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春秋之晋国风云在线阅读 - 第41节 弭兵会盟(4)

第41节 弭兵会盟(4)

    初步意向是由宋国和楚国先议的,具体是宋国大夫向戍和楚国代表团其中一位代表亲赴陈国,向令尹屈建作了汇报后定下的,也是晋国中军元帅赵武认可的。

    屈建仔细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新要求:以后,晋国的属国,即以晋国为盟主的各中原诸侯,都要朝见楚国;同理,以楚国为盟主的南方列国诸侯,也要朝见晋国。

    这是一个新事物,赵武迅速主持召开了代表团会议,赵武对大家说:“武认为应该答应。同时,考虑到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都是大国,互相朝见一事要分别对待。

    对我们晋国来说,虽然齐国也为盟国,但一直以来我们晋国并未真正领导过齐国。齐国作为东方大国,曾经桓公为盟主的诸侯联盟盟主之国,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所以,要确保齐国不需要履行朝见义务,既不用朝见我们晋国,也不用朝见楚国。

    同样,秦国一直是楚国的盟国,但楚国也是做不到真正指挥秦国的。所以,秦国不用朝见楚国,也不用朝见晋国。

    秦国和齐国,都是大国。如果赋予他们朝见的义务,那武担心这次谈判是要破的,所以,就把这个意见带给楚国吧。

    如果楚国能够说服秦国朝见我们晋国,那我们就要努力要求齐国朝见楚国,这是对等的。”

    晋国的意见再次带到楚国令尹屈建手中,屈建不敢大意,这一次他是专门派人回国请示了楚国国君楚康王。

    楚康王非常大度,他大手一挥:“那就这样定了,秦国和齐国不需要朝见任何诸侯,但其他诸侯都要各自朝见晋国和楚国。”

    什么意思?就是全世界诸侯,除了秦国和齐国这两个诸侯外,其余的诸侯,不管是晋国同盟圈的,还是楚国同盟圈的,都要按规定每年朝见晋国,也要朝见楚国。

    这是最主要的条款,秦国、齐国都非常满意。

    主要条款谈成了,楚国令尹屈建也就出场了,从陈国到了宋国。跟随屈建到会的,还有陈国大夫孔奂和蔡国大夫声子。晋国的另外两个盟国曹国和许国也都派大夫到会了。

    至此,各国大夫都到会了,当然,到会的有两个国家是国君亲自参加的,一个是滕国,一个是邾国,因为这两个国家自认为是小国,所以国君亲自参加以示重视。

    还有一个秦国没到会,但秦国的意见非常简单,全面遵守由宋国主持、楚晋两国主导的这次会议精神。

    十四国代表团都到了宋国都城商丘,宋国在商丘城外划定了很大一片区域,用于安顿各国使团。

    宋国不是挺繁华的吗?怎么都不住城里豪华酒店驿馆去?

    这是为了确保安全!由宋国军队保卫着的一片区域,当然要比大家各自分散居于城里要安全得多。

    要知道,这虽然是弭兵会盟,但可不是衣裳之会,不是穿着光鲜的衣服参加的会议,而是各国都带了军队前来的。

    谁都不放心呐,互相之间你攻我打了百来年了,谁敢保证不会出事?如楚国,就曾经在开会时便拿下了宋国先君宋襄公,最后以宋襄公为人质,大举入侵宋国。

    这也正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议,为何各国国君都不参会,而由各国卿大夫参会之故。

    当然,各国既然都带着军队前来参会,能进宋国国都商丘吗?当然不能。

    史料记载,各国都被安顿于商丘城外,以篱笆做墙作为分界。晋国代表团及所率军队驻扎于北边,楚国驻扎在南边。

    篱笆为墙,说明互相信任,不会互相攻击。在春秋时期的战场,军队驻扎时,一定要在军营附近挖壕沟,防止敌方战车突然冲击。

    这次参加弭兵会盟的,虽然各国都带了军队。但军队不是为了来打仗的,而只是保卫。所以驻扎时便不挖壕沟,只用篱笆作为分界,以示互信。

    作为具体负责晋国谈判事务的智盈是一位相当谨慎的人,他发现,相比之下,楚军不但带的人多,而且有备战的迹象。

    智盈对赵武担忧道:“元帅,下官担心楚国人不讲信用,率军发难,袭击我们怎么办?元帅可要当心啊。”

    赵武笑笑道:“不用担心,楚国人防备也很正常,因为他们以前经常这样干,所以认为别人也会这样干。这是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

    再说,我们驻扎在北边,旁边便是城门,如果楚国人真的发难,我们可以全身而退。但他们失去了信义,也就失去了诸侯,武谅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

    智盈心悦诚服,从此再也不担心楚国人。

    楚国人真的要存心发难吗?不会,赵武的判断是对的。楚国令尹屈建之所以安排精锐部队参加会盟,就是担心晋国会突然发难,他只是自保而已。

    谨慎的屈建不但挑选精锐部队参加会盟以备不测,他甚至认为,晋国和楚国打了上百年的仗,互相之间哪里还有什么信用?

    不管如何,一定要确保参会的楚国代表团的安全。他不顾有人反对,命令参会人员一律内披软甲。

    这事引起了赵武的警惕,你楚国人到底几个意思?一切都谈妥了,现在已经到了7月4日正式盟誓的日子,你们却内裹甲外披服,难道真的要在盟誓现场发难?

    他想起了当年宋襄公也是在盟誓现场被楚成王给控制了,便不安起来。

    太傅叔向对赵武道:“元帅,不要担心。一个普通人一旦做出不守信用的事,其结果肯定不得好死。如果楚国令尹屈建胆敢在这样一个隆重会议上失信,他一定不会成功。

    我们一定不会被失信者所困,您不会有事的,放心。这次会议,本就是晋、楚两大国打着信用的名义召集列国,如果我们守信而楚国失信,那就必定失去诸侯,诸侯都拥护我们。

    楚国一定伤害不了我们,楚国真要乱来,那宋国便是我们的主场。我们退入宋都,依靠宋国的防守予以反击。有了诸侯的拥护,哪怕是楚军再多一倍,也是必败!

    依肹看,楚国人也是为了自保而已,他们是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的。如果楚国人真的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让他们来好了,这是对我晋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放心吧。”

    公元前546年7月5日,这是一个对当时的春秋江湖来讲特别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以晋国、楚国为首的列国诸侯,在宋国人的努力下,终于放下刀兵,坐在一起,共商世界和平大计,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