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调教大明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

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

    “不必了,你我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最终还是会……”

    李如柏听到惟功邀约的时候,颇有一点意动之感,但最终还是拒绝了。

    而且,话语之中,透露出一点值得深究的东西,只可惜李如柏再缺乏警惕,也知道话是不能够再往下说了,他用惋惜的眼光打量了惟功一眼,居然叹了口气,然后摇头走了。

    李如柏不是笨蛋,父亲的书信虽未叫他看,也没有和他明说,但有一些事情是瞒不过他的,只是他懒得去多管多问罢了。

    “既然如此,李兄珍重。”

    惟功没有多问,人家不说,多问也是自取其辱。

    他吸了口气,看向沉吟不语的李成功,再又看向眼中闪着小星星的李成瑛,微笑道:“好了,乱子完了,两位请吧。”

    “我去给赵夫人和七婶请安。”

    李成瑛有点儿脸红,已经是订了婚的身份,她虽还小,也不适合与惟功一起出入了。她是世家的教育,每次过来,都是叫英国公府的后宅一片夸赞声,也亏她小小年纪倒也装的好,从和惟功绝不对付的赵夫人那儿,再到会拉着她小手问长问短的七婶……每一个人都应付的极好,惟功深知,她这样的女孩才是自己所需要的,家世,品性,能力,都是佳配了。

    “惟功,最近风色很怪……”

    李成功这一次廷议没有参加,但也是为数不多的支持惟功的勋贵之一,他家在京营的势力原本就很浅,也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当然是很容易就参与进来……要紧的是,经过上一次的乱子之后,他在惟功的帮助之下已经将禁军尽可能的重整了,自己心里没鬼,当然也就敢走夜路。

    只是说好了的事情又起了变化,这其中的关节叫李成功怎么也想不明白……襄城伯府现在和英国公府已经结了亲家,勋贵之中结亲就代表势力的结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成功心里不是没有埋怨过,惟功瞎整什么京营的事,就这么逢源于张居正和皇帝之间,两边都不得罪,都效着忠,将来皇帝亲政,英国公的身份佥书左府提督京营都是很便当的事,惟功地位一稳,他李成功这一辈子执掌京营也是没跑了……眼前的阳光大道不走,非得折腾那些得罪人的事……

    当然,这些话李成功只能藏在心底里头,不敢说出口来。

    兄弟三人中,他的变化是最大的,从开始的志气昂扬到现在只想享乐,表面的和睦之下,是根本修补不了的裂痕。

    今日前来,也是李成功有点坐不住的感觉……他怕出事,一旦出事,很可能会连累到自己。

    “成功兄,你呀,想得太多了……”

    惟功微笑着摇头,语气也很笃定的道:“哪儿就有什么事了?叫我清理大工,不过是元辅要磨砺我,换了别人,怕还没有这机会。钱粮加工役最少几万人呢!”

    “这倒也是。”李成功颇为羡慕,“这么多钱粮过手,到那些不要的脸家伙手里,还能趁下几成?朝廷用你,还是足见倚重。只是,不能做你本心要做的事,有些遗憾啊。”

    “这也没办法。”惟功态度倒是潇洒:“雷霆雨雷俱是君恩么。”

    他这么镇定,李成功心中疑虑渐消,开始有说有笑起来,到了傍晚间,李成瑛从后宅出来,兄妹二人一起出来,李成瑛年纪渐大,比前几年懂事的多,倒是不再缠着惟功要和他学武,这叫惟功长长松了口气。

    “事情不对。”

    待人一走干净,惟功便是只留宋尧愈和张用诚,王国峰三人,劈头便道:“必有阴谋。”

    “暂且还没显露出什么来,不过起手就是不凡。”宋尧愈冷然道:“如同国手布局,这一下子就将上来了。”

    “禁我入京营,断我根本啊。”惟功也是咬着牙道:“李成功跟我什么关系,现在都动摇了!”

    “当务之急……”看着惟功,张用诚却很沉稳,沉声道:“是把咱们自己的盘给捂住,别的事先打听着,不能乱了阵脚。”

    “用诚说的是!”

    宋尧愈用赞赏的眼神盯着张用诚看了一眼,对着惟功大声道:“就是这个理,外头的分店大人要吩咐,事事小心,莫叫人寻摸了空子去。京里头咱们也是把精力用在大人的新差事上,舍人营那里要处处小心,只要把咱们手头的事做好,自己不乱,别人寻趁不到咱们的错处,也就没得机会再动手!”

    一老一小算是两个智囊,都是这样的意见出来,惟功心中也是安稳了很多,当下便是点头应了下来。

    等张用诚出去,亲自叫来王国峰,细细吩咐情报局的人最近怎么开展,怎么打听最近这一阵子的怪事是从何而来,这股子妖风的源头到底是出自哪儿的时候,惟功也是和宋尧愈道:“老夫子,从此事之后,朝局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替我说话的人。”

    宋尧愈赞同道:“以大人你的身份,将来身上的权力和责任只有更重,十年二十年后,不但要有部堂大臣,甚至内阁也得有相与的人,这才立的稳。现在开始展布,正合其时。”

    惟功沉吟着道:“只是人才难得。”

    他有一些话不好说出来,其实这几年他与张居正来往十分密切,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张居正囊中的人当然不会跟他走,但十年之后又如何?那时候他可能是掌握京营的总兵官,佥书左府的都督,甚至可能已经是国公,这样的身份,将张居正的政治遗产……也就是那些文官接收一些下来也不是完全的不可能……

    这样的想法现在看来是太幼稚了,张居正对自己说翻脸便翻脸,惟功便知道,想从别人手中接下来的东西终究是靠不住的。

    “倒是有一些现成的,拉一个就能过来一群。”

    “老夫子请详细说说看。”

    “用高大胡子的旧部。”

    “妙,妙招!”

    宋尧愈到底是块老姜,一句话说的惟功差点儿跳起来。

    张居正当年阴了高拱,隆庆年间,高拱是当之无愧的首辅,张居正也只能俯首做小,没办法,隆庆是亲王时高拱就是他的讲官,师徒俩相处多年,有十分真挚的感情,隆庆这人,豁达大度,信人不疑,比起其父不知道强过多少倍,即位之后,隆庆将一切政务放手给了高拱去做,肯这样主动放权的天子,固然有偷懒和能力不足的嫌疑,不过比起那些喜欢将权力始终揽在手里的皇帝们,隆庆的胸襟还是远远将他们甩在了身后。

    隆庆一死,张居正和冯保内外勾结,将懵懵懂懂的高大胡子给赶了出去,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吏部也被他抓在手里,半年之内,将高大胡子留在京里的残余势力给赶了个干干净净,其中不少部堂侍郎级别的,更多的还有给事中和御史级别的小官。

    这些官员加起过有过百人,和张居正仇深似海,现在放在地方上当县丞驿使一类的杂职小官,这些文官,如果不是在这种境遇,拉拢起来十分困难,现在么,会事半功倍的。

    “从何开始呢?”

    “大人,”宋尧愈叹息一声,“我想请从宗沐始。”

    “此人是何人?”

    “隆庆年间高大胡子的心腹之一,主持海漕一事,后来到万历年间,江陵相国对改河漕为海漕不赞同,尽废海漕,将王宗沐先转为南京刑部侍郎,后叫他巡视三边,现在还在南京的闲职上无所事事。”

    “这人是个漕运专家?”

    “造船,漕运,海运,无不精通。”

    宋尧愈道:“将海漕废弃掉,重归河漕,这绝对是元辅秉政以来的最大的一件错事。”

    漕运在元朝是海漕,也就是从上海出海,将江南的粮米一路沿海流送到北方,自明一统之后,因为倭寇和种种原因,朱元璋开始禁海,海运自然停止,大运河又成为连接南北中国的大血脉。

    其实从经济角度也好,人力,对海洋的控制,经济的发展来说,无论如何,从内陆跨出海洋都是必须之举,而明初的禁海对国家的经济和民间的进取精神,开放程度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南宋以那么小的国土,财政收入却远在明朝之上,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是对外贸易而来,明朝伊始就自断一臂,实在是愚不可及的行为。

    到隆万年间,社会风气已经从保守到开放,民间的经济也十分活跃,加上嘉靖年间沉重打击了海商和海匪,朝堂中也不乏明白人,偌大的海洋你不去贸易,不开展漕运,就是将空间拱手让人,于其如此,不如朝廷先行布子,将海洋控制在手中,当时的声音,就是源于南中国海日渐兴盛的海贸,民间都有这样的能力,漂洋过海,远到日本和吕宋等国,官府所制漕运大船,反不及民间?

    内阁由此多次廷议,改河漕为海漕成为定议,王宗沐,也就是主持海漕的官员,能主持这样的朝野瞩目的大事,其能力当然没有话说,而海漕经过定议,已经在王宗沐的主持下北运过几次,高拱和隆庆皇帝大力嘉奖,张居正一上台就把海运给停了,把王宗沐撵去闲职,这人的怨气,一定不会小。

    “就是他了。”听完之后,惟功点头,将这个人选定了下来。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