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梦回三国2在线阅读 - 第一章 山雨欲来

第一章 山雨欲来

    永汉四年五月,在鹰头山大捷传遍神州大地之际,亲政已达半年之久的汉献帝正式颁诏,决意在十月初于雒阳北郊举行“比武选帅”大会,通过打擂的方式选出一位“兵马大元帅”,好为其江山永固保驾护航。

    为了嘉奖在对鲜卑作战中立下盖世奇功的宇信,献帝特别恩准其直接晋级决赛,参与本次比武大会的最后角逐。另外,为了向世人彰显他的仁慈,献帝还下旨定于盛会之日大赦天下。

    远在幽州的宇信收到消息后不禁摇头叹息,暗道当今皇帝昏庸、荒唐。早些年天下连番动荡,百姓久经水火之苦,少年献帝初登大宝,正是人心思安的时候,那时实行大赦乃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如今四海升平,百废待举,民间更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此刻再开大赦无异于添乱。

    谁说不是呢?想想距离上次大赦的时间还不到三年,刚关进去的囚犯转眼之间又被释放出来,这于社稷安定必然不利。不仅如此,如此短时间内接连大赦,难免会让一些心术不正之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即便犯了重罪也可以逃脱刑罚。

    如果说大赦只是让宇信对献帝感到些许失望,那皇帝的委任圣谕则让他大为恼火。鲜卑会战结束后,并州北部损失惨重,数县军民惨遭屠杀。身为刺史的张杨主动上书请罪,请求皇帝罢免他的官职。

    其实百官都理解张杨的难处,他能在危难之际带领一州百姓抵御强寇入侵,仅这番苦心就令人敬佩;再者并州军民在会战期间屡立战功,也足以说明张杨领导有方,是大汉的功臣。

    想想这些年来,幽并边境常有胡患发生,地方官员十有八九不是望风而逃便是屈膝投降,像张杨这样为守土而奋起反抗的好官已是凤毛麟角。

    当然,张杨的这番自行请罪无非是想表达一下他内心的愧疚之意,实际上他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留下来为并州百姓做些事的。但令人咋舌的是,献帝居然准奏了,革了张杨的刺史之职,贬为云中太守。

    官员的任免和升迁,这个确实是皇帝说了算。因此,对于献帝的这个决意,张杨不得不接受。细细想来,张杨虽然有功,但失城之过罪当灭门,献帝没有杀他,只贬了他的官也算合情合理。

    于是乎,天下人只能为张杨感到惋惜,但却无法指责皇帝残酷。事情到这儿还没有完,张杨不幸下岗了,那么并州刺史的位置便空了下来,谁来接手这个香饽饽一时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幽州内部的高层都建议宇信上书拿下这个肥缺,毕竟并州的战略位置对于毗邻的幽州来说十分重要。革命经验告诉我们,这根据地只有连成了片才能保证它坚不可摧!

    事实上,宇信本人也非常在意并州的归属问题。如今幽州东境已然收复,若是能够趁机取得并州的管辖权,那么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宇信集团的实力都将更上一层楼。

    最后,经过众人讨论,决定由宇信奏请献帝任命沮授出任并州刺史。沮授早年投靠宇信,一直忠心耿耿,后又被先帝册封为渔阳郡太守。鲜卑会战初期又担任随军军师,统一指挥并州战事。无论是官声还是民望,这个并州刺史的头衔沮授都是当仁不让。

    为沮授请官的奏折是送上去了,可返回来的旨意却让众人大感震惊。献帝最后确实用了宇信的部属,只是这个人不是众望所归的沮授,而是初出茅庐的文聘。

    宇信接到圣旨后也是左右为难,喜忧参半。要说文聘这个人,的确有领兵之才,但他如今也才二十岁出头,从军时间也不算长,现在就让他独领一州军政大事,未免太过轻率。

    有道是君无戏言,皇帝金口已开,怕是难以收回成命。再说,文聘也是宇信集团的一员干将,部下得到升迁,为人上司的要是还在暗中使绊子,那估计会令自家人心寒。

    既然木已成舟,宇信也别无他法,只能召回仍然驻守在雁门关的文聘,向他如实地传达了圣意。这一刻,宇信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明知这是献帝耍的花招,却又不得不遵旨而行,但愿文聘能够经受得起诱惑,不要生出二心。

    文聘接到军令后,立即将关防大权移交给了兄弟周泰,然后只身火速赶回蓟县。其实,在圣旨抵达幽州前,文聘便得到了消息,他被圣上亲点为下一任并州牧。

    年轻气盛的文聘没有多想,有的只是满心的欢喜,因为这来报告好消息的不是别人,正是献帝的密使。

    当然,天资聪慧的献帝并没有急于要求文聘发誓向他效忠。被董卓“调教”多年的献帝已经变得非常谨慎了,他明白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眼下只要能获到文聘的好感,他便有信心日后迫使文聘为其效命。

    当宇信将任命圣旨宣读给文聘听后,文聘自然感动得泪流满面,泣拜叩谢皇帝天恩。看着手捧圣旨、满面春风的文聘,宇信不禁有些失望,这人心难道真的经受不住权力的诱惑吗?

    升任并州牧的文聘在蓟县停留几日后便匆匆离开了,临走时他倒是没有忘记去宇信府上拜访。这一来是感谢宇信的提携之恩,二来则是有要事和宇信商量。

    宇信如今职为幽州牧,论品级和文聘相同。昔日的下属,如今却成了同僚,宇信自然不会去强求文聘做些什么。但让宇信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聘竟然率先提起了雁门郡驻防的事儿。

    众所周知,早在董卓霸京师之际,宇信便用外交手段夺取了雁门郡的管辖权。如今文聘新官上任,自然不愿割去一块领地供他人管理。

    宇信闻话一愣,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好在宇信并没有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实在不相信文聘会翻脸得这么快。这还没上任呢,就开始逼迫旧主归还领地了,要是日后站稳了脚跟,还不得反目成仇?

    文聘见宇信面色不善,当下惊出一身冷汗,这才猛然想起宇信的威名。做事留一线,今后好见面;凡事得饶人处且饶人,否则哪天祸从天降,真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深受宇信“退而求其次”思想影响的文聘当即做出了让步,委婉地提出让周泰出任雁门郡太守的要求。文聘心里打的一手好算盘,他和周泰为结义兄弟,只要周泰接替张飞任雁门郡太守,那无异于顺带从宇信那儿挖走一员大将。

    这回宇信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了文聘的条件。不管是史书还是演义,其中记载的周泰都是忠义耿直之人,因此宇信相信周泰不会背叛他。

    事实上,后来文聘暗中投靠献帝,在背后对宇信反戈一击时,身为其义弟的周泰在前线临危授命,率众回师雁门关与文聘大军展开对峙,并于关前亲手斩杀了文聘。

    送走文聘后,宇信感到有些寒心。好在有两位结义兄弟在,总算在心理上得到些许慰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不过宇信没想到的是,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号称“毒士”的贾诩看在眼里。为主上分忧,是为人臣下的职责。打这一刻起,文聘非常荣幸地进入了贾诩掌管的情报部的黑名单。

    并州牧任命一事没过多久,宇信便收到一封来自凉州的求救密信。写信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权倾朝野的相国董卓。

    原来当年宇信离开雒阳后不久,自知时运到头的董卓便立即退兵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凉州,但不幸的是,他的义子吕布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要驻守潼关。

    刚开始董卓还没放在心上,既然吕布有意留守潼关,那便遂了他的意。直到后来献帝传旨各路诸侯年末进京参加比武大会,吕布的反常举动才让董卓开始警惕起来。因为远在潼关驻扎的吕布竟然多次来信催他入京,这明显不符合吕布平日的作风。

    一向大大咧咧的吕布,怎么会突然对比武之事如此上心?即便吕布是个百年难遇的武痴,也不会如此急切地催促董卓赴会,这其中必有蹊跷。后来经过一番精心调查,董卓才发现一个可怕的秘密,那就是吕布近来和王允家的一名侍女勾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