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在线阅读 - 第144章 欧皇开道,兵临城下!

第144章 欧皇开道,兵临城下!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井中龙欲飞第144章欧皇开道,兵临城下!见兀坤这般,其余头人也纷纷跟上效仿。

    营帐里,顿时哗啦啦跪倒一片。

    “只要陛下信守承诺,我等愿世世代代替大楚镇守南疆!”

    看到这一幕,赵钰心中颇有些惊讶,他似乎有些小觑了楚国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吸引力了。

    虽然这些少数民族处于缅国和楚国之间,但是论及文化吸引力,缅国的底蕴远比楚国要弱上许多。

    这些山蛮人只是因为楚国朝野排斥他们,这才被逼无奈,和缅国勾连到一起,如今赵钰这个楚国天子展示出接纳他们的态度来,他们便二话不说抛弃缅国,投向楚国。

    但这些山蛮人向来毫无信用可言,赵钰也只是听一半信一半。

    镇守南疆这四个字,他也不过是听听而已,如果当真,那才叫傻了。

    他只希望这些山蛮人能够被朝廷的相关政策吸引下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融入华族社会中,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诸位首领这份心意,朕心领了。不过,大军即将开拔,与缅军决战,为了诸位的安全,还是继续呆在军营中吧。不过,有些事情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朕会从你们麾下士卒中精选出部分勇士,充作先锋,若能英勇杀敌,朕可以既往不咎。”

    赵钰说罢,又轻描淡写的补充了一句。

    “若不是看在你们并没有对这旬林城中数千百姓行太过不义之事的份上,否则朕这一次绝对不会这般好说话,一定要用你们中的几个人头,来祭奠告慰那些被伱们残害的百姓在天之灵!”

    话语虽轻,但其中蕴含的淡淡杀意,却让兀坤这些山蛮头人心头一惊。

    幸亏他们听了兀坤的劝阻,否则一不小心,就是人头不保啊……

    该说的也都说了,该警告的也警告了,赵钰让亲卫进帐,将这些山蛮头人带下去。

    “陛下,就这般放过他们?”

    武松看着被领下去的山蛮头人,疑惑问道。

    “放过他们,哪有这般容易?”赵钰脸带冷笑,“等到日后政令颁布,他们这些头人就是再不愿意,也拦不住族人偷偷下山。”

    山上野蛮落后的部落制生活方式,和山下更加富足安康的封建社会相比,吸引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无论华夷,人们都走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道路上。

    以往楚国虽然在西南、东南边疆都是设立州县,委派太守进行管理,但由于这些地方多以蛮夷为主,太守若不熟悉地方情况,就会出现被蛮夷首领暗中架空的情况。

    而楚国由于崇文抑武、蛮族不稳、武脉不振等因素,对于这些边疆地区鞭长莫及,再加上齐国和晋国的压力,无法将大量兵力移到西南和沿海地区,压服这些蛮夷,因此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这些蛮夷在边疆的地位。

    但如今不一样了,随着赵钰登基,随着一位位能臣名臣被赵钰召唤而来,楚国朝廷将会有充足的人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伴随着这些蛮夷部落的融入,楚国可以征召的人丁、收缴的赋税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等于提高了楚国的国力。

    对于封建国家而言,人口和土地就意味着一切。

    武松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是武将,对于这些政治上的东西,属于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贾诩和李儒坐在一旁含笑不语。

    他们两人已经听赵钰提起过那位王朴王枢密,那篇让陛下赞不绝口,倚之为国策的《平边策》也拜读一二,对于其中的见解策论极为赞赏和认同。

    其中,就包括吸收蛮夷的人丁为楚国之用。

    陛下如今所作所为,显然是按照王朴《平边策》的步骤进行的。

    将改土归流一事暂且按下,赵钰望向诸将,叮嘱道:

    “众卿,如今叛乱和山蛮已尽数解决,我等再无后顾之忧,是时候和缅国进行决战了。”

    现在杜预在北边已经取胜,他在南疆也不能耽搁太久,需要把这边的战争尽快结束,然后回神京主持大局。

    晋国的使节十有八九已经在路上了。

    “谨遵陛下之命!”

    诸将齐齐拱手领命。

    “文优,这邀战书就由你负责。”

    “臣谨遵圣意。”

    将事情交代完毕,赵钰方示意众人离开。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是时候抽一波卡了。”

    看着系统背包中自己积攒下来的两张卡牌,赵钰心中想到。

    只是,当轮盘虚影消失,呆呆望着手中刚刚抽出的两张卡牌的赵钰,第一次开始怀疑起人生来。

    有没有搞错,他竟然出了双黄蛋!

    没错,这一次赵钰直接抽出了两张金色卡牌!

    而上一次获得金卡,应该还是自己登基时系统赠送的那张【天命至现】吧……

    只是由于绑定一次君主天命需要消耗的1W点皇威值他一直没有攒够,因此这张卡目前来说暂时派不上用场。

    不过,他这一次抽出的两张金色卡牌,在之后就能立刻发挥作用。

    两张卡牌,一张是金色策卡【科举取士】,另一张则是金色器卡【教武堂】。

    【策卡:科举取士】

    【卡牌说明:有司考试,只在至公。唯秉至公,以为取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天下学子尽为天子门生!】

    【卡牌效果:可在全国推行科举制度,每年举行一次开科取士,招天下贤才为己用。“门阀”出身的大臣影响力降低100,忠诚度降低30,亲密度降低100,以“门阀”为主的派系影响力降低300。每次开科取士,皇威 100,科举考生殿试人数为20人,考生全能力下限 4,入朝为官后,忠诚 10,亲密度 100。若是首次举行科举,必定获得1位名臣。若拥有君卡“唐高祖——李渊”并装备,则负面效果减弱50%,正面效果增强50%。】

    【器卡:教武堂】

    【卡牌说明:秦王苻坚于公元208年设立教武堂,专门教授太学生阴阳学和兵法知识,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方军校雏形。】

    【卡牌效果:使用后,获得“教武堂”建设图纸。教武堂建设完成后,将获得国家修正“武风彪悍”;太学生在教武堂学习期间,每年武力、军略、统御各提升2点;武举考生武力/军略/统御下限 5,入朝为官后,忠诚 15;武力/军略/统御大于95点以上的官员在教武堂担任讲师年满两年,便可撰写出一部兵书。】

    【科举取士】的效果自不必多说,可谓是强悍到爆。

    而【教武堂】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只要建出来,不仅能够为国家和朝廷稳定输送军事人才,还能够消除楚国原有的“崇文抑武”国策以及国家修正“武脉不振”,获得国家修正“武风彪悍”。

    国家修正【武风彪悍】:国民身体素质提升,武人地位上升,境界更容易突破,武道九境宗师诞生率微微提高,江湖宗门对朝廷认同度提升,朝堂外交更加强硬。

    除此之外,只要有足够强悍的讲师,教武堂还能够稳定出产兵书。

    不过到目前为止,赵钰手中武力/军略/统御大于95点以上的人才,也只有王朴一人。

    但王朴身为枢密院枢密使,位高权重,偶尔去教武堂讲学还可以,让他在那里任教满两年,显然是浪费人才。

    或许他需要让人找一下兵家的踪迹了……

    赵钰这般想到。

    论起军事理论教育,还有比兵家弟子更适合的吗?

    况且,他们想来也不愿失去这个传播自家学说的大好机会吧?

    恩,除了兵家,他或许还要派人和诸子百家中的其他学派联系一番,看看他们有没有在楚国传播学说的想法,如果有,他就要考虑在各地创办书院了。

    反正自己已经答应了天阴阁所在的圣门在楚国传教,又准备引入兵家培养军事人才。

    这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他这个楚国天子完全把诸子百家引入进来,相互竞争嘛。

    伟人说的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任何学术,都要经历过思想的碰撞,才能更进一步。

    总体来看,【科举取士】和【教武堂】这两张卡牌的效果都极为强悍,再加上需要以【科举取士】为前置的紫色策卡【三舍法】,一旦赵钰决心推行科举制度,无论是文举还是武举,都能发挥出极强的效果来。

    …………

    距离旬林城百里开外的缅军大营。

    在接见了楚军使者,看罢书信后,缅军主将吴建宁哈哈一笑,望向使者,道:

    “你家陛下既然这般迫不及待,那本将也只能客随主便,遂他的意了。你回去告知你家小皇帝,七日之后,本将领四万缅国精兵,在旬林城外与他一决高低!”

    见对方出言不逊,一副丝毫没把圣上放在眼中的模样,使者强压着心头怒意,拱手道:

    “本使这就回去禀报圣上,希望大帅能说到做到,更希望你们这些所谓的缅军精锐能够在我军面前多坚持一阵,否则就太没有意思了。”

    怼了一句后,使者看也不看那吴建宁一眼,拂袖转身,向着帅帐外走去。

    “大帅?”

    见到楚国使者这般作态,几名缅军将领按捺不住心中火气,望着主将吴建宁。

    只要他一声令下,就把对方碎尸万段!

    吴建宁摇了摇头,淡淡道:“和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使者动什么气?真有火气的话,过几天,把它给我撒到战场上去!”

    他语气虽轻,但几名缅将闻言,各自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语一句。

    “那小皇帝不找本将,本将还准备去找他呢。”

    吴建宁环视帐中诸将。

    “正好陛下让人将三十头战象运了过来,这楚国小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准备和我们决战。你们说,这楚人从上到下,是不是取死有道?”

    诸将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纷纷大笑起来。

    “大帅所言甚是!”

    “等到战场之上,那楚军看到我缅国之利器,想来心中会惊惧万分!”

    看他们的神情,似乎有战象在,这场战争他们就十拿九稳的拿下了一般。

    “莫要走漏了风声。明日清晨,诸军拔营起寨,兵发旬林城!”

    吴建宁沉声说道。

    “谨遵大帅将令!”

    众将齐齐拱手领命。

    随着军令下达,四万缅国士卒拔营起寨,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向着旬林城进发。

    从高空望去,这些行进中的士卒带起阵阵烟尘,如同一条望不到头的巨龙,蜿蜒数十里。

    在第五日中午,缅军已经来到了旬林城外二十里处,开始安营扎寨。

    第六日清晨,缅军大营已经修建完毕,四周筑起木墙,立上拒马,一队队缅军弓手手持强弓,在木墙后严阵以待。

    从辕门向内望去,被一顶顶营帐护卫在最中心的,是一顶庞大的青黑色军帐。

    帐外,一名名持戈甲士面色肃穆,警惕的目光不住巡视着来往兵士。

    在帐门右侧,一杆高高竖起的大旗上,绣着“虎卫将军吴”的字样。

    这里,便是吴建宁的中军大帐。

    身披一身狮头连环铠,外罩白色大氅的吴建宁站在大帐内的几案之后,望着眼前的一众将校。

    几案上,放着一柄连鞘长剑。

    吴建宁沉声问道:“诸将可曾到齐?”

    “回大帅,各部将校,皆已到齐。”

    军法官郎伟抱拳回道。

    “战象是否安置妥当?”

    “已经按照大帅要求,布置完毕!”

    “好!”

    吴建宁露出满意的表情,抓起几案上的长剑,提步向前。

    见帐内这些顶盔掼甲的诸将望向自己,吴建宁拔出鞘中宝剑,朗声说道: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楚军先破叛军,又攻旬林,其势已衰,不过强弩之末。反观我军,养精蓄锐一月有余,又有战象相助。如今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军,此番决战,诸将按照日前议定方案,奋勇作战,定可大破楚军,生擒楚国天子,缚回国内,让他为陛下牵马坠蹬!”

    “出阵!”

    “诺!”

    帐中缅军诸将应声而出,缅军大营顿时一阵人声鼎沸,而后营门大开,玄青色的大纛旗跟随着吴建宁的车架从营门驶出,身后是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

    清晨时分,缅军出阵!

    伴随着极具节奏的号鼓声,一名名士卒从营寨中涌出,原野之上,大军浩浩荡荡,漫无边际。

    成千上万名蓝衣黑甲的缅军甲士从各处的营帐涌出,汇成了一道道蓝黑色的溪流,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井然有序走出营门。

    在昂扬的战鼓声中,缅军铺开了军阵,旬林城外的原野之上,站满了身着蓝衣黑甲的缅军甲士,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各级将校的带领下步入战场,各级军旗高高竖起竖起。

    前锋骑兵从军阵的之前呼啸而过,前锋骑兵乃是缅将时驰统领的四千缅军骑士。

    吴建宁将大军分为四阵,除却最精锐的中军由他亲自统领之外,左右两阵分别由部将纪广白和卓夷统率,各领九千步卒,一千骑军策应中军。

    负责突前破阵的前军,由诸将中最为勇猛敢战的李邈统领。

    四阵之中又分数营,每营又分数部,层层相叠,密不通风。

    左右前中四军形成一个“凸”字形,向着旬林城方向缓缓移动。

    与此同时,一辆辆制造好的巢车从大营中推出,紧随其后。

    西南多山,而旬林城周围是西南少数几个地势平坦的地方。

    这平原上,只有站在巢车上,才能清楚看到整个战场的局面,方便及时观察敌方的阵型和举动。

    之后,伴随着一声声象鸣,三十余头高约两丈的巨象在象奴的指挥下,从营寨两旁出现。

    这些巨大战象,是吴建宁的秘密武器。

    伴随着阵阵战鼓和号角声,缅军庞大的军阵逐渐铺开,四军从“凸”字形变成“一”字形,犹如青黑色的岩石,矗立在旬林城外的荒野之上,左右绵延数里有余。

    密集的刀剑枪戟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大片大片的光芒。

    中军的战车上,吴建宁按剑而立,放眼望去,四周是如林般的甲士。

    接近午时,缅军列阵完毕,四座巨大的军阵如同张开的鹤翼一般,横亘在旬林城前。

    “时辰到了。”

    伴随着吴建宁的话语声,只见缅军中军高台之上,青黑色的大旗被力士不住舞动,随即,其余无数方阵纷纷舞旗相应。

    在战旗舞动的同时,庞大的青黑色浪潮也渐渐沸腾起来。

    只见阵中,无数缅军甲士以剑敲盾,用枪击地,大声呼喊道。

    “战!”

    “战!”

    “战!”

    旬林城城楼之上,看着远方连绵不绝的浪潮,听着那一声声的邀战声,赵钰不仅没有为之变色,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

    “真没想到,缅人竟然这般急着求死。”

    说着,他环视身后的诸将。

    “告诉朕,诸位可愿送他们一程,以免他们黄泉路上孤单?”

    “他们要战,我们便战!”

    “陛下,让臣等送他们归西!”

    诸将神情振奋,纷纷高声回道。

    “说得好!”赵钰拔出赤龙神刀,大声喝道,“开城门,出阵,迎敌!”

    先来一章5000字,出去办个事,晚上10点左右第二章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