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拉锯与消耗!
“好枪。” 总部靶场。 经过一轮试射,师长,老总,旅长,师部参谋长打了三千多发子弹后,众人忍不住齐齐大呼好枪。 “确实是好枪。” 前来参加会议的副总参谋也连连点头赞同。 新枪虽然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子弹,规格为7.62X39,口径和重量比起目前部队普遍使用的毛瑟尖头弹小,威力也差了不少。 但足够部队需求。 毕竟,如今的部队,已经不是步枪和手榴弹都不足的年代了,有掷弹筒,有60迫击炮,还有连排属12.7重机枪,近距离火力足够,不需要枪械来补充。 而且因为新子弹重量更轻,单兵能携带更多的子弹,这对于轻装行军的部队来说,十分重要。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新枪械,是一个枪族群。 不仅仅有步枪,还有机枪,零件有足够的通用性,子弹也具备通用性,这才是这套枪械最让老总师长们最看重的地方。 既然精度,射程,重量,威力,全面满足部队作战需求。 可靠性还极高。 自然是好枪。 惟一的问题,就是自动化武器有子弹消耗快的毛病,即便新枪有快慢机,可以半自动模式,一发一发的点射,但也比栓动步枪子弹消耗大得多。 估计,一场战斗的子弹消耗,是现在的五六倍。 一个团一次硬仗,估计子弹消耗能有近百万发了。 不过·· “兵工厂,是一天生产一百万发子弹吧?” 老总问道。 虽然子弹消耗多,但问题不大。 新到手的兵工厂,产能也大。 一天一百万发产能,一年就是三亿六千多万发,再加上独立团每个月腾出来的,加起来一年就是六亿发。 足够了。 再说了。 这次可不止这一个兵工厂。 根据地,可是准备了几十个各种工厂。 “对。” 旅长笑着说道: “而且是正常产量。” “正常产量?” 老总眉头一皱。 一时间没听明白。 但很快他反应过来,连忙再次问道: “你是说,每天一百万发子弹产量,不是最大,还能再增加?” 老总瞪大了眼睛。 即便目前的独立团,每个月只能腾出来大约两千五百万发子弹,还包括手枪,班用机枪步枪,以及重机枪子弹。 这也是部队始终不发起进攻,扩大根据地的原因。 进攻能力不足。 火炮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但战斗的胜利,最终还是要步兵去夺取。 “对。” 旅长点了点头: “实际上,每天一百万发,是以每天开工十二小时计算的。” “十二小时。” 老总顿时想到了根据地腹地,一直那重重保护下的,如今已经转移到钢筋混凝土工事内的,两台先进到不可思议的印刷机。 说明书上说,每天最多只能印刷五十万份。 但实际上,这里的每天,指的是开机印刷十二小时,还要留下,实际上如果每天二十四小时印刷,每台每天可以印刷一百万份。 两台每天可以印刷两百万份。 “那不是,每天可以生产两百万发子弹?” 老总眼睛亮起。 “对。” 旅长点头说道: “不过,考虑到机器需要休息,还要保养维护,实际上,每天只能生产一百五十万发左右。” “枪支也是。” “每天能生产大约七百支新式自动步枪。” “足够了!” 老总眼睛依旧闪亮。 每天一百五十万发子弹,一年就是接近五亿六千多万发子弹,加上独立团的每个月两千五百万发,一年就是八亿多发。 每天七百多支步枪或者机枪,一年就是小二十多万支。 子弹足够了。 步枪少一点,但也够用。 “立刻。” “以最快的速度,把这座兵工厂建设起来。” 老总当即下令。 但说完,老总就停顿一下,才说道: “不,按照预定计划执行。” 老总意识到了自己的急躁。 年产二十多万支枪,近六亿发子弹的兵工厂,所需要的原材料,就不是靠人背肩扛,偷摸运输进口能满足的了。 必须有自己的原材料工厂和供应线。 还有人才培养。 急不得。 急不得。 “张万和已经在安排了。” 副总参回复道。 ··· 傍晚时分。 “哼。” “土八路,不过如此。” 泽县。 山崎大队驻地,眼见自己的第三步兵中队进攻,被防守的土八路部队打退,山崎老鬼子表情却非常轻松,语气满是不屑。 这是第三波进攻了。 今天一整天,山崎大队三个步兵中队,依次对驻守泽县以南的山区,也就是公路起始点南侧的土八路阵地发起了进攻。 虽然没能拿下土八路的阵地,得益于大散兵线进攻方式,得益于山炮部队的炮火支援,这一次第三步兵中队的伤亡不大。 包括玉碎,减员,轻重伤员在内,仅仅半个小队。 在可承受范围内。 甚至可以说,伤亡很小。 再加上这一次,有充足的预备队兵员补充,损失的兵力,可以及时补充,损失的武器,消耗的弹药,也能第一时间补充回来。 明天,第三步兵中队,就能气势如虹的继续发起第二次进攻。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土八路虽然有不少先进装备,让蝗军都眼红的装备,轻火炮极强。 但却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 步枪数量严重不足。 即便机枪和掷弹筒数量,达到了蝗军同等水平甚至更高,但由于缺乏步枪的火力补充,所以防御阵地存在一些的火力空缺。 火炮确实可以决定战争胜负。 土八路的炮兵,确实如同司令部下发的文件描述的一样,很强。 不仅仅火炮很先进。 82迫击炮,居然可以做到超过五公里的射程,并且机动性极高,精度也非常不错。 以至于,仅仅四门82迫击炮,就压得他四门四一式山炮,只能偶尔支援一下步兵进攻,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转移或者和对面炮兵炮战。 显然,土八路的炮兵素质也很不错。 60迫击炮居然有超过三公里的射程,火力也很猛烈,三次进攻,基本上都是被60迫击炮压回来的。 得益于强大的迫击炮火力, 虽然不远处的土八路阵地,估计只有三百多人的土八路,兵力只有他的三分之一不到,但却牢牢守住了防御阵地的原因。 但再强大的火炮,也无法消灭每一个步兵。 火炮决定的战争的胜负。 面对对面阵地的土八路的凶猛炮火,压制住了他的进攻,别说一个中队,就算是全大队发起集群冲锋,也只能铩羽而归。 但步兵轻火力的不足,却使得土八路无法进一步扩大。 通过这个空缺,他不仅仅消耗了土八路阵地上的兵力,还极大的降低了自身的伤亡。 接下来, 是消耗战。 而蝗军,必然获得最终的胜利。 ··· 鬼子军队体系中的,基层军官,大队长山崎治平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认为这一场消耗战,必然是蝗军获胜。 区区土八路,靠着外援,能和蝗军比拼消耗? 但高层的鬼子,显然不这么想。 ··· “将军。” “这是最近一周的伤亡数据,和弹药消耗数据。” 夜间。 一位参谋将一份报表,递给了岗村宁次。 “知道了。” 在接过报表的时候,岗村宁次甚至犹豫了片刻。 扫荡之初,蝗军势如破竹,短短五天就占领了十几个县城,经济课在这些县城,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收集了千万银元。 一度让大本营直接来电嘉奖。 也让冈村宁次差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这次扫荡,会和以往蝗军的每一次扫荡一样,大军一路长驱直入,进入土八路根据地。 但理性告诉他,这不可能。 真正的战斗还没到来。 真正的,惨烈的拉锯消耗战斗,要在蝗军靠近土八路在冀南地区构筑的公路网络才会爆发。 事情的发展,和岗村的预期一样。
蝗军前锋靠近泽县,这个土八路修建的,连接太岳,太行,冀南三个根据地的主线公路种点的位置上,遭遇了阻击。 强攻三天后,没能突破八路军的第一道防线。 后续主力抵达,继续发起进攻两天,依旧没能突破土八路防御。 虽然随着蝗军对土八路的熟悉,收敛骄傲大意,开始调整战术,伤亡逐渐降低,但与之对应的代价,是进攻幅度的放缓,和弹药消耗的增加。 即便这一次,有两个重炮旅团支援,有十八门150口径的重炮支援,但土八路也有耗费数月构筑的坚固工事和防线。 150重炮威力确实强大,四十公斤的炮弹威力远胜105的十六公斤炮弹,可以直接摧毁大部分土木工事,哪怕是多层土木工事。 但面对耗费几个月,构筑的坚固庞大工事群,即便是土木工事,区区十几门火炮,依旧不够。 无法决定战争的胜负。 更别说,土八路还有有大量钢筋混凝土堡垒。 这是150火炮无能为力的。 而得益于通畅的公路网络,八路军各部队之间可以及时支援,支援部队、补给物资可以及时运输到阵地上,伤员也可以及时送往后方医院。 飞机轰炸,根本无法有效截断土八路的运输,何况,土八路还有先进战斗机,基本上能掌握公路附近的制空权。 以至于,即便他集中兵力和火力,对部分阵地进行突破,土八路也能及时调集预备部队补上来。 后续他开始调整战术,停止正面大部队进攻。 将两个师团的进攻部队,以联队为攻击方向,以大队为穿插单位,寻求从侧翼突破,切断土八路的公路运输线。 只要切断土八路的公路,他就能压伤预备队,拿下泽县,然后顺着公路继续推进,直至,彻底占领冀南根据地。 而八路军自然不可能让他得逞。 双方十几万大军,围绕公路展开了大规模的,穿插和反穿插,渗透和反渗透。 大规模战斗虽然没有爆发,但大队级,中队级的小规模接触战几乎每天都要密集上演,战局也一度陷入彻底的僵持阶段。 这样的战斗,已经持续一周了。 “这!” 看着手里的物资消耗和伤亡报表,岗村宁次只觉得头皮发麻。 他预感到,伤亡会很大。 物资消耗也会很多。 土八路部分主力部队,有大量冲锋枪,大量迫击炮,轻火力比蝗军强,电讯通讯能力更是普及到每一个排,而蝗军只能做到给大队装备电台。 火力弱势,通讯绝对劣势下,小股部队交手,蝗军必然占据下风。 蝗军的优势在于大规模作战。 只是,如果想赢,如果想要拿下公路附近的土八路工事群,就必须切断土八路前沿阵地的补给通道,也就是必须切断公路线。 正面进攻不可行。 就只能侧翼穿插,试探进攻,寻找土八路防线的薄弱位置。 这必然是一场大规模消耗战。 但最后参谋部统计的伤亡和物资消耗报表,依旧比他预期的多很多。 短短一周的进攻,竟然消耗了预计准备消耗二十一天的物资。 “暂停进攻。” 岗村宁次叹了一口气。 不仅仅是物资。 还有伤亡。 进攻至今半个月,已经有七个步兵大队,十五个步兵中队被包围全歼,通讯的劣势下,蝗军伤亡极其惨重。 “真是棘手的对手啊!” 下达撤退命令后,岗村宁次看着眼前的沙盘,叹了一口气。 平心而论,理性分析,在大视角下,如今蝗军和土八路的实力,同等兵力下,依旧是蝗军占据一定的优势,甚至优势很大。 优势的,仅仅是土八路的一些精锐主力团。 比如独立团这种。 原因很简单。 土八路获得装备的时间太短,一年不到,部队扩张速度太快,而且缺乏步枪等武器。 而蝗军,部队中,大部分都是经历两年,甚至三年的精锐士兵,毕竟,这一次作战,他有两个甲种师团。 只是·· 对面土八路的指挥官明显是个高手。 完全不逊色于他的高手。 阵地部署环环相扣,几乎没有大的死角和防御漏洞,调兵遣将也是精妙之际,没有给他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