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听雨轩集在线阅读 - 被宠垮的人

被宠垮的人

    前苏联人奥斯特洛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有用的人,抑或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人,这在有识之士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进过钢铁工厂的工人都知道,精钢是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的挤压,不停的去除杂质,方能得到一块不大的纯粹精钢。至于,一个人才的培养,又何尝不是呢?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培养当世大才,没有捷径,只有经过挫折、磨难的洗礼,而壮其心志,养其韧性,才能成长为于国于家皆有用的杰出人才。这也是对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好的回答。

    可是,尤其是东部沿海一带较富有的家庭子女。笔者也是独生子女,但家境不富,家父以开拖拉机为生,经常外出,而家母要管好一亩三分地,经常在地里劳作。六岁时的我,往往不能按时吃饭,只能自己动手炒一碗蛋炒饭充饥,吃饱了就出去与同龄人玩耍。每至春秋农忙时节,我还要顶着烈日下地插秧与割稻。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七岁时,一人独自割完在原潘宅镇政府边上的一丘麦。我爸说:“那是属于你的地,你自己的口粮,自己收割。”的确,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算是经历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岁月。像笔者这样,是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如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孩子一样,穷人家孩子的就注定了要早当家。然而,在我的村上,与我同龄的其余十多个孩子的童年,不是玩弹珠,就是摔纸包,或一起出去抓青蛙,女的则玩跳绳。盛夏里,别人家的孩子有棒冰吃,我只能喝凉白开。最后,考上大学的就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我的同学周津津,其他的不是上了初中专,就是早早步入社会务工了。有趣的事,在我这一届前,村子里还没出过大学生,我们两个算是开了先河了。

    如今,我有一次送口罩至租住在万田村的申时旺家包装,他们是云南人,带着四个孩子在这务工,孩子们刚好暑期放假有时间包装,小的六岁,大的才十三岁,衣着简朴,好似乡下的野孩子,却都很懂事,做手工活赚点生活费,替父母减轻家庭负担。反观我六岁的小侄女,父母经商,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外公外婆十分溺爱,走出门怕其迷路或摔倒,不会自己洗衣,也不会自己做饭,带她来观摩四个在做手工活的孩子,问她:“看,这个小jiejie,多懂事,你会不会做啦?你也要学会自己动手赚零花钱。”她说:“我就是不会做,也用不着我做。”这就是原生环境决定了孩子的生活态度。虽然,她现在有着好的家境,可是谁能保证这些优越的资源不会失去!像这种被宠坏的孩子,心里以自我为中心,好像全世界是欠她的,别人应该去为她做,稍稍不顺意就发脾气,如此往后的人生,又怎能不碰壁!

    想想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且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人,对比四十年前的先辈们,那生活不要太舒坦了。如我的父亲8岁分家,11岁就得自己上山砍柴充当家中劳力,16岁就得学会发动耕田机插队务农赚公分,不仅要自力更生,还要反哺家庭,到23岁时生父就过世,不要说指望父母给自己娶妻,连住的房子还是与二兄同住一幢老房,哪有现在的多少年轻人有父母做后盾还不知足。我的父亲说,在五六十年代,浦义边界的鲤鱼山村里的孩子都是自己走路到潘宅的小学、中学寄宿读书,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周末也是自己徒步往返于家校之间,翻山越岭,哪像现在的孩子读到高中还要父母专车接送!总是捧在手心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何能养成穷且益坚的品格?须知贫穷才能让孩子拥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劳动致富观,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性。未经历这种不平凡岁月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不遇难而畏难。

    从一些校园新闻事件中就可见一斑,没有经历苦难洗礼的孩子,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很多是毕业后在职场中表现为眼高手低,并受不了主管的辱骂,动不动就辞职。在婚姻生活中,也有所表现,两个人在性格上互不迁就与退让,最终导致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