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如何赈灾(求订阅)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张柬之可不会以为太子殿下无缘无故的就会重用于他,就算是有玄奘大师的推荐,也不过是一块敲门砖罢了,如果他没有真才实学的话,恐怕仕途之路也就到此为止了。 一念至此,张柬之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说道。 “蓝田县如今的情况大致已经基本控制,户部的拨粮到了以后,只要运作得当,当能度过难关,不过……” 本来听了张柬之这么中规中矩的回答,李弘的心中已经有些失望,但是后者话锋一转,却是让李弘重新提起了心气。 “不过以臣之见,户部如此赈灾却有不妥之处!” 听到张柬之有些狂妄的话语,李弘不仅没有生气,脸上反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 “哦?有何不妥?” 顿了顿,张柬之面色凝重的继续开口道。 “殿下容禀,近几年来,我朝虽未发生大型灾害,但是却小灾不断,历年来,户部对于灾民的赈济之策都是给予粮食,待灾荒过后,迁回原籍继续耕种,此举固然起效极快,但是臣却以为殊为不妥。” 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张柬之也就变得越发从容,话语中也多了几分自信的味道。 “一来如此政策会给户部带来极大的负担!我朝商贾虽为贱业,但于国家赋税确有功绩,加之这几年大部分地区都是大熟,是以国库充裕,但是若是碰上大灾,恐难以应付。 二来则是对于这些灾民来说,户部拨粮毕竟不够,仅仅足够满足生存罢了,待得开春之后,灾民返回故地。依旧要从头做起,甚至食不果腹! 三来则是对朝廷来说,大批灾民滞留长安周边,将会加大治安力度。这些日子一来,仅蓝田一县,犯案之徒便是去岁的两倍有余,灾民并非本地之人,是以难以管束!” 张柬之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说到最后,已然忘记了自己如今是在太子殿下的面前,在大殿内来回踱步,脸上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满面愁容。 不过李弘倒是仍旧一副平静的样子,淡淡的问道。 “那柬之以为此事应当如何解决?” 其实此刻李弘的心中却是对张柬之多了几分敬佩,虽然他只是一个区区县丞,但是却对现在整体的赈灾政策有所看法,不得不让李弘刮目相看。 怪不得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张柬之以七旬高龄尚且被武后委以宰相重任。果真的心怀天下之辈! “难!” 张柬之口中吐出一个字,眉头依然紧皱。 “灾民非长安之人,则本县难以管辖,何况以各县之力,确实难以安置的下如此大批的灾民,加之这些灾民大多为庄稼人,对于田地极为熟捻,但我朝田地各有其主,又去何处寻田地给他们耕种,若是不事生产。则必会出现其他的事端!” 李弘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心中对张柬之的表现越发满意。 其实他说的这些,政事堂的诸位宰相都心中有数。 但是解决起来却是棘手的很,最大的难处就是如何安置这些灾民。如同张柬之所说,他们不过是暂留于此地,开春之后必须全部遣返,否则那里的田地无人耕种,大批灾民滞留长安,岂不是全乱了套! “柬之可知道。如今的大明宫正在修整之中?而工部的高尚书已经为此头疼了很久了……” 李弘淡淡的说道。 如今大唐的国库充裕,他这位老爹自然也不会吝啬,当初太宗时居于太极殿,而李治却是习惯在大明宫,而大明宫毕竟并非原本的皇城,是在太极宫的基础上扩建的,自然也就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 这些年以来,李治一直在整修扩建大明宫,最近这段日子,大明宫又要兴建七座殿宇,可算是把工部尚书高智周给难坏了! 倒不是因为没钱,营造殿宇的钱户部早已批给了工部,而高智周愁的是人! 皇帝营造大殿,一般来说都是从百姓中抽发劳役,这是唐律规定的,每户需出一名成年壮丁需要服役一年,但是长安周边的人皆非贫穷之辈,有谁会愿意来干这种事情! 是以高智周想尽了各种办法,都凑不齐营造殿宇的民夫,皇帝的大殿也是一拖再拖…… “殿下的意思是让这些灾民去修整大明宫?” 张柬之皱着眉头问道,不过片刻之后,便又摇了摇头。 “不妥,不妥,我大唐抽发劳役自有律例规定,虽然如今灾民确实在闲置当中,但是此例不可轻开!”
为何不可轻开? 张柬之没有细说,但是他相信以面前这位的聪慧自然能够明白! 大唐的劳役有其定制,不可轻易改动。 二来则是因为如今的这位皇帝,李治自从登基以来,就没少折腾过,先是从太宗皇帝的太极宫中搬了出来,修葺了大明宫。 如今骊山的温泉宫也在整修,加上东都的洛阳宫,李治算得上是大修宫室的主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李治有钱,户部尚书唐临在财政上算是一把好手,也得托李治这些年励精图治,虽然花钱的地方不少,但是国库始终充裕。 否则那些御史们早就忍不了了! 无独有偶,不仅仅是大明宫,骊山的温泉宫,还有正在扩建的洛阳宫,都是难在民夫的征集上,虽然李治急着要把他们修起来,但是从来没有违规征召民夫,这一点,和当年的炀帝大有不同。 而张柬之的担心也就在这里,他只怕现在若是让这些灾民去修葺大明宫的话,此例一开,以后皇帝真的会继续打这个主意。 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呵呵,柬之多心了!” 李弘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 “父皇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又岂会干出这等事情!何况孤也并没有打算将这些灾民充作民夫!” 这张柬之的确是一个胸有天下的人物,但是毕竟不在中枢,所以才会有此顾虑。 若论起对李治的了解,恐怕世上没几个人能比李弘更深。 他这个父皇,骨子里其实是一个仁慈爱民的君主,虽然有些时候有些好面子,遇事也大多信重武后,但是在大事上一向拎的相当清楚。 张柬之不知道,但是其实李弘清楚得很,这两年以来,洛阳宫的修葺都几乎止步不前,原因就是李治怜惜洛阳百姓生活不易,才下令停工。 何况自李治登基以来,便是以仁厚著称,对于百姓更是十分宽厚,所以张柬之担心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再说…… 李弘也的确没打算将这些灾民充作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