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金水河畔,对坐饮芳华(卷二)
甄玥径自忧伤。叶风于大石之后,抿一口酒,心道:“原来看似飘逸潇洒坚强果敢的彩蝶医仙的背后竟有这些苦楚往事。依方才二人之言,甄玥在与白镇远二子白剑明婚后一年未到之时便被赶出家门,当时,其女儿应方才出生。待到其女儿六岁那年,亦是其离开白家六载之时,荆楚镖局惨案悲剧发生。如此算来,甄玥已然独身飘泊江湖十三载。” 这时,一身披银甲的男子走近亭台。 李怜玉喜道:“将军回来了。” 甄玥抬头笑看银甲男子,笑道:“天慕,多日未见,健硕颇多啊。” 杨天慕行礼道:“谢表姐夸奖。” 叶风偏头望向三人,见杨天慕气宇轩昂,身姿挺拔,五官俊朗,心道:“果真英雄配美人。”叶风大饮一口,目光继续穿越石缝望向三人。 杨天慕道:“听闻表姐返回府中,我便快马从城外军营赶回。” 甄玥道:“天慕,近来朝中可有什么大事?” 杨天慕忧道:“上年童贯急于‘建功立业’,率军攻克夏国横山之地,夏国失去守御屏障。今日朝中有传言,夏军或有攻宋之举。” 甄玥道:“天慕,你心中有何打算?” 杨天慕道:“如今天下,金国大军早已踏入辽国境内,大宋趁辽国内忧外患之机夺回燕云十六州方为上策,此时与夏国交战牵耗军力,实属不智。我欲请命前往夏国,以求宋夏两军修得好合。” 甄玥道:“若是皇上应允你的提议,我便随你一同前去。” 李怜玉喜道:“有jiejie一同前往,怜玉万分安心。” 正在此时,开封城内蔡府之中。月光透过树叶照在石板路上,清清冷冷,蔡京与辽使萧奉先走向湖中竹楼。 走上竹楼,二人坐下,蔡京命仆人上茶,茶至,蔡京双手端起茶杯递予萧奉先,待仆人走后,蔡京道:“萧大人深夜造访,必有要事,此处四下无人,但说无妨。” 萧奉先抿了一口茶,道:“宰相大人客气了。”萧奉先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继续道:“我朝天祚皇帝有个心病,宰相大人可是这世上惟一能治愈此病的人,若宰相大人能帮此忙,天祚皇帝感激不尽。” 蔡京脸上显出几许讶异之神情,随即微笑道:“若蔡某能为天祚帝分忧,那是蔡某的福气,敢问天祚帝心忧何事?” 萧奉先喝口茶,沉默片刻后,道:“唉……近日,我辽国北方的女真族蠢蠢欲动,天祚帝担心其与贵国联盟,如此一来,我辽国可是腹背受敌,难以应对。天祚皇帝之心病正在此。” 蔡京故作不知,道:“蔡某能解此病?” 萧奉先将端于手上的茶杯轻轻放于桌上,道:“若蔡宰相能让贵国军队进攻夏国,加之,若女真与贵国联盟不成,我辽国便无需南顾,即可全力应对女真,胜利自然不在话下。” 蔡京给萧奉先茶杯中添水,边添边道:“这……恐怕吾皇不恩准对夏国动武,再说还有个冥顽不灵的杨天慕,自认为是什么杨业的后代,其实迂腐之至,此事他定会从中作梗。” 萧奉先道:“据我所知,徽宗皇上对蔡宰相可是言听计从,以宰相大人的伶牙俐齿、足智多谋定能使徽宗同意派兵西征夏国,杨天慕一介莽夫,岂是宰相大人对手?”萧奉先从袖中拿出一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的竟是颗硕大的夜明珠,“这是天祚帝派小臣献于宰相大人的薄礼,还请宰相大人收下。” 蔡京一看便知这是颗产自北海的极品夜明珠,世所罕见,连忙收下,笑答萧奉先道:“多谢天祚帝,蔡某尽力而为。” 萧奉先道:“在下先行谢过蔡宰相,时候已晚,小人便不打扰蔡宰相休息了。” 蔡京笑道:“萧大人慢走。” 室内,蔡京左手靠背,右手把玩着夜明珠,嘴角露出阴险的笑容,心道:“区区一颗夜明珠便能号令本相?孰不知本相心中早有盘算。” 翌日,紫宸殿之上,文武百官等待徽宗上朝,杨天慕端姿矗立、神态威严,蔡京、童贯等却细声私语、散漫之极。 童贯道:“宰相大人今日气色可真好,想必家中有何喜事?” 蔡京笑道:“托童大人洪福,昨夜睡得安好而已。” 太监道:“皇上驾到。” 紫宸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众臣道:“皇上万岁万万岁!” 赵佶道:“众爱卿平身。” 众臣道:“谢皇上!” 赵佶道:“众爱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童贯道:“微臣有事要奏。” 赵佶道:“童爱卿请讲。” 童贯道:“我朝真宗、仁宗时,夏国李继迁叛服无常、李元昊屡寇边境,如今我大宋国力强盛,正乃讨贼雪耻、收复失地之时,望皇上择一良将征讨夏国,扬我国威!” 赵佶道:“童爱卿心系社稷,不愧为国之栋梁,众卿家对此有何看法?” 杨天慕道:“臣以为此事不妥,夏国兵强马壮、物阜民丰,若我军与夏军交锋,势必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再者夏国青麓宫弟子各个武艺高强,若我大宋行不义之师西侵夏国,青麓宫掌门曹芙清恐不会袖手旁观,不如联合女真,共同灭辽,夺回燕云十六州,以慰太祖太宗在天之灵。”
赵佶道:“蔡爱卿,你意下如何?” 蔡京道:“微臣认为杨将军提议甚佳。燕云十六州本是中原故土,奈何其被辽人占据已近三百年,如今辽人疲于应对女真,正乃我大宋收复故土的天赐良机。” 童贯道:“皇上,恕微臣直言。夏国乃党项小国,不足为惧,只因真宗、仁宗皇帝仁厚,对蛮夷的侵扰行为不予计较,如今我大宋繁荣兴盛,岂容如此弹丸之国嚣张跋扈?辽国虽是内忧外患,但瘦死骆驼终比马大,不妨先行攻打夏国,同时以观辽国之变。” 赵佶道:“诸位爱卿所言皆不无道理。” 蔡京道:“皇上,微臣认为不妨择一良臣出使夏国,若是宋夏得以重修旧好,我大宋便全力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先人遗愿,杨我大宋雄威。若是夏国蛮横,不领我大宋美意,我军再行攻夏亦是为之不晚,且出师有名。” 赵佶笑道:“蔡爱卿之言甚合朕意。请问蔡爱卿,何人适合出使夏国?” 杨天慕道:“臣自荐前往夏国,定不辱使命。” 蔡京道:“杨将军确是此行的不二人选。” 赵佶道:“杨天慕听旨。” 杨天慕跪拜道:“臣在。” 赵佶道:“朕令你即日筹备厚礼,出使夏国,以求宋夏两国摒弃前嫌,修得好合。” 杨天慕道:“臣领旨。” 童贯一脸愤懑,蔡京面带浅笑。赵佶在听取户部尚书等人进言之后,宣布退朝。 众臣子走出紫宸殿,蔡京道:“本相祝杨将军一路顺风,早日事成归来。” 杨天慕并不侧目望向蔡京,径自前行,道:“蔡宰相好意,下臣心领。” 待杨天慕远离之后,童贯不解问道:“敢问宰相大人,方才朝堂之上,宰相大人为何向皇上提议与夏休战一事?且即便与夏止战,宰相大人为何举荐杨天慕为使节?” 蔡京笑道:“童大人,你有所不知。杨天慕此行若是铩羽而归,你我在皇上面前借机将其打压,日后攻夏抑或攻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其定无力与你相争。杨天慕此行若是令宋夏修好,你我亦可寻机诬陷其与夏人交好,请求皇上治其通敌卖国之罪。” 童贯笑道:“还属宰相大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