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02章 扬一益二

第302章 扬一益二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光启四年。河阳虽然复归太平,大唐却依然遍地烽火。

    俗语云:“扬一益二”。也不知是凑巧还是老天故意捉弄,大唐最富裕的两个地方,扬州和益州,几乎同时爆发了战乱。而两个叱咤晚唐风云的人物,即将在这两场战乱中脱颖而出,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

    其中一个,叫做杨行密。另一个,叫王建。

    先说说东边的淮南道。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内乱刚要平息,蔡州军又来入侵了。这片曾经的乐土,似乎用光了高骈带来的运气,变得永无宁日了。

    淮南道的治所扬州,本来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这片地方在淮南节度使高骈的治理下,也曾经是晚唐唯一一块没有遭到战火荼毒的乐土。然而,高骈晚年痴迷修道成仙,宠信江湖骗子吕用之。每日只是闭门修炼,将淮南的政务全部委于吕氏,最终导致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铎举兵反叛。

    毕师铎联合观察使秦彦围困了扬州。这时的扬州城中,说了算的已经是吕用之了。高骈已被软禁。吕用之为了守住扬州,以高骈的名义,给庐州刺史杨行密去了封信,让他领兵来援扬州。等杨行密领兵到了扬州时,毕师铎已经攻破了扬州,驱逐了吕用之。

    杨行密是庐州合肥人,今年只有三十六岁。别看他现在只是一个区区庐州刺史,几年之后,他将统一整个淮南,进位“吴王”,成为五代十国中“南吴”的奠基人。大概三十年后,他的儿子杨溥建立了南吴政权。杨行密被追封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日后能够称祖称宗的人物,打起仗来自然不含糊。杨行密很快就击败了毕师铎和秦彦的联军。毕师铎在逃离扬州之前,将高骈处死。扬州落入了杨行密的手中。不过这时,曾经最富饶的州府,已经“城中遗民仅数百家”了。

    然而淮南百姓的厄运还没有结束。伪齐皇帝秦宗权在边孝村败于朱温之后,不敢再向北进军,便转头向南,看中了内乱中的淮南。他以弟弟秦宗衡为帅,大将孙儒为副,领兵万人入侵淮南。刚刚掌控局势的杨行密,又要面对强大的外敌。淮南的宁日似乎遥遥无期……

    说完了东边再说西边,西川在节度使陈敬瑄的治理下,这几年本来还算安宁。自从陈敬瑄收拾了东川节度使高仁厚之后,西川就没发生过什么太大的战事。如今,战火重燃了。而这一切都源于西川监军田令孜的一封信。

    自从权倾天下的“十军阿父”田令孜失势,他就以西川监军的身份,跑到哥哥陈敬瑄的地盘上养老了。跟他一起被逐出朝廷的,还有他的一帮干儿子。其中就包括利州刺史王建。

    王建原本已经当上了神策军的指挥使,天子亲兵,极有前途。忽然被“发配”到地方上做了刺史,他心里可谓极不平衡。他当然不肯老老实实治理地方,而是在利州大肆招募土兵,cao练兵马。加上他原来麾下的那支忠武强军,没多久,他手下就已经兵强马壮了。

    王建的举动引起了邻居的担忧。与利州相邻的兴元府中,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寝食难安。杨守亮虽然与王建曾有同袍之谊,都在杨复光的麾下效过力。但自从王建认了田令孜做干爹,两人就算分属不同阵营了。杨守亮当然不能坐视身边有一支敌对势力崛起。

    杨守亮以叙旧为名,屡次写信召王建来兴元府。王建知道杨守亮没安好心,每次都是推辞。慢慢次数多了,反而轮到王建寝食难安了。毕竟他只是一个拥有一州之地的区区刺史,而杨守亮可是堂堂一方藩帅。

    王建为了躲避杨守亮的sao扰,决定放弃利州,远走阆州。

    在阆州,他遇到了又一个老朋友,曾经与他同为“忠武八都将”之一的鹿晏弘。

    鹿晏弘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自从被张寻举荐来了阆州。他也是每日招兵买马,蓄积实力。当他得知王建引兵进入了阆州州境,他当即决定,设下伏兵,截杀王建。鹿晏弘这样的人,可是丝毫不会顾及当初杨复光的遗言的。

    其实,当初张寻之所以要留鹿晏弘一命,也并非仅仅是为了遵从杨复光的遗言。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鹿晏弘能在阆州牵制住王建。

    熟知历史的张寻知道,王建自从率军离开利州,就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仅仅数年之后,他就统一了东西两川,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大蜀国。为了拖延住这个日后的对手,张寻早早给王建下了一个绊子。

    不过,鹿晏弘实在是不争气。他的阆州军很快就被王建击败。鹿晏弘领着残军退往巴州。阆州为王建所夺。

    也许是王建身上的杀气实在太重。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让邻居感到不安。他夺了阆州之后,隔壁的梓州,也有人坐不住了。就是东川节度使顾彦朗。

    好在顾彦朗的行事风格,与杨守亮和鹿晏弘截然不同。顾彦朗当上节度使之前,也曾是神策军指挥使,他与王建的私人关系不错。听说王建到了阆州,他怕王建攻打他,便主动派人带着牲畜和美酒,到阆州劳军。并且隔三差五,就派人询问王建是否缺少什么物资。这样亲密战友一般的关怀,让王建想打东川,都不好意思了。

    阆州能与梓州和平相处,应该算是这一方百姓之福。可这世上,偏有人见不得别人关系好。王建与顾彦朗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可让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长了不少白头发。自从王建到了阆州,陈敬瑄每日都发愁,就怕顾彦朗与王建联手对付他的西川。

    一天,陈敬瑄再次与弟弟田令孜说起这个事,田令孜说道:“王建,那是我的干儿子。他因为不为杨守亮所容,才流浪到了阆州。只要老夫写一封亲笔信,送去阆州,王建定会来到西川,为咱们效力。”

    陈敬瑄一听,觉得弟弟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田令孜便给王建写了一封信。

    王建接到信,大喜。他跑到梓州去与顾彦朗请辞,说道:“十军阿父写信让我过去,他是俺干爹,我必须得去探望。到时候见了陈太师,顺便求一个大州的刺史当当,我的心愿就满足了!”

    顾彦朗听了,既为王建高兴,更是庆幸。他当即赠送王建粮草辎重,并开放了梓州通往成都的道路,亲自为王建送行。东川军夹道欢送,敲敲打打,仿佛送瘟神一般欢快。王建遂领着两千人马,别了顾彦朗,直奔成都而去。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原本一件“父子团圆”的感情戏,却有人看不过去了。西川的一个参军对陈敬瑄说道:“王建,那是饿虎一般的人。怎么能把这样的人请到自己家里来呢?他野心极大,怎么可能老老实实为咱西川效力呢?”

    陈敬瑄一听,当即悔悟。急忙派人通知王建,让他停止进军,返回阆州。

    王建接到陈敬瑄的信,勃然大怒。心说这不是玩老子吗?我那边已经跟顾彦朗说好要去成都,结果走了一半,你又让我回去。顾彦朗得知我忽然返回,不吓死才怪呢!他肯定会以为我是有诈,想袭他的东川啊!

    王建于是把心一横,仅以麾下两千人,一路打向了成都。西川军猝不及防,接连被王建打败。王建很快就攻陷汉州、德阳等地,直抵成都城下。

    顾彦朗得知消息,也想浑水摸鱼一把。他立即任命自己的弟弟顾彦晖为汉州刺史,发兵援助王建。王建遂与顾彦晖联手进攻成都。

    田令孜被哥哥弄得里外不是人。关键时刻,也只能站在哥哥一边,站在城楼上劝干儿子罢兵。可这个时候,王建已经没有退路了。哪怕他亲爹来劝,也不可能收兵。何况田令孜不过是个干爹。

    王建望见城楼上的田令孜,领着手下众将王宗瑶、王宗弼、王宗侃、王宗弁等人齐刷刷跪在城外,高声喊道:“干爹!儿子已经走投无路了!今天在这里与阿父作个别,从今往后,儿子只能沦落江湖,做一个草寇了!”

    做草寇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杀人放火,你官家再也管不着了。这成都我是要定了!田令孜闻此,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了,一边暗自抹泪,一边下了城楼。

    这干爷俩其实还是有些感情的,要不是陈敬瑄出尔反尔。也许未必会到今天这一步,至少,不会这么快就反目成仇。王建也得了田令孜不少“真传”,比如爱认干儿子这一点。王建麾下稍有些勇武的,就被他认作义子。王宗瑶、王宗弼、王宗侃、王宗弁等人本来其实都不姓王。

    王建的攻势甚猛,眼看成都就要不保,陈敬瑄没了辙,只能寄希望于朝廷从中调停。他向朝廷告难,结果却是石沉大海,很久都没有收到朝廷的回应。

    陈敬瑄哪里知道,此时的朝中,已经发生了天大的变故。大唐天子李儇,驾鹤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