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听证会 上
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信息部,创维研究所,专家评审大厅。 乔臻倩快步走上讲台,凝神看了一眼坐在最前排的专家委员会委员,感觉微微有点紧张,背在身后的左手,不经意间紧握成拳头,而大拇指的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手掌心里。那似乎游离在远方却又很清晰的疼痛,让乔臻倩的大脑更为清醒,她非常明确地知道,现在,就是这个被各方寄予厚望的项目,最最关键的时刻了。这念头瞬间带来的沉重压力,让一贯以沉着冷静著称的她,也不由得有点思绪纷杂,心神不宁。 从小到大,每次碰到自己搞不定的事儿,乔臻倩都会习惯性地去找康叔叔,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都会觉得有了主心骨一样。这一次自然也没有例外。乔臻倩轻微地转动着她那纤细而美丽的脖子,眼光飞快地在大厅里滑过。掠过了无数张陌生的脸庞之后,终于找到了坐在后排,一身西装革履的康远途,小乔姑娘的心里顿时像是找到了最大的依靠而充满了勇气和自信,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四十出头的康远途,微微有点胖,才一米七出头的个子,在人群中并不显眼。一副老款的黑边厚框眼镜,显得有点out的样子了,但却在无形间把他脸上原本过于硬朗的线条,给恰到好处地柔和了些许,看上去便平易近人了很多。 只是外人所不知道的是,那厚厚的镜片是从美国雷曼公司特别定制的,其颜色,弧度和聚焦点都能随着周围的光线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康远途这样经常会在说话间,大脑溜号,目光便常常会随着神思飞到九天之外的人来说,一个可以把眼光“定格”在对方身上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 康远途自然就是乔臻倩口中的“康叔叔”。虽然事实上两者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可是自从乔臻倩的亲生父母出了意外之后,是康远途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并且在随后的岁月里不声不响地承担起了抚养乔臻倩长大成人的责任。 尽管康远途总是对乔臻倩说,正是由于她父亲乔治当年把自己带入目前的科研领域,如果没有乔治导师这个领路人,就不会造就出今天的自己,而康远途为乔臻倩所做的,尚且不能回报当年他导师给予自己的万一。只是乔臻倩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知道事实远不止康远途每次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那么简单。 在她模糊的童年记忆里,哪怕就算是她父亲还健在的时候,很多场合也都是康远途这个叔叔,伴着她度过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学校的亲子活动,第一次翘课出走,第一次出国求学。虽然只是名义上是“叔叔”,可是在乔臻倩心里,那是她一生的楷模,是一个比父亲还父亲的形象。 而她自己,也正是在康远途的悉心呵护之下,一路走来都十分的顺风顺水。中学一毕业就被送去了国外留学,为此康远途甚至还特意以学术交流为名,去加州理工做了两年客座教授。让很多“海漂”的人最羡慕乔臻倩的就是这一点,因为她从来没有经受过所谓的“异地恐惧症”。但最为离谱的却是后来当康远途因为科研项目的要求,不得不提前回国时,他居然还给乔臻倩找了好几个不同背景的伴读,让乔臻倩一点都没有因为自己的离开而感到不适。 乔臻倩顶着加州理工一等荣誉生的殊荣大学毕业以后,义无反顾地放弃了留美的机会,很坚决选择回国帮康远途的手。 说到这里,必须要交代一下康远途的身份。康远途自己本身也是个海归,他是国家在生物信息领域的带头人,是国家“973项目中”生物信息部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创维研究所的所长。如果不是因为他是乔臻倩的博士生指导老师,同时也是乔臻倩要汇报的项目的首席调查员,这时候他的位置肯定是会在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席上。 在康远途的眼里,乔臻倩俨然已经出落成为一个大姑娘了。那清秀的五官明显来自于她母亲的遗传,只是和母亲不同,乔臻倩却完全不喜欢更适合她脸型的长发飘飘的模样,因为她总是抱怨每天梳头,洗头,晾干的打理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并且细长的发丝会经常干扰到她的研究工作。 而每当遇到难题陷入沉思的时候,姑娘又总会下意识地轻轻叩击着被几缕短短的刘海轻柔覆盖着的光洁额头,眉头微微皱起,在那对眸子里闪烁着的智慧光芒便仿佛是有了生命力一样欢快地跳跃。那一刻,倘若是只见过乔治的人,也都会知道面前的这个女孩就是乔老师的女儿,因为那完全就是乔治小号的女性翻版。 谁说认真工作的男人特别的性感?其实女性也一样有这种魅力,只不是大多数人选择性的忽视了而已。 远远望见那甜甜的笑容,温婉中别有几分执着,让康远途心里不禁浮起“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诗句。这种看似温和实则做事非常坚持甚至是有点固执的脾气性格,却是从小在自己这里耳濡目染去的。看到乔臻倩往自己坐着的方向斜过来的眼神,熟知对方的脾气的康远途,随即竖起了大拇指朝着乔臻倩晃了一晃,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笑容。 乔臻倩轻轻地吸了一口气,看到康远途的动作,她仿佛一下子找到了自己最坚实的底气和后盾,那原本有点慌乱的心,就在那电光火石之间变轻松地沉淀了下来,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波澜不惊。 乔臻倩向着大厅里所有来旁听的老师以及项目组里一起奋战的同学微微点了点头致意,然后向最前排的评审老师们深深鞠了一躬,带着笑容,开始了最后的总结陈词。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相信经过前面的介绍,以及实地的考察,我想您们已经很清楚地了解‘光脑神经鞘纤维全息信息术’是怎么一回事了。就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种新型的生物信息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以拟生进化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在关键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引进了多线程并行的新型算法。这不单能够大大地加强数据挖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里所需要的大规模运算,同时也为实现新的规范条件下的人机交流,多元协作提供了可能性,在医疗,信息,制造等各大领域都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创维研究所光脑神经组,很自豪地向大家正式宣布,我们的项目圆满成功了!” 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一口气说完自己准备的开场白,乔臻倩放在身后的左手终于轻轻松了开来。大拇指紧紧扣着的原来是一张小抄,而乔臻倩也在心底不自觉地轻轻吐了吐舌头,带着一丝庆幸,自己终于没有要用上这以防万一的救命稻草,接下来的资料都是自己和老师同学们一日日积累,一步步摸索得来的,早已了然于胸。 乔臻倩定了定神,又接着道,“各位专家,各位老师,请问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我们进行解答的吗?” 坐在评审席上的五位专家并没有急着开口,却是或者相互间低声嘀咕着什么,象是在交换意见;又或者低着头盯着手上的材料沉吟着,象是正在组织着问题。 乔臻倩的心禁不住又一次打起鼓来,她知道有不少的项目验收,就是坏在这最终的专家提问环节。俗话说“同行是仇人”,有的专家就是最喜欢难为人,好像非得用砖头把别人的好事都给搅黄了,才能彰显出自己的本事来。眼看着面前的专家无一开口,乔臻倩的心里悄然地惴惴了起来,好像自己面临的正是“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最后的平静。 就在乔臻倩患得患失的情绪里,专家组中的一位中年男子扶了扶眼镜,用四平八稳的声线开了口,“那么,你能不能再给我们具体讲述一下你们实验的对象选择过程呢?” 乔臻倩听到这个提问,微微地愣了愣神,这个过程已经在前面的汇报里作出了非常详细阐述了,怎么会在最后又给当成是个主要问题提了出来呢?难道之前讲的不够清楚,应该不会啊。项目组为了这次连续三天的汇报做了相当周密的准备,分工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所里不同范围内做了多次预备演练。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彩排,照道理说绝不可能在这么重要而且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上出纰漏的,难道面前这一位就是传说中的“刁难帝”,是故意要来为难自己的?就在那一转眼的功夫,纷乱的思绪让乔臻倩的头都开始发疼,她下意识地往康远途坐的地方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