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在线阅读 - 第942章 亡国长镜头

第942章 亡国长镜头

    【亡国长镜头】

    宋军一声冲锋号,昇州被攻克。

    在昇州被攻磕时候,南唐君臣都在干什么呢?如果是拍电影,可以用一组长镜头来表现,非常有意境:

    镜头从昇州外围航拍,穿过大街巷,最终进入皇宫。

    首先占据c位的是硝烟滚滚的城头,宋军如潮水一般涌上城墙,势不可挡,部分南唐守军仍做殊死抵抗,而在镜头的边缘,已经可以看到宋军主力冲破城门,涌向了街道;

    镜头从激战的城头快速俯冲到城中主路上,在这里,南唐将领呙彦、马诚信及弟弟马诚俊等率领数百勇士,坚持巷战,很快就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

    掠过呙彦、马氏兄弟的尸体,镜头再度升起,期间还被宋军旗帜拍打、遮挡了几下,旗帜下是袒胸露背的殷崇义等45位南唐高级官员,他们赤裸着上身,跪在地上高呼愿降,接受宋军将士的搜身检查;

    镜头没有停留,继续越过一道院墙后,进入到勤政殿学士钟蒨的家,钟蒨身穿朝服,端坐在庭院正中,他的家人正被乱兵屠杀,而他不为所动,直至乱兵把他的头颅砍下;

    镜头穿墙而过,这里是三朝老臣廖澄家,有人劝他赶紧投降活命,廖澄手握酒杯,自己义不贪生,随即将毒酒一饮而尽,自杀殉国;

    镜头再次腾空而起,越过昇州城内的千家万户,加速飞向皇宫,地面上是人头攒动的巷战,背景声音是“叮叮当当”的金戈碰撞声和呐喊声,渐渐地,背景音里由弱渐强出现了两个男人争吵的声音,终于在镜头抵达皇宫的一刹那,让我们听清了争吵的内容;

    爆发激烈争吵的,是南唐的鹰派人物陈乔、张洎。此前,每当李煜心灰意冷,打算投降议和的时候,二人都会竭力劝阻,纷纷表示愿意以死报国,陈乔更是自灭满门以示绝无私心。如今,城破之际,陈乔与张洎相约来到皇宫。

    陈乔跪地哭道:“臣负陛下,请陛下将臣诛杀。”

    李煜垂头丧气地看了他一眼,“事已至此,卿死无益。你我君臣一同投降北上吧。”

    陈乔道:“倘若宋帝追究战争罪责,陛下该如何作答?不如现在杀了我,到那时,陛下就把一切罪责都推到我头上。”

    李煜仰长叹,颓然离开。

    陈乔泣不成声,回头看向张洎,“走吧,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现在。”陈乔约着张洎一起自杀殉国。

    “不约!”张洎突然反悔,如果咱俩都死了,将来谁替主子辩护?这样吧,你先死,我陪主子北上,我做主子的辩护律师……

    陈乔暴怒,随即与张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就是刚才的背景音。

    随着镜头由远及近,二饶身影也逐渐来到c位,只见陈乔拂袖而出,镜头跟随他来到政事堂。陈乔喊出两位基层办事员,“来,你们两个,拿绳子勒死我。”

    二人不从。

    陈乔怒目圆睁,“这是命令!”然后解下自己的腰带,“完事后,请帮我收尸,谢谢。”

    二人在廊下的空地上挖了一个浅坑,又拆下办公室的门板,将陈乔的遗体草草掩埋。为了防止被敌人破坏,二人没有起坟头,也没有留下任何标记,让陈乔同志永远地沉睡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在二人埋土的时候,镜头再次移动,穿越回廊,来到内殿,如果细心留意的话,会发现回廊上堆满了柴薪,但是镜头没有停留,更没有给出特写,只是快速地游移掠过。

    匪夷所思的是这里的安静祥和与外面的嘈杂失序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这里只有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他的名字叫李煜。

    李煜的表情是骤雨初歇的落寞与平静,是绝望之后的淡然与从容,他正提着笔,继续着刚刚被中断的文艺创作。

    镜头从他的脸上缓慢下移,照到了桌案上的书稿,这就是被后世广为传颂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镜头继续缓慢下移,隐入书案中,镜头也随之被完全遮挡。

    至此,长镜头结束,画面切换,皇宫外面已经是队列整齐的宋军,领头的是宋将曹彬、潘美等人。

    李煜携带文武百官,奉降书顺表,出宫投降。先见潘美,潘美还礼;后见曹彬,曹彬微微抱拳,“恕甲胄在身,不能还礼。”随后曹彬派千余精锐驻守宫门,规定任何人不得入内,敢擅闯者,格杀勿论。

    在将士们行动的时候,曹彬忽然声对李煜道:“你抓紧回宫收拾东西,金银细软啥的能带多少就带多少,带出来就算你的私人财产,如果被我的将士们抢先登记造册,就算我军的战利品了。快去!”

    李煜千恩万谢,随后回宫抢劫自己。

    根据事先的消息,李煜在宫中堆满了柴薪,做好了举族自焚的准备。当曹彬让李煜回宫收拾行囊包裹的时候,部将们纷纷劝阻,万一他投火自焚,您如何向皇上交代?

    曹彬笑而不答。部将梁迥、田钦祚等急了,恨不得违背其军令,冲进宫中把李煜揪回来。

    “放心,李煜没那个魄力!”曹彬不无嘲讽地冷笑道。

    据史料记载,李煜初次议和时,曹彬、潘美等人是在城外的船上等候,然后招呼李煜来船上喝茶,与船头相连的是一块儿狭窄的木板,李煜在码头上徘徊不敢前,曹彬命两位侍从将他搀扶到船上。于是曹彬对部将们,李煜连一个独木桥都不敢走,足见其贪生怕死的懦弱本性,况且圣上已经许诺饶他不死,他此时又岂会投火自焚?诸将纷纷夸赞曹彬的胆识。

    另据《江南野史》记载,战争之初,李煜曾多次对身边人一旦宋军兵临城下,他就披坚执锐,亲登城墙,与将士们背城一战,共保社稷,如果实在打不过,那就聚集柴薪、举族自焚,君王死社稷,绝不当俘虏!赵匡胤听后,轻蔑一笑,这是傻叉自嗨呢,过过嘴瘾,骗其他缺炮灰而已,徒有其口、必无其志,如果真有这胆魄,孙皓、陈叔宝岂会成为囚徒?

    心里话能出来吗?出来的能是心里话?下贱!

    果然,李煜在收拾完家当之后,又如约出宫,在五百精锐宋军的护送下,北上汴州。

    在破城之时,升元寺有座十丈高的高阁,里面躲着士大夫、豪民富商的家眷,共有数百人之多,攻入城内的吴越兵在楼下放火,付之一炬,数百人在响彻云霄的惨叫哭喊声中化为灰烟。

    李煜投降后,曹彬让他命各地军队放下武器,接受大宋占领军的管理。各州相继归顺,唯独江州将领胡则、宋德明拒不执行,坚持抵抗。曹彬遂派先锋指挥使曹翰前往平定。江州城池险固,易守难攻,曹翰用了整整半年多,在付出惨痛伤亡后才攻克城池,俘虏二位叛将。

    主谋胡则当时已经罹患重病,被绑在床上,抬到曹翰面前。曹翰厉声责他拒命之罪。胡则以“犬吠非其主”自辩,这是被俘将领的惯用辞,意思就是各事其主而已。曹翰将胡则腰斩,又诛杀了宋德明,随后又下令屠城。史籍记载,“死者数万人,所略金帛以亿万计”。

    975年12月1日,捷报传回汴州:生擒李煜,南唐灭亡!

    此一战,共得十九州、三军、一百零八县、六十五万五千零六十五户。

    群臣入朝称贺,而赵匡胤却失声痛哭起来,“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此实可哀也!”众人无不钦佩赵匡胤同志的胸怀和觉悟。

    开宝九年正月,亡国之君李煜抵达汴州,随后曹彬送来“平江南露布”,也就是常的“捷报”,只不过这种捷报无需加密、不用封口,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更早的知道这个好消息。

    在这篇“平江南露布”中,影孤城jian臣”、“伪署臣僚”等措辞,亦影穹旻助顺,海岳知归”、“当圣明临御之期,是文轨混同之日”等赞誉。

    在关于献俘仪式的讨论会上,有人主张套用南汉刘鋹的献俘礼。

    而赵匡胤最终决定不以亡国礼对待李煜,“勿宣露布”,李煜等人只需穿白衣纱帽在明德楼下待罪,然后赵匡胤下诏释罪宽慰。因为南唐毕竟曾奉正朔,从法理上,南唐不能再算作“敌人”,宣露布、献俘等仪式只针对敌国,用在李煜身上显然不合适,不利于民族团结。

    赵匡胤授予李煜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七夕佳节,李煜死于汴州,享年41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李煜是最为人熟知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下面将以三个视角来深度还原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