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在线阅读 - 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万物竞发

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万物竞发

    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正文卷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万物竞发凝望了自己手中第一座“小型钢铁厂”许久,赵成才率众下了城楼,直接在吴城之中,闲逛了起来。

    吴城的格局,和大多数城市一样,越是往中心,就越是富,越靠近城墙,就越是贫穷。

    而吴城因为曾经是一座贸易之城,所以边缘一圈的格局,倒是和一般的城池有着微妙的差异,其中有许多房子,虽然靠近城墙边缘,但却修的非常空阔。

    这样的房子,却是为了给来往的客商,堆放货物所用。

    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

    自从赵成取了吴城,后续又是一通杀伐,这些原本属于城中大族的房产,却是都被收为了应天军所有。

    而哪怕是对平民百姓分毫不犯,仅此一役,吴城足足七成的房产,都归属了应天军,由此可见大族之富。

    当然,要是这些大族没有二心,赵成其实也看不上这点东西,房子不过是一点土石,只要手中有人,就如他在连山之中一般,顷刻间,就能建起广厦。

    归根结底,这世上,最珍贵的资源,还是人口,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这些房子取了,赵成并未将其直接散给百姓,而是改成了工坊,改成了学堂。

    此刻,赵成行走在街道上,便能听到两边的房子里,或是传出稚嫩的读书声音,或是传出,劳作的声音来。

    传出读书声音的,就是学堂,传出劳作动静的,就是工坊,而不管是学堂,还是工坊,都是不关门的。

    赵成看向最近的一家工坊,这个工坊里,许多汉子,都在一点一点的削制木头,这些人手很生,一点都不心灵手巧,哪怕是简单的削木头,也不太成器,但大多人,都很是专心。

    原因也简单,在吴城还在吴起手上的时候,但凡手艺活,那都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想要学,至少先得给师傅做十几年的牛马,才能学到几手,一些秘传,更是要侍奉一辈子,给师傅养老送终,都还不一定可以得到。

    而现在,学这个不但不用做牛做马了,甚至还有功勋领。

    如今吴城之中,钱已经没有多大用了,应天军的功勋,才是比黄金才值钱的东西。

    不管是兑换粮食,还是各种日用品,乃至是获得报名成为民兵的机会,都需要用功勋来换。

    这个事情,也让许多人后悔莫及,后悔没有早点加入民兵,而现在,再想要加入,要么勇武过人,可以举起两百斤的大石头,走特殊的序列,要么就积攒够功勋。

    至于民兵们也后悔,后悔应天军几次补充人员,却都被他们错过了。

    如今再想去考核加入应天军,要么直接走特殊序列,靠武力加入,要么就积攒够功勋,通过正常流程的考核。

    人这个东西,无疑最是奇怪的,当初应天军招募门槛很低的时候,反倒是人人都不愿意,如今门槛起来了,却是许多人挤破头都想钻进去。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贱,而是制度的力量。

    用制度形成了落差,便会自然产生一股向心力。

    而这力的源头,正是利益。

    如今吴城作为应天军的天下,加入应天军,不只是待遇更好,同时在身份地位上,也是高平民一头,这种情况下,自是极有吸引力了。

    至于赵成,此刻他看到这一幕也是点头。

    若是城中豪族还在,他做这种事情,自然就是“民怨四起”了,保准一堆被豪族们收买的人,在里面各种搞破坏,让他的政令,根本无法运转。

    但如今,骤然的转变,固然许多人都不适应,但却可以感觉到,一切都是在变好的。

    至于学堂,赵成并未去看,但却知道,里面都是些孩童。

    如今的吴城,五岁以上的孩子,就能入学堂,学堂管两顿饭,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父母不愿意。

    不过,每个孩子,可以学三年,三年后,若是可以通过考核,便能继续进修,若是学的不好,就证明不是这块料了,就要去选一门手艺,作为学徒,前去学习,以此养活自己。

    也是赵成如今已经弄出了化肥,并不担心后续的粮食问题,不然也是不敢让这么多人脱产。

    赵成就这样,带着众人一路前行,并听着两边的动静。

    一直到靠近城中心,这边也有工坊和学堂,但其中所传授的内容,却是完全不一样了。

    其中工坊所在,却是许多的匠人聚在一起,研究讨论着各种东西,一幅欣欣向荣的模样。

    这些匠人,是一众匠人里,头脑最灵活的一批,是以聚在了一起,以做创新研究之用,当然,目前还是赵成负责提供思路,这些人按照思路,研究该怎么变现。

    其中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方便运输的木车,用以战争的弓弩,再就是各类农具,以及,蒸汽机方面的探索。

    不过,蒸汽机这个东西,目前却是被钢铁的质量,还有产能限制了。

    对此,赵成只是在外面旁听了一会,并没有进去,不过却是记住了一个名为鲁达的名字。

    这个人,是吴城本地人,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却拥有在这个时代,极其稀少的想象力,是个好苗子。

    而离工坊不远,便是学堂。

    此刻,学堂之中,也传出声响,但却不是诵读书本文字的声音了,内容也不是圣贤文章,治国之策。

    而是地该如何种,田亩该怎么规划合理,该怎么激励农民种地,若遇到灾害,又该如何处理……,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一个地方的学堂,培养的就不是所谓的读书人了,而是官。

    这个地方,培养的就是农官,或者说,农官后备役。

    除此之外,还有学堂,专门培养负责地方治安的官员,专门负责行政规划,地方治理的官员。

    后续,赵成一统南荒,只要打下一地,这些人就能直接上任,没有半点空缺期。

    而不同于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县令,便是掌握所有权利,堪称百里侯的情况,赵成却是将权利拆分,一个官,只做一个事情,不能跨体系执法。

    这样的权利拆分,无疑是有利于发展和稳定的。

    要不然,定然会出现,不会种地的县太爷,指导农民怎么种地,不会建造房屋的县太爷,指导工匠,怎么建屋的荒唐事情。

    而也正知道,读书若是读得好,后面可以直接做官,也不用苦读圣贤文章,只要专精于一道就行了,这种情况下,吴城里的百姓,对于上夜校,不但不抵触,反而更加踊跃。

    至于要是有人说坏话,有怨言,破坏这个事,这无疑就是给人送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