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五代十国往事在线阅读 - 第388章 徐氏专吴3

第388章 徐氏专吴3

    这一招很奏效,危全讽怀疑刘威设有伏兵,不敢贸然强攻,而是在象牙潭驻扎下来,等待潭州马殷的援军。失去了攻陷洪州的大好时机。马殷则派彭玕的侄子彭彦章围攻高安,以声援危全讽。彭玕,原吉州刺史,属洪州钟传部将,钟传死后,儿子们自相残杀,最终淮南势力渔翁得利,占据洪州镇南军,吉州彭玕不愿降淮,于是举城投降潭州马殷。洪州刘威以一千人拖住危全讽十万人,形势危急,而楚兵又开辟新战场,形势不容乐观。徐温问计于智囊严可求。严可求为他推荐了一位优秀统帅——周本,说只要让周本挂帅,即刻退楚擒危。徐温对严可求几乎是言听计从,于是立刻让周本挂帅,前往支援。周本不久前刚刚在苏州吃了败仗,情绪十分低落,一直称病在家,整日卧床不起。接到任命状后,也是连连推辞,说自己是废物,难堪大任,请主公另择高明。严可求亲自登门,径直闯入卧室,把周本从被窝里掏出来,跟他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说苏州的失利不必自责,不是你的原因,而是“某些人”的原因,主公不肯放权,处处掣肘,施展不开罢了。周本立刻精神振作,因为严可求一针见血,道破了天机。这句话殊堪玩味,试想一下,当时有谁是周本的上级,能对他发号施令瞎指挥?除了徐温还有谁?这就能跟前文稍微挂上钩了,徐温意欲控制淮南,而对功勋旧将不放心,特别是手握重兵、领兵在外的,徐温一定要使他们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大BOSS对前线形势不了解,却在后方对前线指手画脚,前线统帅是有苦难言。若胜,归功于领导的指挥调度;败了,就是自己的无能。败军之耻,让周本萎靡颓废,替领导背锅,才是他称病在家的主要原因,撂挑子呗。严可求的一番话让周本神清气爽,当即立下了FLAG:“只要别给我派副将、监军,放开手脚让我单干,保证没问题,否则,请斩我头!”严可求早就与徐温通了气,当场答应了周本的条件。徐温命令周本救援高安,先打退楚军的援兵,再专心收拾危全讽。周本率领七千精锐部队,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奔赴——象牙潭。周本对身边人说道:“楚人并非是真心攻取高安,而是使用围魏救赵之计,声援象牙潭的危全讽罢了。我们干掉危全讽后,楚人必然不战自退,去高安干嘛?跟我奔象牙潭!”周本率队急奔,当他们路过洪州的时候,刘威总算长舒一口气,拿出好酒好菜,准备犒劳援军,结果周本根本不加停留,摆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气势,“先留着,等我灭了象牙潭的危全讽再说。”有人劝周本先驻扎下来,稍作整顿,观察地形地势等等,否则我军千里奔袭,人困马乏,人家以逸待劳,更何况敌我寡众悬殊,十万对七千……周本把眼一瞪,“你懂什么?正因如此,我们才更不能停留迟疑,就要一鼓作气冲上去。稍有停顿,我军将士就会了解我军的更多劣势,从而士气崩盘,不战自溃!”除了少数的高级将领外,周本带的这七千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十万大军……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发动了冲锋。周本绝对是个狠人,据说他是三国时期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的后人。周瑜死后葬在舒州宿松,墓旁立祠,其子孙便在周围安家居住,至唐末时有数十家之多,其中一家贫困户就是这位周本。周本膂力过人,是位打虎英雄,曾单挑干翻过一只猛虎,武力值爆表,每逢作战都身先士卒,永远冲在最前面。每当战斗结束,他都会遍体鳞伤,到了体无完肤的地步,而他居然能自己拿着烧红的烙铁,一边熨烫自己的伤口,一边与旁人在阵阵烤rou香中谈笑风生。武松加关羽,同时智商还十分在线,是个有胆有识、文武双全的难得之才。也难怪他敢在严可求面前夸下海口,立下FLAG。危全讽在象牙潭沿着溪水扎下营寨,绵延几十里。周本在小溪对岸列阵,派瘦弱的兵卒靠前挑战,诱敌出战。危全讽很容易就上钩了,派部队徒步涉水追赶,结果被周本半渡而击之。危全讽的部队随即溃败,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大量士兵被踩踏、溺水致死,周本又分兵出击,截断他们的归路。周本生擒危全讽及官兵五千人,随后乘胜攻击袁州,生擒袁州刺史彭彦章,进而继续攻击吉州。与此同时,陶雅也派儿子攻打饶州、信州,饶州刺史弃城逃走,信州刺史危仔昌投降;米志诚、吕师造攻打高安,楚军解围而逃。当淮南派军队进入信州接管的时候,危仔昌畏惧而逃,投奔了杭州钱镠。在淮南秋风扫落叶般犀利的攻势下,虔州卢光稠识时务者俊杰也,立即主动表示归附淮南。至此,淮南集团吞并了江西全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虔州卢光稠只是对淮南表示归附,而实际的控制权仍在卢光稠手中,且他脚踩两只船,在向淮南表示归附的同时,还派人到汴州,向朱温表示归附。这位两面派卢光稠,据说是三国时期河北名臣卢植的后裔。卢植因耿直劝谏而惹怒董卓,从而免官隐居,后为袁绍的军师。公孙瓒和刘备都是卢植的学生。吞并江西后,淮南的辖境与福建王审知接壤。而淮南正处于四面为敌、四面接战的危境下,不宜再与南面的新邻居起争端,于是派遣张知远出访福建,谋求睦邻友好。前文闽国的故事线中已经提及此事,张知远认为淮南刚刚吞并江西,声势浩大,于是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高姿态空降到福建,言语中带着威胁恐吓,对王审知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样子,结果被王审知直接斩首。淮南方面为了顾全大局,只好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