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婚事筹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婚事筹备

    黄承彦看着黄月英泛红的眼眶,欣慰的拍了拍她的手,当目光投向孙绍的的时候,立刻板起脸来,肃容道:“太守大人别高兴得太早,我只是同意了月英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不能证明自己有保护月英,让月英幸福的本事,我还是不会同意你们俩的事情!”

    孙绍此时心头大定,也恢复了往日的镇定从容,他明白今日能够追回黄承彦父女,其实表示黄承彦已经认可他了,之所以这样说一来是担心自己觉得一切来的太容易不会珍惜,二来自然也是要找一个台阶下。

    孙绍当即单膝跪地,折箭为誓:“请先生放心,孙绍在此立誓,此生必将让月英平安幸福,若违此誓,有如此箭!”

    黄承彦见孙绍态度诚恳坚定,轻轻点了点头,道:“只要你用心对待月英就好了,以后万不可随意以命立誓,你若有事,月英又有何幸福可言!”

    孙绍连忙如同听话的学生一般唯唯应诺,黄承彦即得了孙绍的承诺,又找到了下坡的台阶,满意的命令车队调转队伍,重回长沙。

    黄承彦父女重新坐回马车,孙绍骑马跟在马车旁边,凌统等三人则护卫着车队。

    回到长沙城之后,孙绍一边让蒋琬帮忙准备提亲相关的事情,一边亲自陪着黄承彦。

    黄承彦喜欢游山玩水,追求如同闲云野鹤一般的自由洒脱,他常年在外游历,见多识广,眼光独到。

    他初到长沙时候这里还是刘磐执掌民政,如今孙绍主政不过几个月,黄承彦再次来到长沙就感觉到了明显的不一样。

    几个月前长沙郡除了长沙城以及周边村镇,其他地方几乎是遍地荒芜,人烟稀少。

    然而他这一次从襄阳过来,顺江而下从罗县登陆,就看到罗县附近的荒地上到处都是开垦荒地的人,这些人衣衫褴褛却干劲十足,并且每片荒地上都有官府和军方的人维持秩序。

    长沙城内的居民倒是看不出有太明显的变化,但城内治安却是比之前好了数倍,至少以前在街头晃悠的混混痞子,招摇过市的纨绔子弟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这一切黄承彦都看在眼里,将其归功于孙绍理政的功绩,同时也是对孙绍能力的最好证明。

    不过随着黄承彦对孙绍的进一步了解,他发现孙绍见识之开阔甚至是他都远远不及。

    黄承彦自诩交游广阔,见多识广,但无论他说起哪里的山川地理,孙绍似乎都了然于胸,能够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并且无意中还透露出很多他都不曾到过的游历圣地。

    明明孙绍不过是个十六的少年,黄承彦却感觉就是在与一个喜好游历的同道一起谈天说地,这种感觉无疑快速拉近了他与孙绍的距离。

    古代婚姻礼仪繁琐复杂,好在这些并不用孙绍亲自去办,只有手下之人为其打点一切,只不过双方已经开始议亲,黄月英反而与孙绍不好再见面了。

    由于孙绍的亲生父母都已经故去,大乔如今也身在吴郡,孙权自然不会轻易让其离开,孙绍更不会羊入虎口去吴郡成亲,因此孙绍这边竟然连个长辈都没有,最终孙绍决定到时候请屯兵柴桑的周瑜过来。

    不过在此之前,两家都还有些事情要处理。首先是黄承彦那边,对于悔婚之事他必须对诸葛亮以及司马徽有所交代,好在双方也只是口头承诺,并且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黄承彦损失一些名声,拉下面子诸葛亮也不至于再追究此事。

    孙绍这边虽然决定不回吴郡成婚,但此事却需先书信给大乔、周瑜、甚至是孙权,征得他们同意,毕竟这些都是孙绍名义上的长辈。

    黄承彦再次踏上北上的路,他自觉有愧,要亲自向诸葛亮和司马徽解释赔罪,同时由于黄月英嫁与的是与荆州敌对的孙绍,黄承彦也要通知黄氏族长提前应对,并且安排本家家人迁往长沙。

    前往江东送信的人孙绍选择了华成和凌统,他们都是江东人,如今都跟了孙绍,虽然名义上都还是隶属江东,但江东谁都知道,他们是自成体系的。

    孙绍让他们回去送信,同时也是趁机看看家中情况,如果孙权不阻拦,顺便将家人也迁来长沙。

    至于大乔和孙怡他们,虽然孙绍也很想将他们早日接来长沙,但一来此时孙权定然不会同意,二来长沙现在毕竟也只是一郡之地,虽然暂时没有外敌,但羽翼尚浅,并不足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所以暂时也只能作罢。

    处理完这些事情,孙绍不得不再次投入到工作之中,如今鲁为犁已经早早的发放到屯垦区,筒车技术也发送给徐盛、甘宁以及魏延,让他们在需要的地方自行建造。

    如今刚好是晚稻播种的时候,为了体现对农事的重视,长沙举行了盛大的犁地仪式,孙绍亲自在数万百姓的围观下下地犁田。

    在农事为天的古代,皇帝为了彰显对农事的尊重也会举行相应的仪式,各地郡守牧守一方,自然也有劝课农桑的义务。

    不过在东汉末年,特别是黄巾之乱后,军事成为各地郡守最关心的事情,还保持这个传统的郡守并不多了,长沙更是近十年来第一次举行这样的仪式。

    孙绍虽然早已经练过两天,用的也是新式的鲁为犁,但他毕竟不是老农,在犁地的时候谁都看得出来他的生涩,但围观的百姓却没有一人在乎这个,他们这些年见惯了刘磐沉迷刀兵,早就渴望这种能够重视农桑的太守。

    因为他们并不在乎在谁的治下,只有照顾好土地,粮食收成好了,他们才能够吃得饱穿得暖。

    开犁仪式上百姓自发的欢呼声不绝于耳,仪式完成后百姓们纷纷回到自己田里,感觉干劲都比往年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