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宋吹在线阅读 - 第一千零三章 江宁府二十二

第一千零三章 江宁府二十二

    “佳话!苏恒武英雄救美,吴丽娘不离不弃!好一段佳话!”张安安一句话便为此事定了性,至于说安流五条人命,那是事吗?该死!死不足惜!

    不过张安安旋即就有点小尴尬!

    之前苏恒武翻案成功,苏三娘喜极而泣,看向苏恒武的眼神满满都是爱意,被张安安尽收眼底。

    在古代,若是有可能,又有几个女人愿意孤老终生?苏三娘四十不到,也就比苏恒武大上那么一二岁。

    自从那日苏恒武起身挡在了苏三娘的身前,为苏三娘挡住了姚顺意打手的一刀,便深深地打动了苏三娘。

    像苏三娘这种阅尽铅华的风月女子,要么不动情,一旦动情那便是飞蛾扑火再无返顾!

    苏恒武翻案了,苏三娘喜极而泣,压抑已久的感情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自然也就瞒不过在场所有人的眼睛了。

    素来喜欢成人之美的张安安顿时就燃起了熊熊八卦之心,在了解到原由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撮合了此事。

    如今苏恒武又蹦出了一个红颜知己,若是得知苏郎已经被张安安指给苏三娘了,有情人不成眷属,这还是佳话吗?张安安岂能不尴尬?

    心情不好找jian臣!这些天,张安安已经习惯有事没事拿梁师成出气,顿时就一把将身边化妆成侍卫的梁师成揪了过来:“小梁子,你看该怎么办啊?”

    心中默念数遍打是亲骂是爱,梁师成一脸谄媚地说道:“英雄救美、不离不弃本就是一段佳话!若是再加上二女共侍一夫,那更是佳话中的佳话!”说完便开始举例,从娥皇女英说到王娡姐妹,无不说明了二女共侍一夫本身就是一段佳话。。。

    梁师成的反应真是快啊,片刻之间便给出了化解之法,避免了张安安的尬尴,张安安也就不拿他出气了。

    当张安安询问吴丽娘介不介意与苏三娘一起嫁给苏恒武,吴丽娘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有说不的权利吗?微红着脸说道:“全凭公子做主!”

    张安安哈哈大笑,对着耶律特濑说道:“香香!你欠了丽娘好大一个人情,这事就交给你了!”

    张安安那句好大一个人情本是玩笑之语,却不想耶律特濑误以为是提醒自己。

    这次的打赌,对于耶律特濑有着无与伦比的重大意义。

    赢得赌局,对于耶律特濑就意味着得到了张家长辈的认可,以后见到赵梦月也能昂首挺胸!

    赢得赌局,也就意味着老天爷默许张安安出手相助大辽对抗气运之子,大辽就获得了一线生机!

    就说这份人情大不大吧?

    自古最难还的便是人情债,若是等到他日张安安为大辽逆天改命,这份人情就大无边了,耶律特濑都不知道该怎么还了,还是趁着现在赶紧把这份因果给了结了吧!

    吴丽娘与上官今朝坐着小七板回去了,张天顺被耶律特濑派出相送。

    在小七板上,张天顺向吴丽娘与上官今朝说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关于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

    重耳逃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作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

    由于长期的逃亡生涯使得公子重耳早就疲惫不堪,农夫的戏谑更是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子重耳蒙生了死意。

    就在众随从束手无策之际,随从之一的介子推及时送上一碗rou汤,野菜混合着rou糜的香味重新点燃了公子重耳的斗志!

    在经历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公子重耳终于凭借着顽强的斗志重返晋国成为国君,历经图强,使晋国国力大增。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周襄王赏赐。晋文公五年(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公子重耳从逃亡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春秋霸主,当年逃亡时期那些追随的从者纷纷前来请赏。

    晋文公也是深感于当年若非有这些人的不离不弃,自己也走不到今天,重用了这些人!

    介子推对于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行为充满了鄙夷,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

    介子推不肯受赏,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邻居解张为介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晋文公从信中这才知道那碗至今令自己回味无穷的rou汤,那碗重新点燃自己斗志的rou汤,是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rou熬制的!心中大悔,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

    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

    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

    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rou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