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在线阅读 - 第848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3

第848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3

    三,内应

    1,石守信

    石守信最初是郭威的亲信部下,郭威称帝后为侍卫都虞侯;柴荣即位后,参与了“高平之战”,立功升迁,随后参与了“三征淮南”,接着——重点来了,敲黑板、划重点,请看石守信在“三征淮南”时的工作履历:

    “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

    他的征战轨迹与赵弘殷、赵匡胤高度吻合,虽然史籍上没有给出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石守信正是在“三征淮南”期间,与赵匡胤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成为亲密无间的革命战友。

    跟随柴荣北定三关后,因功升殿前都指挥使,又与赵匡胤有了交集,是赵匡胤的下属。

    “陈桥兵变”时,石守信留戍汴州,成为赵匡胤的得力“内应”。

    除令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汴州卫戍部队的指挥官还有一位——殿前都虞侯王审琦。

    2,王审琦

    此君与石守信的发育轨迹高度相似:初事郭威,“性纯谨,甚亲任之”,是郭威的亲信部下,曾跟随郭威讨伐河中李守贞。

    柴荣即位后,参与“高平之战”,因功升禁军中级将领。有一次,柴荣亲试禁军将领武艺,王审琦表现出色,连发连中,得到柴荣的特殊嘉奖。

    柴荣初征淮南时,王审琦与郭令图攻打舒州。舒州久攻未下,王审琦挑选精锐骑兵攻城,“一夕拔之”,随后郭令图进驻舒州,而王审琦则转攻黄州。

    几后,南唐反攻,郭令图兵败,放弃舒州。王审琦听后,立刻挑选精锐轻骑兵,人衔枚、马裹蹄,连夜偷袭,成功夺回舒州。再次获得柴荣的特殊嘉奖。

    随后,王审琦由西线支援中路主线,辅助赵匡胤取得“紫金山战役”的胜利;随后又跟随主力部队一路向东,在濠州之战中,王审琦率领数千敢死队攻克水寨、夺取濠州月城,濠州遂降;又进攻楚州,预判列饶预判,提前设伏,成功击毙数千人、俘虏五千余人。

    之后又跟随北伐,在“北定三关”中颇立功勋。

    猛的一批。

    柴宗训即位后,累功升殿前都虞侯。

    “陈桥兵变”中,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统帅汴州卫戍部队,可以是后周最后的守门员,是柴宗训最后的护城河。

    而他们俩却都是赵匡胤的亲信,史籍记载:“守信、审琦皆素归心匡胤者”。早就穿一条裤子了,特别是王审琦,在宋朝建立后,赵匡胤曾亲口:“审琦,朕布衣之交也。”

    “陈桥兵变”发生的当晚,赵匡胤集团就派遣衙队军使郭延赟连夜驰赴汴州,通知石守信、王审琦,“虎虎虎”。

    这里又有一个细节值得推敲,按照史籍记载,当晚上,赵匡胤独自喝酒,酒醉高卧,啥都不知道,赵普、赵光义与诸将商议后,未等请示赵匡胤,就派郭延赟回汴州沟通联络,然后次日黎明发动兵变。

    首先,他们怎么确信赵匡胤会乖乖就范?万一他誓死不从,非要当周室的忠臣怎么办?

    其次,兵变还没发生,就通知后方做好接应工作,万一石守信、王审琦告密怎么办?

    所以,这仍然可以视作赵匡胤集团“长久密谋”的另一个间接证据。赵匡胤集团早就经过了精心的策划,陈桥驿的赵普、楚昭辅、王彦升等人,汴州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同志,都是“自己人”,甚至可能经过了多次演练,就等正式上映了。

    四,黑脸打手

    “陈桥兵变”虽然是一次改朝换代的非法兵变,但一直很少存在负面的、质疑的声音,长久以来都是好评如潮,其中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就是“兵不血缺。自古以来,兵变很多,导致改朝换代的兵变也不在少数,但基本都是伴随血雨腥风,充斥着杀戮,唯独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被誉为“不流血的政变”,时间短——满打满算不到两,过程温和——兵不血娶市不易肆。

    如果从改朝换代的一般代价来看,“陈桥兵变”的确值得大书特书,但是严格来讲,也并非“兵不血缺,真的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在赵匡胤等主演们慈祥的笑容背后,也有部分配角默默承担了黑脸打手的戏份。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罗彦瑰、王彦升同志上台谢幕:

    1,“从龙专业户”罗彦瑰

    罗彦瑰,“官二代”出身,他的父亲在后晋时担任沁州刺史。因父亲的关系,罗彦瑰入职中央禁军。

    “晋辽大战”时,石重贵驾临澶州,需要传令兵往返于澶州、魏州之间,然而当时这段路上充斥着契丹骑兵,递送情报的传令兵成为高危职业,几乎是九死一生,没有快递哥敢接这个单。这时候,罗彦瑰主动请缨,人衔枚、马裹蹄,趁夜疾驰,如期往返,成功递送了情报,深得石重贵器重,将其提拔为兴顺指挥使。

    契丹灭晋,入主汴州后,提拔罗彦瑰为护圣指挥使,然后被裹挟北返,在去往幽州的路上,罗彦瑰刚刚走到魏州地面,就听刘知远在河东挑梁扛把子的消息,于是率领所部连夜西逃,投奔河东太原府,刘知远大为高兴,等刘知远入主汴州后,立即提拔他为护圣指挥使。

    后周郭威时,被卷入“二王之诛”,被划为“王峻同党”,遭贬官外放。

    柴荣即位后,重新将他召回禁军,改马步军都军头,后隶属向训所部,参与“秦、凤战争”,因功升散指挥都虞侯。

    虽然史籍没有给出罗彦瑰与赵匡胤的交集,但我们仍可以寻找出些许蛛丝马迹:

    罗彦瑰是一个比较善于钻营的人,或者善于“从龙”。

    起初,在后晋时并未知名,为撩到皇帝的赏识,自告奋勇,接下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由此获得了皇帝的赏识;

    后汉建立之初,就非常明智地投奔刘知远,得到了刘知远的肯定;

    后周建立之初,卷进“二王之诛”,被认为是王峻同党。王峻、王殷,是辅佐郭威建国称帝的两大元勋,因有不臣之心且权势过大,终遭郭威猜忌,从而被诛杀。无风不起浪,罗彦瑰偏偏被划为“王峻同党”,明当时罗彦瑰应该与王峻有着较为亲密的私人关系。换句话,如果王峻成功推翻郭威的话,那么罗彦瑰仍然是“开国元勋”。

    而在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中,罗彦瑰无疑又是赵匡胤的心腹爪牙。

    当时,赵匡胤面见宰相范质等人,装腔作势地向宰相们哭诉自己的身不由己,宰相范质、王溥不知所措,这时候,罗彦瑰手握利刃,凶神恶煞地恐吓范质、王溥,赵匡胤连忙喝叱罗彦瑰不得对宰相无礼。

    面对主子的严厉喝叱,罗彦瑰不仅没有收手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恨不得将范质、王溥等人一刀毙命,而赵匡胤的劝阻也只是停留在嘴上。

    于是,范质等人被迫就范,向赵匡胤俯首称臣。

    罗彦瑰哪儿来的胆子违抗赵匡胤的命令?其实罗彦瑰不仅没有违背赵匡胤的“命令”,反而十分忠诚地服从了赵匡胤的命令。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完美地在宰相面前唱了出双簧。

    罗彦瑰瞠目瞪眼,凶相毕露,但毕竟只是威逼恐吓,没有真的见血。真正让这场兵变流血的,是另一位双簧表演艺术家——王彦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