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国色芬芳在线阅读 - 童养夫 四十三

童养夫 四十三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132年)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和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

    华严寺,位于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红泉村,原址在小漠渡口旁,传说创建于清代。

    少林寺,旧名为法兴寺,地处天津市蓟州区盘山东南麓号称中盘的开阔山坡上,是记载中的可找到的最早的佛教寺院,也是天津最早的寺院,1992年,北少林寺的山门基址,碑刻,古塔,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历史记载,元朝初年蒙古大军南下,荼毒生灵。时任少林寺长老的雪庭福裕日夜奔走,劝说蒙古人以慈悲为怀。在他的领导下,分别在和林、蓟州(天津蓟州区)太原、长安、洛阳等地设立“五少林“,除蓟州的以外,皆不以少林寺命名,蓟州的北少林寺正是以“北少林寺“命名的少林寺,其后,雪庭福裕的弟子奏请批准的少林寺护寺下院共有23所,皆在中原地区,也各有独立寺名,从未见到以“少林“命名的。

    少林寺,这段真实的历史,在1336年所铸造的大铁钟上有明确记载。康熙皇帝两次幸临,乾隆皇帝31次常住,让北少林寺一度声名显赫。(编辑整理:念定寺释德政)。

    少林寺在盘山,盘山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曾被列为全国十五大名胜之一。盘山距蓟州十二公里,它座落在北京正东九十公里的燕山南麓,处于京、津、唐、承四角交汇地带。

    “连太行,拱神京,放竭石,距沧海,走蓟野,枕长城,盖冀州之天作,俯临众壑,如星拱北而莫敢与争也“(乾隆《游盘山记》)。由于参与盘山北少林寺佛道之争的那摩大师、少林雪庭福裕禅师先后被元朝皇帝封为国师,极具影响,盘山诸多禅寺,各寺与北少林寺的关系非同一般。

    西少林寺,曾用名石龙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石垭镇玉屏山村。

    据《佛祖历代通载卷·高僧传》所载,唐中宗时,有嵩岳元珪禅师,先入嵩山少林寺为僧,后体悟少林禅宗,离开少林寺向西继续修行,驻锡于修建此寺;南宋淳熙至庆元年间,首次对宝国寺进行复修且基本形成规模;南宋嘉泰年间,由枢密使安世龙、金紫光禄大夫黎时举捐资大修,使西少林寺成为了驰名远近的大寺庙;元朝兵乱,寺庙被毁,至明宣德九年,由乡人资助并援请僧人复建,数年间,先后建成殿宇、月台、方丈房屋等;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年,由祖庭大少林寺传曹洞正宗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九代)嗣祖沙门可澄禅师率建祖师法堂、殿前石梯、石道、寺外石垣及石坊,使岳池县西少林寺再成一方名刹;据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记载:有“十余岁于经史诸家无不精研,由吾道入禅,故于楞严、法华等释典,一见了然,喜吟咏,脱口成章“的可学和尚于大清同治年间对该寺进行培修。2015年7月22日,岳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根据岳池县佛教协会申请,依法将岳池县西少林寺登记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由祖庭大少林寺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六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三十二代传人释行禅担任西少林寺掌门兼武僧团总教头。

    岳池县西少林寺,曾用名石龙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石垭镇玉屏山村。

    据《佛祖历代通载卷·高僧传》所载,唐中宗时,有嵩岳元珪禅师,先入嵩山少林寺为僧,后体悟少林禅宗,离开少林寺向西继续修行,驻锡于修建此寺;南宋淳熙至庆元年间,首次对宝国寺进行复修且基本形成规模;南宋嘉泰年间,由枢密使安世龙、金紫光禄大夫黎时举捐资大修,使西少林寺成为了驰名远近的大寺庙;元朝兵乱,寺庙被毁,至明宣德九年,由乡人资助并援请僧人复建,数年间,先后建成殿宇、月台、方丈房屋等;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年,由祖庭大少林寺传曹洞正宗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九代)嗣祖沙门可澄禅师率建祖师法堂、殿前石梯、石道、寺外石垣及石坊,使岳池县西少林寺再成一方名刹;据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记载:有“十余岁于经史诸家无不精研,由吾道入禅,故于楞严、法华等释典,一见了然,喜吟咏,脱口成章“的可学和尚于大清同治年间对该寺进行培修。

    2015年7月22日,岳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根据岳池县佛教协会申请,依法将岳池县西少林寺登记为佛教活动开放场所,由岳池县佛教协会会长释崇扬法师担任开山第一代住持和尚,由祖庭大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七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三十三代弟子释永武担任西少林寺武僧团团长,由祖庭大少林寺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六世、雪庭福裕禅师下传第三十二代弟子释行禅担任西少林寺掌门兼武僧团总教头。

    在《岳池县志》(清光绪版)中,关于漏山宝国寺的记载有多处。《岳池县志·卷九·寺观》记载:宝国寺,治东三十里,即漏山,唐元珪禅师修炼于此,历朝增修。记载最详细的是县志收录的明天顺举人、云南知府汪洋所作的《重修漏山宝国寺记》,全文约1500字。除介绍唐代始建庙外,还先后介绍了四次大修:南宋淳熙至庆元年间,首次对宝国寺进行复修且基本形成规模;南宋嘉泰年间,由枢密使安世龙、金紫光禄大夫黎时举捐资大修,使宝国寺成为了驰名远近的大寺庙;元朝兵乱,寺庙被毁,至明宣德九年,由乡人资助并援请僧人复建,数年间,先后建成殿宇、月台、方丈房屋等;明成化十五年至二十年,由可澄和尚率建祖师法堂、殿前石梯、石道、寺外石垣及石坊,使宝国寺再成一方名刹。

    重庆江津千年古刹双峰寺曾有武僧500人,福建商人欲将其打造成少林寺,预计2013年底建成。由福建商人投资3亿元,在中山镇原有的双峰寺打造的中国西部少林寺已开始逐渐开放,预计2013年底建成。

    少林寺位于重庆中山古镇南端15公里处的白鹤村有一座“双峰寺“。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双峰(寺)下有朱杨(寺)“之说,该寺庙是川渝黔地区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

    相传唐末禅宗临济派弟子入川弘扬佛法,途经四川江津插旗山(又名莲花山),见此地双峰为顶,莲花为盘,是一莲花禅座宝地。寺庙后山上两山峰对峙,佛法弟子便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按照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的格局在此新建寺庙,时名“景德寺“。

    少林寺,古双峰寺把日常劳作视为修禅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行农、禅结合的禅宗指导思想。该寺曾在邻近的中山镇太合场开办了一所“书院头“学校,还引入了少林寺武艺,鼎盛时期单武僧就达500人。寺前有500级巨型石梯直通笋溪河上游的“留心石“,这些石板长1.2米,宽0.7-0.9米,厚0.2米。相传当年要到寺内当和尚,每个人都必须得背起这样一块石板,修上一级石梯,才能受戒当武僧。

    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庙约建于唐末,在明代和清康熙、道光年间维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