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黑水兄弟会的崛起
说实话,印度尼西亚华人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真的是吓了苏哈托和印度尼西亚军方一跳,他们真的不敢相信,一直都俯首认低的华人族群怎么突然一下子这么厉害了。最关键的是,这些华人手里拿着的可都是热武器,而且,在处理土著暴民所变现出来的战斗素养,显示着他们的不一般。 不仅如此,最让苏哈托和印度尼西亚军方心惊的是,他们派往土著中间进行煽动的情报人员一夜之间居然全部失去了联系,根本就不知去向。除此之外,大量土著暴民们冲入华人社区再也没出来的事情,也已经引起了印度尼西亚军方的注意,不过当他们派人去试图探查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全部被人无声无息地抹掉了。 很显然,这些华人社区肯定发生了大事,那些土著暴民很可能……被tu杀了——这是苏哈托和印度尼西亚军方最不愿相信的事情,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随后,华人社区燃起的冲天的火光更是印证了印度尼西亚军方的猜测,毫无疑问,这些华人武装在试图毁尸灭迹啊。不过,无法靠近这些华人社区的印度尼西亚军方也只能表示束手无策,当然了,苏哈托也可以强行给华人安上一个罪名,对其进行镇压。 可是,现在全世界的舆论导向似乎是站在印度尼西亚华人这一边,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不仅全世界的华人在声援印度尼西亚华人总会,而且其他民族和种群也都在支持和声援印度尼西亚华人。 所以,现在的舆论压力全部都在苏哈托和印度尼西亚这边,再加上,苏哈托这个老狗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即便是这件事是华人干的,估计对方一推六二五,也没人相信了,相反还可能认为他在诬陷呢。 当然了,名声这玩意对苏哈托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玩意,他完全可以不要这些名声,继续像30年前那样做“屠夫”,直接出动军队镇压这些华人武装。不过,真的不是他苏哈托不想那样,而是他已经命令自己的女婿普拉博沃这么做了,却失败了。 不错,就是失败了! 普拉博沃派出去的印度尼西亚精锐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的一个支队,最后居然被人无声无息地消灭了,甚至于连华人武装的毛都没看到。 如此一来,这里面的事情就大了去了,很显然,整件事背后有个巨大的黑手在一直cao控着。 对于这个躲在暗中的巨大黑手,还有露出獠牙的印尼华人武装,如果大规模出动印度尼西亚军队,倒是可以成功镇压。可是,很不幸,现在的苏哈托已经不是之前那个苏哈托,印度尼西亚反对他的人可是相当的多,特别是在印度尼西亚军方他的反对派更是多——现在他根本指挥不动印度尼西亚全部的武装力量了。 更何况,印度尼西亚军方之中可是有不少跟华人交好的高级军官,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公然向华人发动进攻——这跟他暗中策划这次土著暴动可不一样——一个是暗中煽动,一个是光明正大摆在台面上。 毫无疑问,这次针对印度尼西亚华人搞的“暴动”算是彻底失败了,而且,还间接成就了华人武装力量的发展和壮大。要知道,现在的华人武装力量还在全国范围内继续追杀土著暴民,几乎是将爪哇人等印度尼西亚土著给杀怕了。 现在的华人武装力量都能嚣张到什么程度?居然敢当着印度尼西亚军方和警察的面,枪杀他们所谓的土著暴民。甚至于,一旦这些印度尼西亚军方和警方力量插手其中,对方都敢直接跟其对射,丝毫不虚。最淡疼的是,这些华人武装手中的武器一点也不比印度尼西亚军方差,更是吊打警方的小转轮手枪,甚至于他们还配备着火箭筒这些“重武器”。 很显然,这群华人武装力量已经成为了印度尼西亚不可忽视的一方武装力量,都特么能压着印度尼西亚军方打了,这还了得? 至于重兵围剿,呵呵,根本不可能? 一旦这样的话,整个印度尼西亚就彻底完了,他苏哈托和其家族将第一个完蛋。
所以,苏哈托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而且军方也绝对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即便是他的亲信也绝对不允许他这么做的。 虽然极不情愿,但是苏哈托却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印度尼西亚华人彻底崛起了! 不是吹牛逼,以后绝对没人敢再对华人龇牙咧嘴了,首先爪哇人都特么被杀怕了,现在见了华人一个个比老鼠见了猫还要害怕——胆都吓破了,还敢对华人有什么非分之想?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让印度尼西亚华人崛起,苏辰雨制定了计划除了针对这些土著暴民之外,还有一个一直见不得光的“尖刀计划”也在暗中偷偷地进行。 要知道,趁着这一波动乱,“尖刀计划”再次沉重地打击了印度尼西亚土著精英阶层——绑架、抢劫、枪杀等等恶行被施加在土著阶层的身上。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土著精英阶层真的是损失惨重啊,更是死伤惨重。 在这种状况之下,一切都被搞砸了,苏哈托这个老狗想要再甩锅的可能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因为他转移矛盾的目的不仅没有达成,而且还他内部发生了分歧。毫无疑问,苏哈托被印度尼西亚抛弃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面对崛起成“巨头”的华人势力,各方势力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的关键就在于——苏哈托,作为一切一切罪恶的罪魁祸首,他必须先下去了再说,否则的话,无论是哪一方都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本来,苏哈托是想顽抗一下,很显然,打死他是不想下去的,不过很快,接二连三又有坏消息传来,直接将他放在了火上去烤……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