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军事小说 - 奋战在第三帝国在线阅读 - 第188章:前往俄罗斯

第188章:前往俄罗斯

    不要小觑一个民族的复仇之心,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发展就是靠着意志坚定的复仇欲望才得以高速,一旦整个民族的意志统一,发挥出来的能量绝对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所以说国家还是需要敌人,没有敌人就宣传出一个敌人,有敌人更是要一再地进行某种引导,或是作为发展的向心力,哪怕是要掩盖国内矛盾或是将矛盾向外转移,都是需要必要的舆论引导。

    “列强并不是不知道波兰干了什么。”阿道夫.希特勒冷笑说道:“他们知道的,知道日耳曼人在被波兰人驱赶和屠杀,但是他们视而不见。”

    选择性眼瞎从来都是强国的专利,德意志以前作为强国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做过这种事情?不但是做过,并且做了不少次。世界本来就是那样,越是强大的国家就要越无耻,正义感过剩的国家从来都成不了强国。然后,正义是什么?是强者来定,还是弱者来定?

    “我们从来都没有指望谁能够帮助我们伸张正义,或是寻求公正,不是吗?”赫尔曼.戈林也冷笑:“我们迟早会找波兰算账,彻底将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

    会不会抹去那是以后的事情,进入了东普鲁士之后,看到的却是一片的萧条。

    德意志被无礼外加蛮横的分割了,东普鲁士已经成为“飞地”,交通上面的不方便,再加上德意志本身的经济长久地恶化,东普鲁士确实是有许多照顾不到的地方。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上台,因为有和容克军团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有对东普鲁士进行过必要的扶持,可是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很多时候并不是政府想要扶持哪里都能办到,特别是政府难以投入巨额资金的时候。

    东普鲁士现在是什么现状呢?工厂主基本上是已经进行了搬迁,留下的是一些地主。工厂搬迁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里的交通已经是一种糟糕的地步,生产出来商品想要贩卖,只能是走海运给运输到本土,无形中增加了比较大的成本。

    地主们还在能普鲁士待下去有另外的原因,是政府不得不进行必要的扶持,其中有容克集团人脉的关系,也是军队有大批量在下达战马的订单。

    “是的,战马。”阿道夫.希特勒说道:“未来我们会需要大批量的畜力,必须要对农场主们进行必要的扶持。”

    德意志对马政从来就没有放低过关注度,甚至在某些方面是进行比较大的投入。这点不是没有被人诟病,但是又能怎么样?德意志是在进口大量的石油,可是石油用到的地方不少,甚至是需要偷偷摸摸进行储备,又怎么可能大肆地消耗。

    “一直是到1934年,我们需要的马不会低于50万匹。”阿道夫.希特勒是财政部长,深深知道关于马政不能马虎:“需要是一回事,对那些容克地主的安抚也是一回事。”

    很多人都皱眉了,容克集团现在对于德意志的拖累大于助力,可是又不能完全的无视,要知道虽然军队经过魏玛政府的大力整顿,已经降低了容克集团对军队的把持,但容克集团在军队的力量依然很强大,想要军队不乱就不能真的无视容克集团。

    德意志想要有再战之力,容克军事集团就需要进行适当的扶持,真的要把容克集团完全从军队排挤出去,弊肯定是要大于利,这点是无法忽略的事实。

    几大列强都在重视汽车工业,原本属于第二大汽车制造工业国家的德意志却是反过头来在大力发展马政,笑话德意志的国家不少,连带国内也是一片质疑的浪潮。

    那些工业阶层,希望的是政府********的力度关注和扶持工业,谈起了世界各个列强的发展趋势。当然,他们无视了德意志没有自己的石油出产地,也不会知道政府关于石油的安排,就是一再要求政府能够跟上时代的脉搏、

    说起来,李奇还真的是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计划,他已经让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两人作为主导者,搞一个“全民汽车”的计划。

    很明显的事情,又是一个借鸡生蛋的套路,李奇太清楚这两个家伙会怎么做了。

    果然!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的方案很久就有一个雏形,还是那一套国民先交纳多少资金,然后有了雄厚资金再搞工厂,承诺会多少年之内给予一辆什么的。

    大众汽车将会在1932年的时候成立,这个公司会直属于政府。会不会按照承诺,生产汽车给予那些预先交纳费用的民众?阿道夫.希特勒直言不讳地提出,自然是会生产出一部分的汽车给予民众。听清楚了,是“一部分”,那么也就是会有不给国民的那一部分。

    “并不算欺骗性的消费,因为我们最终还是会生产汽车交给那些交费的国民。”阿道夫.希特勒含蓄地笑着说:“前提是……我们获得战争的胜利,我们也必将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要不怎么说官字两个口,然后玩政治的不会有一个好人?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制定的计划,或许是真的会履行对国民的承诺,但是他们做了一个“绑架条款”,既是在战争获得胜利之后才会实现。

    当然,签订合同的时候可不会提起什么战争的字眼,但是少不得有一些类似于“人力不可抵抗”或是“自然灾害因素”等等的东西。

    没办法啊!德意志穷啊,自然是要想方设法地积累资金来用以备战,很多人其实也清楚是怎么回事,但都默契没有提起,更多的人则是踊跃地挤进去,明明知道可能不会有什么回报就是愿意投资。

    这一次,李奇不打算从普通的犹太人那里“剪羊毛”,等于是少了一项收入。他却也没有打算怎么去善待犹太人,很快就会有新的国策出现,例如组织专门的犹太人部队什么的。或是用忽悠,或是强硬,反正犹太人就该发挥出自己在德意志应有的贡献。

    “领袖,我不明白。”阿道夫.希特勒似乎有些不岔:“为了那几个科学家,我们真的有必要做出那么大的妥协?”

    李奇很认真的点头:“是的,为了那几个犹太人科学家,我们真的有必要做出那样的妥协。”

    话很难说得明白,李奇就是用类似的政策在捆绑包括爱因斯坦在内不少犹太人科学家,让他们不管愿不愿意都该为德意志的科学事业做贡献。

    事实已经证明“捆绑”非常有用,那些犹太人科学家为德意志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换取德意志不发布针对犹太人的国策。那些科学家只要有人不愿意合作,又或者是故意糊弄人,乃至于是破坏,那可别怪会有多少犹太人会因为他们而倒霉。

    自然了,李奇是在做那样的威胁,但话不可能说得那么难听,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还需要有足够的画饼,再联系更多的犹太力量从旁协助。

    李奇针对犹太人还是有很多好牌可以打的,特别是有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加入之后。不管是德意志境内的犹太人待遇问题,又或是犹太人复国问题,还是说必要……种族清理政策,除非那些犹太人科学家完全没有任何弱点,不然总是有让他们效力的办法。至于说要有科学家真的愿意阻碍,那一切的“锅”就只能是他背了。

    政客啊,无耻是没有底线的,李奇也没有打算要什么底线,对于他来讲只有胜利和毁灭。未来的战争打赢了一切好说,输了……那就真的是哪管洪水滔天了!

    东普鲁士有什么可以逛一下的地方吗?还是有的,但除了造船厂,只有那些农场了。

    “嗯,是。”李奇已经和人在去机场的路上,现在的轿车布局是两排对坐的座椅,看着对面的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点着头:“1929年会有一艘邮轮在柯尼斯堡的造船厂改装。”

    尝试用邮轮改造成为辅助型航母是必须干的事情,也是必须进行研究的项目。要不是因为不现实的话,海军都有人提出邮轮改造成为炮舰的事情,然而非常之的不现实。

    李奇其实已经觉得自己脑洞够大了,不曾想还有人比自己的脑洞更大,从另一层面来讲,不也说明德意志海军的困难程度吗?

    邮轮改装成为辅助航母是已经有过的现实例子,改装邮轮是针对甲板和动力布置,另外就是一些内部的结构。

    要是各个列强有特意地调查德意志从1925年之后建造的邮轮,不难发现船体是奔着战舰的标准而去,也不是没人注意到这点,但德意志给出的回应是结构有利,有不依不饶的国家一直在扯皮,但也有觉得无所谓的国家。

    辅助型的航母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很难说到底是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与专业的航母绝对没得比,要不还建造专业的航母做什么?

    从东普鲁士飞往芬兰,走的是波罗的海的航线。这一条航线其实早就开通了,主要是容克斯的客航用于服务来回奔波的人。

    这一次李奇要去俄罗斯民主联邦,出动的客机足有七架,行动上是处于高度保密的阶段。他们到了芬兰也只是进行转机,机会不会有多少时间的停顿,立刻就会又飞向俄罗斯民主联邦。

    为了防止苏俄干一些夸张的事情,必要的中途护航肯定是要有,比如芬兰那边就有一支瑞典友好交流的中队,其实那是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亲自带队进行护航的编队。到了爱沙尼亚之后,又会有一支中队进行护航。而爱沙尼亚的那个中队,其实就是瑞典以友好援助的方式提供。

    容克斯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飞机质量自然没得说,几年一再的改进和改革,舒适度上是越来越好。但是,在于速度上……说实话改变真的不大。

    德意志现在还依然没有属于自己强劲的航空发动机。而发动机对于航空飞机的作用不用过多的言语,它会决定飞机的很多东西。

    “我们已经在慢慢追上来。”李奇扭头看向了窗外,可以看到几架护航的战斗机:“我们不能太过引人注意,注定要么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

    护航的战斗机和BF-109E3看着挺像,然而也就是挺像而已,不管是在武器装载,又或是动力、灵活,基本上可以说差别非常大。

    尽管是在各项指标上有很大的问题,但从机身来看,它已经能够称得上去最为合理的种类。这也是李奇所能办到最多的地方了,毕竟除了机型,他又哪能知道那些飞机该是什么样的性能啊!

    芬兰这片其余已经算是北极圈,要是想从芬兰去俄罗斯民主联邦,在不穿越苏俄领空的前提下,只能是更加的靠近北极圈。

    “发动机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赫尔曼.戈林很明显是懂行的,他略略带着担忧:“希望不要有什么问题。”

    阿道夫.希特勒关心的事情与赫尔曼.戈林差不多,但重视的地方则不一样:“我们是需要发展在寒冷环境下的发动机,不管是空军还是陆军。”

    李奇在点头,西欧与北欧、东欧的气候不一样,什么地方都会有对兵器的要求,特别是对发动机尤其重要。

    这一次,德意志不一定是要向东扩张,可是真的不得不防,哪怕是不打东欧,为了堵截英国人的航线,日后北极圈作战肯定是少不了的事情,例如格兰陵岛区域的封锁问题就绝对需要用到空军。

    “希望这一次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果。”阿道夫.希特勒说着停下来,改口说道:“不,不是希望,是我们必须要取得成果,那关乎到我们的备战,亦是必须要在东面有一个盟友。不管是在军事结盟,或者是一些兵器的研究上,我们都需要用到俄罗斯民主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