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福王在线阅读 - 0154 风动

0154 风动

    在鸡笼呆了三天走遍了几个厂与矿,费时多一些乃是与各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讨论技术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但这七天时间虽辛苦常洵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之前看到的报告主要是数字,有描述也寥寥几句只能自己脑补。此时见到却更直接,还有大员岛的人精神面貌、营养状况语言有些苍白,远不及亲自看一眼。

    还有在大员岛设立的工厂、学校之类多少存在一些不足。有些乃太小不可能麻烦他,有的乃这时代认识习惯问题他们自己不可能觉得,而常洵一下就可能发现不协调或可改进。

    最关键他们都是常洵的种子,把他们调教好会省今后许多事。师傅传徒弟师傅的样子就是徒弟的标准,有所偏差也有限,因此这时累一点也合算。

    再说返程他就没什么事干,只能在船上溜达。最多也是给他的随行警卫营上上课,他们也都是军队骨干放在自己身一些时间就是为了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的脾性与能力。

    之前的基层军官大多数在常洵身边呆过,有些还被他派去干其它事了。因此常询常与警卫营的人接触,今后他们将是常询今后军队最大的中上层军官群体。有这时的接触双方都增加了信任与了解还有他们的忠心,效果肯定远比凭名单任命在任命时见一面好几十倍。

    只是在京城常洵事多警卫营也不可能都围在身边,路上特别在船上才是接触最多的时间。而且只有侄班人员外,其他人都可以听他讲话也可以提问。

    而常询也可以向他们讲述许多内容,如战术由武器决定而不是反之,所以有什么武器打什么样的仗,此话让他们研究战术发展史创造新战术,而不是墨守成规。

    第二就是战争与政治,讲战争乃是政治需要,并且与经济息息相关。所以军人不可以干政因为他们干政就会变成武斗,政治家虽说不一定靠谱可他们的分歧只是嘴仗,只要不采用陷害、谋杀之类分歧可以容许,甚至是有反对意见可以考虑更全面。

    当然军队的事不可以全部由政治家决定,在国家大战略上军队必须服从大局。可在战争的战略上特别在战役上只要不牵涉大的政治风险将由军人为主解决,战斗级问题更应由军人决定。

    至于军人只是一个职业职责,与他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没什么关系。而且军官必须识字,职位愈高愈要如此,只有文化高才能读懂历史中政治、经济、战争的关系,才知道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那些战争,为什么政治上升阶段胜率就高。

    有这样的认识就不可能盲从长官叛乱,就不会让手下成为残民的武装,就不会在重大战事上为保全自己不顾友军不顾大局了。还有军人有政治抱负也可以转而从政,从军之后并非是只有一条筋了。

    常洵强调他这里没有文贵武贱,可是他们自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个人能力差与军人地位低并不可混为一谈。还有他们必须了解政治与经济,因为谋划战争战役不考虑这方面因素不行。

    还有战时民政方面不一定可以马上跟上,军官也要学一点民政管理,如此才能将攻克、收复地区恢复秩序、经济、民生。

    还有军队必须会救灾之类,因为那时只有军队出动最快执行命令最好。民众也可以由军队组织救灾,所以军队要会救灾、会恢复灾区秩序、经济、民生。

    听常洵讲话警卫营当然也有全体军人都知道了他们的定位与职责,这个定位与职责让他们十分自傲,因为这远远脱离了当兵吃粮与建功立业层次。

    至少当兵吃粮也是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与国家命运属于一致。所以老京营出身的军官感触愈深,之前他们身在其中只是无法改变的命运。

    身在其中也随波逐流根本不知道为谁打仗,或只知道吃了粮要卖命,最好有封妻荫子的机会,如此个人腾达荣宗耀祖。那里会考虑军队的职责,战争的政治经济因素,民众在战争中如何最大程度的保全之类。

    不仅如此他们之前只知道某将领神武,某将领纸上谈兵之类纯军事东西。经常询讲话中分析才明白这后面的政治、经济因素,当然也明白了为什么战术古今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常洵对这时的初级军官后备们讲的话虽不深,却已经彻底改变了他手下关于军队、军人的认识,知道他们自己在常询这里与大明的军人完全二回事。

    在船上与警卫营包括水手一起交谈感觉时间快许多,到了灵山岛就没如此悠闲,有了各地的报告需要了解与批复。特别每次刚到会有一些积累,还有在岛上活动多他也不可能每日去给警卫营讲话也没那么多话讲。

    正当常洵在灵山岛享受剩下的避暑时间,他不知道京城里有人专心了解自己。这个人就是万历,了解方式就是看大员岛内部的旬报。

    实际上这旬报与送到常洵这里的旬报不一样,那旬报为半公开刊物,最低每个合作社、乡长、小厂长都有一份。上面介绍淡水这里发生的,外面让他们知道的事为主,也刊登各项政策。

    只是有一份旬报在大员岛的人不少,动用驿传送到京城万历手上的人很少。而且因为有足够的级别,常洵的讲话有些普通旬报上没有登载可印刷量更少的旬报附版肯定也是有的。

    这样的人常洵所有的手下包括中左所、灵山岛、京城,捕鲸、搞石油、内地管移民的等诸多分散单位各才几百个,附版也并非是这几百个人都有,不少单行本一些关系不大的人仍然没有。

    这样全基本上是张子诚给万历送去的,而张子诚属郑贵妃的人万历有话怎么会不听。还有他知道万历与常洵有秘密约定,这个约定内容肯定有利于常洵。

    一开始他觉得这秘密也就是万历让常洵比其他藩王日子好一些、自由一些,却想不通二人怎么会把常洵藩属地定为这三岛。因为有隐士之说越来越虚幻,刚开始连他也没觉得大员岛好在那里。

    还有之前他听到的乃有隐士建议,可随着这里开发张子诚不久就发现一切都是常洵在主导,连万历也不插手。这那里如普通人这样的情形下,即便是隐士提议初期由万历主导的模式。

    而且随着大员岛开发,灵山岛上的军工、机械研制生产,中左所的沿海贸易兴隆,张子成惊觉这那里是万历给常洵一份丰厚基业与自由之处,父子约定的秘密只怕还牵涉大位传承。

    对此张子诚不敢与别人说,因为别人不可能有他的消息来源及内幕。可对此张子诚肯定乐观其成并且随着常洵事业发展,他由乐观其成转为十分支持。

    为何如此他亲近郑贵妃当然希望常洵上位,而且常询对他们这些宦官一直比较客气,从不盛气凌人还不是有人教育才如此。对这样的人宦者一系都不可能有恶感,由他们选太子肯定选常洵而不是畏畏缩缩的常洛。

    再看到大员岛移民真是比他们在内地富裕了几倍,常洵手下的军队也是有京营几倍战斗力。这就是说常洵接任大位于公于私都是最好的,而且父子俩肯定在这方面有密约才会如此。

    只是他看不懂万历为什么初期对移民之类完全放手,常洵小时候也只觉得文静懂事怎么一下如此厉害。这厉害并非是一般厉害,达到诸葛亮这样的大神级就太可怕了。

    而且他认为万历也不觉得常洵如此厉害才放手让他折腾,等有了一些经验才考虑怎样让他接位。那知发现常洵太能干了,才让他将才印刷一年多的旬报送去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