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在线阅读 - 第966章 太祖往事6

第966章 太祖往事6

    “迁都之议”

    开宝五年7月,永庆公主下嫁魏咸信,百官贺喜,随了不少份子钱。赵匡胤于是让账房先生帮忙算算账,看看到底收了多少钱。家里的,国库的,都要算一算。这一算不要紧,三司使直接给出一个晴霹雳:

    “国库仓储只够维持半年了。建议抓紧让诸军屯田,再征用民船到江淮地区转运粮食。”

    赵匡胤震怒,当即找来判三司的楚昭辅责骂,“国家的战略储备是九年之粮,九年是保底。如今只有半年,你怎么搞得?我还留你过年吗?信不信朕tm弄死你?”

    楚昭辅是赵匡胤的嫡系亲信,陈桥兵变时,他负责安抚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因精明能干且善于财会,赵匡胤便把帝国的钱袋子交给他,让他判三司。除此之外,楚昭辅还担任过宣徽使、枢密使,足见赵匡胤对他的绝对信任。

    楚昭辅吓坏了,退下来后找到赵光义,求他帮自己脱困,以便让自己继续为人民服务,他还不想过早离开地我们。

    赵光义得知情况后,同样很震惊,于是问自己的幕僚。最终分析出了漕运不济的原因,并找出了解决办法。

    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行政命令违背了市场客观规律。比如当时官方给出的指导价是斗米七十钱,但汴州的实际米价远远高于这个数,米商没有利润可图,所以不愿往京师运粮,供少于求,米价更要上涨,这里的“米价”其实就是黑市价格,也就是真实反映供需关系的市场价。

    米价越高,米商就越无利可图,也就越不愿往京师运粮,导致京师更加缺粮,价格也就越高,恶性循环开启。

    汴州城里的富商大贾倒是储存着大量粮食,然而他们不愿按官方定价售卖,更不敢按实际价格卖给黑剩有粮食的不敢卖,没粮食的就只能饿死。

    另外,官方对漕阅不合理定价同样影响了船夫们的积极性,同时官船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这些都是导致京师缺粮而推高粮价的主要原因。

    找出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赵光义对粮食问题梳理后,上报给赵匡胤,赵匡胤完全采纳了赵光义的建议,楚昭辅也因此躲过一劫。

    有人喜欢把国家的首都比喻成人类的心脏,其实不准确,它应该更像人类的大脑。心脏向外输出能量,而大脑则需持续不断地输入能量。自唐末以来,经常看到京师缺粮的记载,首都似乎非常脆弱,需要源源不断地由地方供养。

    因为首都不仅需要维持庞大的帝国官僚体系,更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禁军要供养,特别是在柴荣、赵匡胤的改革之后,禁军规模庞大,例如我们熟知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同志,宋徽宗养了八十万禁军,八十万张嘴啊,仅仅禁军的每日开支就是一笔文数字,仅靠京畿地区是绝对无法满足的。

    这个故事为日后的“迁都”之议埋下了一个伏笔。

    赵匡胤早有迁都之意,史书因为赵匡胤生于洛阳,“乐其风土”,所以在登基后一直有迁都洛阳的打算。

    976年正月,收复江南、一统南方诸藩的赵匡胤诏幸西京,并于4月“有事于南郊”,向列祖列宗汇报祖国统一的可喜进程。在路过郑州永安陵的时候,赵匡胤祭扫了父亲赵弘殷,在墓前悲恸大哭,左右皆感泣。随后,赵匡胤登上阙台,朝西北方向射出一支鸣镝,对左右人道:“我死后就葬在那里。”

    这个细节容易被人忽略。有人认为永安陵是风水宝地,赵匡胤的意思是葬在永安陵西北方,也就是赵匡胤鸣镝坠地的那个位置,是赵匡胤给自己挑选的福地。其实这是赵匡胤的一语双关,郑州的西北方是洛阳,赵匡胤的“那个地方”指的是洛阳,暗示要迁都洛阳。

    有意思的是半年之后,赵匡胤驾崩。不是宣扬封建迷信,在某些场合,有些话是不能乱的。

    据赵匡胤到了洛阳之后,见洛阳宫室壮丽,龙颜大悦。经过多年的修缮,洛阳已经具备了充当帝国首都的条件。似乎万事俱备,于是赵匡胤正式向群臣抛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迁都洛阳!

    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议论纷纷,议论的结果令赵匡胤非常不悦:一致反对迁都。

    其中起居郎李符总结了反对迁都的八条理由:京邑凋敝;宫阙不备;郊庙未修;百司不具;畿内民困;军食不充;壁垒未设;千乘万骑盛暑扈校

    “八难”有重叠部分,咱们再给他精简归纳一下,其实是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基建的客观条件不允许,二是主观的众意不从。

    赵匡胤对此嗤之以鼻,既然大家不同意,那么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赵匡胤打算在郊祀完毕后,无限期推迟回京计划,赖在洛阳不走了,把迁都做成既定事实。

    群臣虽然反对,却无人敢劝谏。唯有禁军将领李怀忠冒死劝谏。李怀忠提出了两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一是供馈不便,汴州漕运系统成熟且发达,尚且有过粮食断供的危险经历,洛阳远离粮食主产区,供馈补给将更加困难;二是府库重兵皆在汴州,万一他们强烈反对的话……

    赵匡胤同样不为所动。

    最后,赵光义出马,劝赵匡胤不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还是很给弟弟面子的,:“你们的对,迁都洛阳确实不妥。好吧,那就继续往西,迁都长安!”这里的河南指的是河南府,也就是洛阳。

    呀,你们再呀,再敢朕tm迁都哈萨克斯坦,柏林巴黎巴萨罗那……不到纽约不算完!

    赵光义跪地磕头,哥,咱别闹行吗?

    平复情绪后,赵匡胤收敛怒容,心平气和地对赵光义解释道:“我之所以要迁都洛阳,是为了江山永固,依靠山川之险而减少冗兵,减少国家财政开支,效仿强汉盛唐之故事。”

    赵光义一句话就把赵匡胤怼地哑口无言,“在德不在险。”

    等赵光义退下后,赵匡胤的脸色很难看,长叹一口气,对左右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下民力殚矣!”

    百年之后,宋江、方腊等“官逼民反”,金人南下,制造“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一切都如赵匡胤的预言。

    回看哥俩的这段对话,其中的信息量非常巨大,甚至有人将其看做“烛影斧声”的序曲。

    从表面上看,赵匡胤坚持迁都的原因是汴州的地理位置不够理想,地处广阔的大平原地带,无险可守,过于脆弱,相比之下,洛阳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如果迁都洛阳,那么就可以裁撤一部分军队,从而减轻财政负担,供馈虽然困难,但需求也随之减少;而且还能在大规模的战争中拥有更充分的战略缓冲。

    而赵光义却上纲上线,以务虚的大道理来回应务实的难题。

    还记得李存勖灭后梁的前车之鉴吗?双方夹河血战二十年,李存勖派出一支奇兵,由李嗣源带团,从今的山东出发,昼夜疾驰,两就出现在汴州城下,完成奇袭,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赵匡胤对李存勖的故事非常感兴趣,颇有研究和见解,对于汴州易攻难守的弊端也有清晰的认识。

    不过,关于粮草运输、军事防御等等争论,还是太过于流于表面。不少人扒出了更深层的政治矛盾——晋王系崛起。

    有人这次迁都之议就是赵匡胤与赵光义的一次摊牌。

    赵光义长期担任开封府尹,在汴州可谓根深蒂固,且群臣在汴州“根本已固,不可动摇”。支持赵光义弑兄夺权的人就认为赵光义颇像后周时的赵匡胤,已经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且收获了文武群臣的广泛支持,在汴州站稳了脚跟,而赵匡胤之所以坚持迁都,就是要避开赵光义的威胁,或者削弱赵光义对中央的影响。

    也有部分观点认为在这个时候,赵光义已经快要架空赵匡胤,所以赵匡胤不得不逃到洛阳,摆脱赵光义的控制。

    最终,赵匡胤顶不住巨大的压力,选择了返回汴州,半年后就发生了“烛影斧声”。

    迁都之议,给“烛影斧声”添加了一丝诡谲,更给“靖康之变”留下了无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