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关氏兄妹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关氏兄妹

    给曹cao找了两个麻烦之后,法正又提出与辽东公孙渊或者塞外异族建立联系,威胁曹cao北方的策略,不过孙绍并没有采用。

    一来现在的塞外异族与荆南的蛮族并不一样,蛮族汉化程度远高于塞外异族,他们大多也是与汉人一样的农耕文化,与孙绍作对争的是平等生存的权力,在孙绍看来这是民族内部矛盾。

    而塞外异族则不同,他们有一些民族或许在千年以后经过汉化有一些会融入中国,但现在的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的外族人,他们一旦入侵中原,其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汉人最惨烈的五胡乱华,便是这些异族造成的。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

    孙绍记得曹cao在与袁绍对抗的时候都没有引狼入室,他不想比曹cao还没有底线,因此拒绝了借用外族的势力与曹cao对抗的提议。

    庞统完全支持孙绍的决定,法正想了想也不再继续坚持,于是针对曹cao的策略暂时就这样定下来。

    接下来是商议入川的文武人选,法正又想抢先开口,孙绍却笑着道:我知孝直胸有良策,然抗曹之策,孝直已经建言甚多,现在我们且听一听士元高见如何?

    孙绍既然发话,法正自然不好意思再抢先,只好点头称是。

    此时法正心中颇为不甘,他之所以事事抢先,就是想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好在孙绍第二个议题上争得话语权,为自己争取攻打西川的机会。

    法正如此急迫的想要攻打西川,一来是为了建功立业,二来也是为了报被刘璋驱逐之仇。所谓睚眦必报,法正便是这样的人。

    但孙绍却将发言权给了庞统,在法正看来,庞统必然也想要争取攻打西川建功立业的机会,让庞统占得先机,以他在孙绍心中的地位,这次攻川之战只怕并没有自己的机会了。.

    庞统沉吟许久,道:此番攻川,我们不仅要占领城池,还需要安定百姓,稳定民心,以便以后的治理,故主帅非主公莫属!益州地势复杂,民风民俗差异极大,故而辅佐主公的谋士必须对益州地形地势,民风民情都极为了解,如此来看,此人非孝直兄莫属。入川之路崎岖,骑兵难以发挥威力,故而统兵大将当以擅长步战者为先,而善于骑兵的大将,应该驻扎在江陵,以防备曹cao,符合这样条件的大将并不少,需要主公自行定夺。此外益州多山林,多险关阻碍,若带上擅长山地林间作战的蛮兵以及特战营,或可收到奇效。

    孙绍听得连连点头,法正则是衷心抱拳道:士元考虑周到,处事公正,法正佩服!

    法正嘴上说的是佩服庞统的考虑周到,处事公正,实际上更加佩服的是庞统的肚量,以庞统的才智不可能看不出法正之前争攻之意,但他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推荐了法正,这让法正不仅佩服,还觉得有些羞愧,自此法正再无与庞统争宠的想法。

    法正便是这样的人,睚眦必报,恩怨分明,庞统以德报怨,并且本身才能不在他之下,又比他早跟随孙绍,位居庞统之下,法正心服口服。

    庞统推荐的人选,跟孙绍心中的人选出入不大,孙绍当即拍板决定,最后一个统兵大将的选择,孙绍在魏延、黄忠、徐盛三人中举棋不定,最终决定与他们沟通之后再做定夺。

    这三人都是最早跟随孙绍的心腹大将,个个也都是能力出众的将军,足以担当统兵大将,自从荆南平定之后,除了镇守武陵的魏延,徐盛和黄忠几乎就没有捞到带兵出征的机会,虽然他们没有表达不满,但孙绍却不得不考虑照顾他们的情绪。

    孙绍决定用这三人中的一人随他统兵入川,另外两人则坐镇荆南大本营,由庞统在军事上统揽全局。

    水军依旧由甘宁为主,凌统为副,二人各领一军,相互

    呼应。

    江陵城的重任孙绍准备让赵云担任,华成为辅,这二人不仅配合默契,曾经联手杀入曹cao腹地,转战千里的威名如今依旧存在,对曹军有天然的心理威慑,而且二人都擅长率领骑兵,正适合江陵到襄阳一线的战场。

    最后还有一点,华成跟孙绍一样从江东走出,并且他是最清楚孙绍与周瑜关系的人,由他在江陵辅佐赵云,也能更好的与周瑜大军和平相处,甚至是通力合作。

    军事部署大致便是如此,各郡政务的长官孙绍并没打算改变,长沙由原本罗县的陈震接手,潘濬负责桂阳郡,马良居零陵,蒯越居武陵,至于蒋琬,则重镇江陵,一来重建江陵等城,二来在此居中调度,保证西征大军的粮草供应。

    孙绍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两个谋士听,二人听完也都没有提出其他意见,于是这些安排便定了下来。

    规划好了一切,孙绍便立刻动身回长沙,长沙城还有一场大的仪式,必须有孙绍在场才能举行。

    孙绍自己动身的时候,也派出了两拨信使,分别召请魏延和徐盛前往长沙一叙。

    江陵到长沙,顺流而下直抵罗县,之后又沿着湘江溯流而上,于第二日抵达长沙。

    长沙码头,迎接孙绍归来的长沙百姓不计其数,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孙绍享受着万民欢呼,胸中也是壮怀激烈。

    孙绍现在在长沙百姓心中如同神一般,孙绍与长沙百姓也丝毫没有摆架子,这些年他每年春节都会亲自随机拜访十户平常百姓,在他精细策划下,如今几乎长沙每个坊间,孙绍都曾经到过。

    这样亲民的行为也让百姓们更加拥护孙绍,加上孙绍在外征战屡战屡胜,这一切才造就了孙绍在长沙的滔天威望。

    然而就在孙绍与民同乐的时候,他却忽然心生警觉,孙绍心中一凛,他一边回头一边向后急退,只见一个少女手持短刀正向她刺来。

    孙绍动作很快,但有人比他动作更快,反应最快的是黄忠,他原本在孙绍另一侧,惊变之时他一把将孙绍护在身后,接着面对少女的短刀不闪不避,待少女短刀及身前的一瞬间,出手抓住了少女拿刀的手腕。

    李异这才反应过来,大声道:有刺客!保护主公!

    李异这一声喊,整个码头顿时一阵鸡飞狗跳,孙绍见状瞪了李异一眼,大声道:大家不要慌乱,哪有什么刺客,不过是小孩子不懂事瞎胡闹而已。

    黄忠明白孙绍的意思,他用力握住少女手腕,少女挣扎不脱,吃痛之下眼泪在眼眶乱转,但依旧倔强的狠狠盯着孙绍。

    孙绍仔细看了少女一眼,觉得有些眼熟,应该是在哪里见过的,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这少女是谁。

    无论是谁敢刺杀孙绍,孙绍自然也不会轻饶了她,只是孙绍必须先弄清楚她为什么要刺杀自己。

    出了这样的事情,虽然孙绍解释说没有刺客,但现场还是有不少百姓亲眼目睹,李异也担心人群之中还有刺客,于是遣散了百姓。

    待百姓四散之后,孙绍又仔细打量着少女,却还是没想起来到底是哪里见过。

    少女年龄不过十三四岁,虽然看得出是个小美人,但对于要杀自己的美人,孙绍绝不会心慈手软,以他如今的权势地位,若要女人,哪怕是再漂亮的女人也绝非难事。

    他死死盯着少女,冷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杀我,可有同谋?

    孙绍如今也是战场之中厮杀出来的,一身杀气加上久居上位养成的威压,一般女孩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了。

    这少女却并没有什么害怕的感觉,她虽然有些紧张,但眼神与孙绍对视却无一丝怯意,少女倔强而紧张的样子倒让孙绍忽然记起了她是谁。

    在赵云归心的那个夜晚,正是这少女提着一把大刀牢牢地守着她的弟弟meimei和其他父亲同僚的家眷。

    少女乃是关羽之女关银屏,认出了关银屏,孙绍心中的杀意倒是烟消云散了。

    自始至终孙绍认为必须杀之才能安心的只有刘备,对于关羽和张飞,如果他们不选择自杀,孙绍无论如何也不会杀害他们,但他们义字当先,选择与刘备同死,孙绍除了成全,别无他法。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关羽的死,孙绍难辞其咎。

    孙绍也不想再问了,对黄忠道:放了她吧!

    黄忠和关银屏都愣住了,孙绍对黄忠道:这位是关羽将军的女儿,关将军忠义一生,我深敬之。秭归城下,我救不下关将军,已经是遗憾至极,如今安能再害了他的女儿!

    黄忠闻言诧异的看了关银屏一眼,却是松开了抓住她的手,道:既是英雄之女,便自去吧!只不过此事以后不可再犯,否则即便是你父亲的英明,也不能保你第二次!

    关银屏咬着嘴唇,大声道:我才不要你假惺惺的好意!你既然敢杀我父亲,为何却不杀我?

    孙绍叹了口气道:我只能告诉你,你父亲乃是自杀,为的是他心中的忠义。当时的情况,若你父亲不想死,我万不会加害与他。你若真了解你的父亲,当知道他执意求死,莫说是我,就是你作为他的女儿,一样阻止不了他。

    关银屏闻言陷入深思,眼神也开始变得迷茫,整个人都陷入呆滞之中。

    就在此时,一个魁梧青年大步赶来,黄忠见状与李异一左一右挡在孙绍身前,那人跑到孙绍跟前,却在丈外安全距离立住,然后磕头拜倒:公子,舍妹年幼无知,都是我管教不力,冲撞了公子,舍妹罪责关平愿一力承担!

    关平的声音将关银屏惊醒,关银屏连忙倔强的说道:才不要,一人做事一人当,事是我犯的,没有让大哥担责的道理!

    孙绍对关平印象极好,见到关平爱才之心又起,哪里还会再责怪他们,他刚要亲自上前扶起关平,黄忠和李异却不约而同的不肯让开。

    黄忠和李异的担心,孙绍自然是理解的,毕竟关银屏刚刚才有行刺之举,现在亲自去扶关平,若是关平心有歹意,他们根本来不及阻止。

    孙绍轻声道:让开!关小将军有关将军遗风,光明磊落,岂会行那宵小之事?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黄忠与李异只好让开,但还是紧紧跟随着孙绍,孙绍亲自扶起关平,道:令尊之事,我却是难辞其咎,小妹恨我,也在情理之中,我岂会怪罪。只不过孙绍此身毕竟干系重大,此事只此一次,下次再犯,我也保不住她!

    关平对孙绍的信任颇为感动,拱手称谢,拉着关银屏要她给孙绍请罪,关银屏咬着嘴唇一语不发,任凭关平如何呵斥也不肯低头。

    孙绍不以为忤,当先离开,黄忠等文武连忙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