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逍遥侯在线阅读 - 第1268章 妥协的艺术

第1268章 妥协的艺术

    东京开封城,内阁。

    内阁采取轮值制度,今天轮到了李琼和孔昆。

    李琼向来不爱管事,孔昆自然也喜欢李相公的不管事,便勉为其难的在他自家的公事厅内,批阅各地发来的奏章。

    李中易亲自领兵在外,又没事先设定监国,整个朝廷的大小事务,除了军务、警政司、缇骑司、都察院以及三司使衙门之外,都归内阁管辖。

    孔昆是个明白人,被排除在内阁管辖之外的各个衙门和各种事务,实际上涵盖了国家的真正命脉。

    刀把子、钱袋子以及咬人的鹰犬,这几项大权都被李中易牢牢的捏在手心里,谁都不敢觊觎。

    当然了,负责处理国家大政的内阁,其权势虽然没有以前的政事堂那么牛,倒也不是花架子的摆设,实权还是掌握了大把。

    时近正午,孔昆瞄了眼窗外的天色,索性放下了手里的毛笔,背着手踱出门外。

    孔昆按照往日的习惯,沿着铺满鹅卵石的林荫小道,缓缓的散步。

    昨日,从宫里传出的关于独女孔黛瑶的消息,令孔昆颇为生气。

    选秀女之后,孔黛瑶被留在宫里,孔昆原本还很高兴,至少私通主上的恶名,肯定没人再敢乱嚼舌头根子了。

    然而,令孔昆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宫里的某位女官嬷嬷居然把孔黛瑶弄进了浣衣司。

    浣衣司,这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替宫里贵人们洗衣服的下贱所在。

    孔黛瑶,在宫里受不受宠,这个是孔昆无法预料的,也控制不了的事实。

    毕竟,李中易喜欢谁,爱和谁嘿咻,孔昆这个外臣完全没有置喙的余地。

    但是,孔黛瑶被贬入了浣衣司里,这就是典型的打脸行径了,完全没有把孔昆这个现任宰相放在眼里。

    在内阁之中,孔昆与刘金山严重不和,却和李琼的关系比较友善。

    李琼的嫡孙女李七娘,既是李中易最宠信的女人之一,又是颇有实权的良妃娘娘。她若是在宫里发句话,孔黛瑶的日子显然要好过许多倍。

    孔昆有心去和李琼做笔交易,拜托李七娘帮着照应一下孔黛瑶,不过,他的心里也不是没有顾虑。

    李中易尚未立王妃,目前共同暂摄宫务的是贤妃唐氏和良妃李氏,若是唐氏为了争宠,暗中对良妃李氏下绊子,那岂不是搬起石头,反而砸了自家的脚么?

    孔昆以前是登州知州,经过这么多年的官场的磨练,他自然知道,以他的身份,若是同时拜托良妃和贤妃,就等于是脚踩两只船,非但不美,反而极其有害。

    李中易不喜欢外臣交游内宫的妃嫔,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孔昆不敢越过雷池半步。

    可问题是,孔黛瑶毕竟是他的独女,怎么可能忍心看着亲生的闺女,受此磨难呢?

    孔昆即使想和贤妃唐氏取得联系,也必须大费周折不可,毕竟他并没有正当的理由,正式拜见唐蜀衣。

    李七娘则不同,孔昆完全可以和李琼在私下里达成某种不伤大雅的共识,将来还个人情给滑阳郡王府即可。

    说白了,孔昆可以拿来和李琼做交易的砝码比较多,交易的便宜性也比联系唐蜀衣大得多。

    孔昆想定之后,并没有马上派人去请李琼,反而老神在在的回到了公事厅里,接着批阅各地传来的公文。

    李琼的一大家子,基本上都在军方任职,唯独李琼的妻弟马明山,却是现任的宋州知州。

    宋州节度使,不是旁人,正是赵匡胤,赵元朗。

    不知道什么原因,马明山和赵匡胤之间关系,异常之紧张,经常有不和的传言流入内阁相公们的耳内。

    以李琼次相的地位,若想替马明山谋个舒服一些的州郡,不敢说易如反掌,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可是,李琼偏偏没有主动安排马明山,仿佛此人不是他的妻弟一般。

    据孔昆的揣摩,李琼恐怕是担心有人说他以权谋私吧?

    说句大实话,孔昆虽然是圣人的苗裔,却也明白一个至理名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做官之人,不搞以权谋私,难道还真的是为天下苍生而做官不成?

    既然李琼不好出面摆平马明山的事,孔昆倒不介意暗中帮着搭把手,替马明山换个京城里的好位置。

    只是,孔昆并没有急吼吼的直接出手。那么做的话,太过于显露痕迹了,反而不易让李琼领情,必须静待时机再出手。

    做官的第一要务,便是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眼前的得失。

    中午下衙之后,李琼迈着四方步,缓缓的走到内阁的大门口,正欲下台阶登车离去,却见一直追随于李虎身边的家将李冒,毕恭毕敬的立于车辕旁。

    李琼根本不须多想,就知道,一定是李虎那边出了什么事,才急着派李冒过来报讯。

    李冒见李琼冲他招手,便三步并作两步的一路小跑着奔到李琼的身前,低着头小声说:“小的拜见老相公。”李琼摆了摆手,示意李冒毋须多礼。

    “禀老相公,三郎君命小人禀明您老人家,马刺史派人进京,说是在宋州待不下去了,想求您给谋个轻闲一点的京朝官。”李冒是老李家的世仆,一直忠诚无比,属于绝对可信的人。

    李冒带来的口信,令李琼不由眯起两眼,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

    马明山就任宋州知州之时,李中易尚未打进开封城,那个时候,赵匡胤正是权势熏天之际。

    本朝的节度使,大多有地方上的实权,可是,知州却是朝廷所派,必须听从朝廷的招呼。

    这种天然的矛盾,导致赵匡胤和马明山的关系,始终无法融洽的合作。时间一长,自然是矛盾丛生。

    以李琼的地位,想给妻弟马明山谋一个好一点差使,其实并不难办。

    可问题是,要帮马明山换位置,就必须要过孔昆或是刘金山的那一关。

    内阁的轮值体制,正副相各带一名参知,轮班于内阁之中,共同处理天下大政。

    也就是说,哪怕如李琼这种位高权重的次相,也不可能在内阁之中一手遮天。

    这就需要妥协了!

    孔昆对外一向宣称,他这一脉才是孔圣人的真传,而所谓的内孔子弟,至今没有一个有出息的。

    也正因为如此,孔昆为了保持圣人苗裔的崇高形象,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轻贱权位和钱财。

    在李琼的印象之中,孔昆一直是个油盐不进的伪君子,这家伙既不贪财,也不好色,几乎没有把柄可抓。

    “我知道了。”李琼不动声色的打发了李冒走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哪怕是极心腹之人,也最好不要掺合太多有关主人的事务。

    俗话说的好,臣不密则失身,君不密则失臣,几事不密则无成!

    李琼完全没有为了马明山,主动示好于孔昆的想法,毕竟,孔昆也不是没有把柄落在他的手上。

    没错,孔黛瑶选秀入了宫之后,非但没有获得李中易的宠幸,反而一直不闻不问。

    宰相的女儿被选入宫里,除了孔黛瑶之外,就是李七娘,李琼哪怕想不注意到这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琼回到家中后,坐在西花厅里,一边吃茶,一边琢磨着孔黛瑶的事儿。

    这年月,若想别人真正的感激你,除非是真正的投其所好,或是救急于水火之中。

    李琼若是真想为难孔黛瑶,只须派人给李七娘带个话,就可以将孔家女收拾的死去活来。

    然而,那么做的话,一旦消息泄露出去,李琼很可能与孔昆变成死对头。

    李琼已是年近古稀的年纪,他的来日已经无多,孔昆却仅有四十多岁而已,保守估计至少还可以再做十年宰相吧?

    全天下消息最灵通的所在,以前是政事堂,如今却是缇骑司和警政寺。

    缇骑司和警政寺,虽然都是李中易打进了开封城之后,才开始创建的新衙门。

    可问题是,这两个新衙门都属于一竿子插到亭和村的恐怖存在。按照正式的编制,至少是各个亭,都必须有缇骑司和警政寺的人。

    尤其是警政寺,按照规定,必须在各亭设置警所,编制人员从三人到五人之间不等。

    历朝历代所遵循的皇权不下县的基本原则,到了李中易掌权时代,已经被彻底的打破了。

    军方转职的各级军官,分任各地的亭正或是村正,并各自控制人数不等的乡军队伍,等于是全面掌握了农村基层的实权。

    自从李中易亲征之后,警政寺卿李延清,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整个开封城的治安大权,都归于警政寺的管辖范围之内,如果开封城里出了大的纰漏,李延清肯定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你的意思是,石守信最近老是借用二公子的名义,大宴宾客?”李延清盯在密探的脸上,不想放过丝毫的异动。

    “寺卿,这么大的事,又涉及到了二公子,小人怎敢胡说八道呢?”密探的回答令李延清感觉到十分的棘手。

    如果仅仅是石守信,李延清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哪怕随便找个理由,把他先抓进警政寺来,也没啥大不了的。

    可问题是,其中牵扯到了二公子李中昊,李延清就必须慎重从事了。

    李中昊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问题是,李老太公的身子骨异常之康健,至少还能活十几年以上,这就很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