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范阳侯府(一)
范阳城,是上谷省的行政城市,历史悠久。 从最初的中原王朝建立之初,就在此修建了城池,成为了对抗草原民族的第一线。 虽然,后来范阳城经历了多次的摧毁,后续的王朝也会在旧址上,再次重新建立起来范阳城。 又因为范阳城直面草原民族,当年的民众早已不是纯粹的中原人,更多是夹杂了草原民族血统的混血人,让整个范阳城的民风淳朴,也异常的勇武。 李旭跟随范阳侯来到范阳城,三千范阳军回到了自己的驻地,唯有一些亲卫,跟随众人入城。 整个范阳城非常的巨大,繁华无比,南来北往的商人叫卖,又因为北方一直是圣地统治下,习武、修炼之风非常浓郁。 一些店铺,更是直接贩卖与修炼相关的东西。 街道上,更是能够看到诸多的修行者过往,亦或是做别的。 范阳侯府,位于范阳城最好的地段,也是范阳侯的祖宅。 当年,第一代范阳侯在看到前朝大乱,联合了自己四个兄弟部落,共同侵入了上谷省,准备效仿蒙国太祖一样,逐鹿中原,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第一时间占据了上谷省,以范阳城为自己的根据地,南征北战。 几乎把现在整个北方九省,占据成为自己的领地。 原本第一代范阳侯,认为自己的大势已成,又有北方圣地的默许,统一天下是时间的问题。 可惜,遇到了天人之姿的太祖人皇,以南取北,更是在关中平原和上古省交界之地,被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打的差点全军覆没。 最终第一代范阳侯,看清了形势,率领自己的旧部,以及占据的领地,全部归顺了太祖人皇。 后来,在开国之战的时候,第一代范阳侯与自己的四位兄弟,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被太祖人皇封侯,其他四人则是封伯。 太祖人皇对于五人的信任,更是力排众议,让其统领北军范阳军。 而,五人也随着北军,在太祖人皇时期,一直驻扎在北方九省。 当李旭来到范阳侯府,整个范阳侯府的人,早已等候,包括其他四位伯府的人,在看到李旭的时候,齐齐下跪行礼。 “额,大可不必这样,我已经不是太子了。” 李旭让众人起来解释。 只是,众人并没有回应,在范阳侯与四位伯爵的眼中,李旭就是太子,是太初神朝唯一的继承人,是神朝真正的人皇。 伴随范阳侯走入府邸前厅,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块奇石壁画。 北狩征草影壁石。 “一门忠烈,无双英姿。” 李旭看着北狩征草影壁石喃喃自语道。 如果说,第一代范阳侯是整个范阳侯一袭的开创者。 那么,第二范阳侯则是把范阳侯一脉,推向了更高的巅峰,那怕是后世子孙,没有出现过庸才,也无法与第二代范阳侯相比。 当太宗人皇以‘奉天靖难’的名义起兵,第二代范阳侯是第一个响应,加入了太宗人皇一方。 后来,太宗人皇成功登上了人皇之位,在分封功臣,准备让范阳侯进爵国公,却被拒绝,转而给了更多的军权,真正成为了神朝军方的一方山头。 “谢谢,殿下夸赞。” 范阳侯道谢。 他看着面前的北狩征草影壁石,无比骄傲。 当年太宗人皇,为了稳定各方势力,再次臣服在太初神朝之下,数次领兵外出,特别是在北方的时候,大军压境圣地,北狩草原各部,全部是以范阳侯与四伯为先锋大将。 为了感念功绩,太宗人皇在第二代范阳侯离世后,让人专门以影壁石为主体,雕刻北狩征草。 入座前厅,李旭坐首位,下方两侧分别是侯府和伯府的掌权人。 “殿下,四位弟弟,因为草原民族的异动,无法前来,请恕罪。” 范阳侯起身,行礼道。 当年太子失踪,敬皇陛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又在群臣的逼迫下,差点直接暴毙,不得以提前退位,也导致了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再次变得胡乱起来。
北方草原诸部,仿佛是鲨鱼闻到了血腥味,看准机会,频繁南侵。 后来嘉靖人皇继位,成为左道旁门的傀儡,诸子百家与勋贵暂离朝堂,因为频繁南侵的原因,草原上,有几个部落壮大起来。 终于在嘉靖人皇除掉左道官员陈思琪前,生莽部落的首领,统一了草原诸部,更是宣称自己是圣人可汗八十八世玄孙,建立起大莽国。 而,嘉靖人皇除掉了杨思琪,导致了太初神朝动荡,让新生的大莽国,抓住了机会,全力南侵,打入了关中平原,威胁到了帝都。 “怎么可能,当年父皇与子路先圣建立的体系,不应该会如此。” 李旭眉头皱起。 英宗人皇‘魔之乱’历历在目,犹如昨日一般,虽然让表面臣服的大教宗门,真正被朝廷控制,也失去北方军事体系,对草原一直以来的优势。 “左道官员为了限制勋贵,以‘草原诸部衰弱,不应该大量花费钱财’为理由,一再削减了北方九省的军费,后来更是以各样的理由,一再让当初陛下与子路先圣建立的体系崩溃。” 范阳侯咬牙切齿道。 在场的人同样如此,想起陛下与子路先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北方军方体系。 让太初神朝再次有了,对草原诸部的压制力,却左道官员毁于一旦。 也就导致了,在嘉靖人皇在清算杨思琪的时候,北方勋贵们毫不留手,赶尽杀绝左道官员。 “我那位表弟,打的一手好算盘。” 李旭笑了笑,做为正统人皇接班人,自然看出了里面更为复杂的东西。 只是,嘉靖人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为了获得人皇之位,启动的左道官员,也导致了勋贵集团的离心离德。 更是让宗室冷眼旁观。 至于诸子百家的分裂,也是嘉靖人皇为了登上九五至尊之位,重用左道官员间接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