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地茫茫逃无路,万里追踪海波平
书迷正在阅读:世界正在哭泣、重生之我竟有了破系统、不一样的侯爷、游戏机别乱碰:我成了哪吒三太子、光年灵土、回头是你、先生,请自重、隋逆、十六公纪史、罪城探秘录
杨素势如破竹地扫平了几股叛乱势力。 真正的硬骨头,是高智慧。 他是此次江南叛乱,实力最强大的叛军。 高智慧占据东扬州(绍兴),他的优势兵力是水军,这也是他敢于叫板隋朝的底气。 在传统上,北人长于马战,南人惯于水斗。 他的部下拥有上千艘水军战船,组成一个庞大的战舰群,周亘百余里,号为一时之盛。 强大的实力,辅以南人水战的威名,即使拥有当世航空母舰——五牙战舰的杨素,也颇有顾忌。 杨素敏锐地捕捉到高智慧的实力和战意,他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心中稍微有些迟疑。 杨素的犹豫,被水军小总管来护儿看在眼里,他赶紧献策。 来护儿想出了一个避实击虚的战法,他建议杨素先不要和高智慧在水上决战。 “吴人轻锐,利在舟楫,必死之贼,难与争锋,公宜严阵以待之,勿与接刃。” 他要开辟第二战场。 “请假奇兵数千,潜渡江,掩破其壁,使退无归所,进不得战,此韩信破赵之策也。” 这是一个高明的策略,先避开高智慧引为倚重的水军,转而袭击其陆上的营寨,一是可以出奇不意,二是可以以己之强,击敌之短。 强弱易形之间,足以收其成效,可以切断高智慧的归路。 让其水军变成无源之水,求战不能,那高智慧庞大的水军,就只剩下逃跑的份了。 事实也正如来护儿的预判。 当隋军的突袭大军,出现在高智慧的后方营寨前,战局就已经注定。 来护儿因风纵火,刹那之间,烟焰涨天。 江面之上,高智慧看到后方的烟火,满目灿烂,光耀星空,他心中叹息,知道这是给自己送终的烟花。 杨素的水军也没闲着。 正面战场,杨素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攻击高智慧。 高智慧的军队看到老巢让隋军一锅端了,士气军心大乱,斗志全无。 这一仗,还没开打,高智慧已经输了。 非战之罪,但也是战之罪。 高智慧虽然战败,但他绝不服输,更绝不会投降。 他还有庞大的水军,只要远避杨素锋芒,逃之夭夭,就有东山再起之日。 高智慧的计划是逃入茫茫大海,至时天地之大,足有驰骋的空间。 高智慧非常有决断力。 他立即率领有生力量,弃营逃跑,可是,他忽略了杨素的决心。 杨素同样也是一个非常有决断的人。 他要斩草除根,杨素毫不犹豫,没有任何停顿,他立即尾随追击高智慧,就算高智慧逃到天涯海角,他也要彻底将他消灭。 这并不是杨素和高智慧结有私仇。 而是,杨素对于江南的叛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他虽然是一个战略大家,也是无敌的战术高手。 他可以在战场之上,打败江南的群雄,但他对于江南的反抗势力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他的认识当然远不及高智慧这个地头蛇。 现在,他可以利用高智慧的逃跑去做文章。 只要跟着高智慧,他就可以迅速确立下一步的主要攻击目标,那也就是他下一步要消灭的势力。 毕竟,能收留和庇护高智慧的地方力量,对于统一的隋朝而言,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所以,杨素并没有立即斩草除根。 他采取尾随,紧咬高智慧,间或小规模攻击几次,但却并不急于发动全面的攻击,和高智慧正面对决。 他要放长线,钓大鱼。 杨素并不担心高智慧和收容他的叛军合力,相反,他知道双方,天然会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二虎相争,无法同时容于一山。 同时,高智慧的叛军,一定会带去失败的恐惧,还有添油加醋的对于杨素军队的描绘,这都可以达到不战而扰动叛军军心的效果。 杨素在等待一个收网的时间和地点。 这种策略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杨素在高智慧身后亦步亦趋,击破沈孝徹于温州。 然后,杨素又派出陆军进攻天台,直指临海,追亡逐北,前后百余战,战无不胜。 高智慧如丧家之犬,一路往南,他沿海而进,一路狂奔千里,直抵福建泉州。 他要投靠泉州王国庆。 在这里,高智慧跑不动了,也不想再跑了。 因为,这是江南水军传统上,最后的势力范围,再往南,就属于岭南俚僚的势力范围,这种大规模的船队进入,一定会被视为外来势力的侵入。 高智慧不想和岭南的俚僚作斗争,那会让他沦为海盗,他要留在泉州,要和杨素决一死战。 但战事的紧要关头,杨素却忽然接到一道,杨坚要他班师的诏令。 这是一道非常微妙的诏书。 叛贼未获,江南未平,却要召主将回京城。 这显然是将在外,君王有所不放心啊。 杨坚的担心可以理解,除了他本身的多疑猜忌,还有当时的现实和南北朝的传统,都无法让杨坚百分之百地放任,杨素的只手遮天。 当时南朝宋齐梁陈四国,都是军人政权,全部是依靠主将掌握了前朝绝对核心和精锐的武装力量,才将前朝拍死在沙滩之上。 而杨素,将是良将,兵是精兵,江东三吴之地,自古都是割据称雄之所。 如果杨素和江南的力量达成某种妥协,就足以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上佳局面。 杨素此次征伐,已历时太久,大将久典重兵于外,并且是掌握了隋朝所有精锐的水军,一旦有风吹草动,局势便无法控制。 只要杨素愿意,或者江南之地,足以改姓杨氏。 于是,杨坚以杨素久劳于外,诏令入朝。 并且,为了安抚杨素,杨坚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升职为上开府,赐物三千段,这就是无尺寸之功,受千金之赏了。 杨素深知杨坚的用心,但他进剿高智慧的计划,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一旦他离开前线,必将前功尽弃。 于是,杨素上书,以余贼未灭,恐为后患的理由,坚决请求彻底完成清剿。
这同样也印证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例。 杨坚毕竟是一代明君,他也知道,如果强征杨素入朝,江南叛乱势力可能真的会卷土重来,并且,杨素之心,也未必可知。 于是,杨坚做了一个赌博,一如当日沁水之战,他选择相信前线的将领。 这一次,杨坚选择完全信任杨素。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杨坚将杨素升任为行军元帅,索性将平叛的军民事务全部委托给杨素。 这个职位,就是真正的只手遮天。 这是绝对的权力,也是绝对的信任。 杨坚下诏道:“(杨素)识达古今,经谋长远,比曾推毂,旧著威名,宜任以大兵,总为无帅。宣布朝风,振扬威武,擒剪叛亡,慰劳黎庶,军民事物,一以委之。” 杨素得令,立即全军奔赴泉州。 那里是王国庆的天下。 王国庆原来不过是南安的一个地方豪族,机缘巧合,他杀掉泉州刺史,据州叛乱。 当时江南政权更迭,泉州远悬千里之外,虽然王国庆据州为乱,但和中央政府达成互识,互相承认融合,实际却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但这个小王国,纯粹只是因为海路遥远,中央王朝无意征服而已。 如今杨素大军初临,五牙战舰,惊为神物,加上先前投奔的高智慧部众,在杨素千里追踪,屡战屡败之下,早已成惊弓之鸟。 为了推缷自己的无能,各种添油加醋的说法,早就把杨素的水军说成是战无不胜的上国天师。 偏远蛮荒之地的泉州军民,何曾真正见过上国的天威,于是,不战自溃。 王国庆仓皇放弃泉州城,逃入更加僻远的山区,他的部下也是一盘散沙,或散入海岛,或据守溪洞。 这给了杨素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王国庆毕竟是地头蛇,在当地根深蒂固,杨素的目的不是杀人,他要统战。 就必须利用王国庆的力量去做战后的善后工作。 于是,杨素招降王国庆,准备赦免他的罪过。 但杨素有一个条件,他对王国庆说:“尔之罪状,计不容诛。唯有斩送(高)智慧,可以塞责。” 这显然是一个优厚的条件,于是,高智慧成了牺牲品。 王国庆很快就将高智慧抓住,并送给杨素将功折罪。 高智慧在泉州被就地处决。 于是,江南再平,杨素也达到了他武功的顶点。 但为人臣,高处不胜寒,如果不愿意洗手归隐,就只能孜孜以求。 摆在他前面的路,只有入阁成为宰相的一条路。 不过,他要成为宰相,在中枢的决策层中,自然有人就要下来。 新人进,总要有旧人出。 他回到隋都大兴后,隋朝的政坛,将发生很多深远的变化和布局。 那已是后话了。 江南已平,岭南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