    ‘圣人,各位阁老,这是大四式臼炮。’,臼炮,就是工程炮了,这炮射程甚至可以达到四公里,发射实心炮弹,专门用来打城墙。

    这臼炮,让李忱拿捏不定主意,这年代的城墙,几乎无甚抵抗力,大四式大炮,就足够让人喝一壶了,有没有必要造臼炮呢?

    而比起臼炮,另外一种炮更让他揪心,一直在想这种炮,有没有必要作。接着,他们又参观起那种让李忱揪心的炮,传说中得拿破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