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回婆婆家
坐在马车里,苏沁的心里有些忐忑,原本她正在家中看账本,却忽然见兰带着一名妇人进到了屋中。 “给少王妃请安。”瞧着跟自己行礼的妇人,苏沁认出了她的份,她是礼亲王府之中,老王妃边的冯嬷嬷。 之所以称呼苏沁为少王妃,是因为云麟的关系,云麟是老王妃的儿子,虽然礼亲王已经过世,云麟并未承袭礼亲王的王位,而是有景帝额外给赐了封号,可他仍旧是老王妃的儿子。 云麟是王爷,他的妻子自然是王妃,可老王妃也是王妃,若是直接叫老王妃的话,实在是不怎么好听,所以苏沁便成为了少王妃,而老王妃则仍旧被称为王妃。 “嬷嬷快起来吧,不知道嬷嬷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放下手中的账本,苏沁看向冯嬷嬷,言语中带着几分客气。 不管怎么说,这位嬷嬷都是婆母边信任的人,为儿媳的她,自然是不愿跟她交恶的。 “回少王妃的话,老奴是奉王妃的命令,来请少王妃回礼亲王府的,今天会有贵客前来。”冲着苏沁福了福,冯嬷嬷的脸上带着笑意,语气恭敬的开口回道。 “贵客?”苏沁挑了挑眉,忽然想起了之前婆母说过的澜姨跟丽珠表妹,莫非,是这两位到了? “我知道了,嬷嬷先稍等片刻,容我换衣裳,在跟嬷嬷一起回王府。”站起来,苏沁扶着妙心的手,向着内室之中走去。 “嬷嬷,您先坐着等会儿。”瞧见苏沁跟妙心进到了内室,兰向着阿翠看了一眼,示意阿翠也进去服侍,她笑看着冯嬷嬷,语气很是客气。 毕竟是老王妃边的人,自家小姐说话都带着三分礼让,更何况为奴婢的自己。 “姑娘客气了,老奴站在这里等着就好。”笑看着兰,冯嬷嬷的语气中也带着客气。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到底是跟在老王妃边多年的人,这道理自然是懂得。 更何况,苏沁不仅得到云麟的喜,更是让老王妃十分满意,还跟云初的关系极好,瑾瑜郡主又是她的嫂子,这般况之下,为下人的冯嬷嬷,自然知道自己该是怎样的态度。 冯嬷嬷如此说,兰也就不再勉强,她陪着冯嬷嬷一起等着,直到苏沁收拾好之后,这才跟在苏沁的后,同冯嬷嬷一起坐上了马车,向着礼亲王府而去。 临走的时候,苏沁还特意跟蔡管家吩咐了一声,为的就是云麟回来的时候,能够清楚的得知自己的去向。 靠坐在马车上,苏沁的心中在猜测着澜姨跟丽珠的模样,不知怎的,她总觉得自己的心里有些不安,可这不安从何而来,她却有些说不上来。 “少王妃,到了。”就在苏沁心中略微忐忑的时候,马车外传来了冯嬷嬷的声音,苏沁应了一声,便见车帘被掀开,苏沁扶着兰的手,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直接进到了礼亲王府之中,马车自然会有下人处理,冯嬷嬷在前面带路,将苏沁带到了礼亲王府的正厅之中。 “儿媳给母亲请安。”到了正厅,见老王妃跟云初都在,苏沁上前几步,脸上带着笑意,恭敬的给老王妃请安。 “快起来吧。”瞧见儿媳,老王妃的脸上露出了笑意,这么多年,儿子的婚事始终没定下来,她又向来尊重儿子的意见,因此心中虽然着急,却也没有bī)迫过儿子云麟。 原以为,儿子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给自己带回来儿媳妇,毕竟皇上跟太后的赐婚,都被他给驳了回去,却不想,几年前,他忽然带回来一个比他少了八岁的女子。 想到那时候自己的诧异,老王妃脸上的笑意更深。 无论怎么说,儿媳的家世以及格,都让她十分满意,更重要的是,儿子喜欢,这让她对于苏沁也就更加的喜了。 “是。”应了一声,苏沁走到了老王妃的边,云初起,跟苏沁互相行了礼。 “今天叫你来,是因为你澜姨跟丽珠表妹午后就会到了,我琢磨着你还没见过她们,所以才会让冯嬷嬷去找了你,都是亲戚,怎么也该相互认识下。” 瞧着苏沁坐下来之后,老王妃这才笑着开口解释道。 听老王妃说完,苏沁笑着应了一声,之前她就猜想是这个原因,果然如此。 “你澜姨是我的一个远房表妹,不过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丽珠是你澜姨的女儿,今年也十五岁了,还有两个月才能及笄,到现在还没有订亲,我估摸着,或许这次你澜姨带着她来,除了见见你之外,便是想给丽珠找个好人家,将亲事订下来。” 十五岁还没订亲,倒也不算晚,毕竟今年订下来的话,明年就可以成亲,有些及笄晚的少女,便会早早订下婚事,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筹办一切,等及笄过后,可以马上成婚,也可以等到过完年之后。 “原来是这样。”点了点头,苏沁笑着应道,在她看来,只要那位丽珠表妹不要将主意打在自己夫君上,那么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苏沁哪里想得到,那位即将到来的丽珠表妹,还就是来打她夫君主意的。 “王妃,澜夫人跟丽珠表小姐到了。”婆媳俩个正说着话,屋外传来了下人的声音,老王妃收回视线,脸上露出了笑意。 “正说着呢,人就到了。”一边说着,老王妃站起来,瞧着样子,显然是要亲自出去迎的。 瞧着老王妃的举动,苏沁明白,自家婆母对于这位澜姨跟丽珠表妹还看重的,不然的话,以她的份,也不需要亲自去迎。 既然婆母都起了,为儿媳的她,自然也跟着站起来,跟在了老王妃的后。 刚走出去两步,衣袖就被人拽住,苏沁停下脚步,见拽住自己的人正是云初。 一脸诧异的看向云初,苏沁有些不解,正要开口,却听见云初压低的声音传来,“那个丽珠表妹,从小就喜欢我哥,你多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