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朕非汉废帝在线阅读 - 第306章 朕是一把刀,要在仲父肚子里搅!(求订阅)

第306章 朕是一把刀,要在仲父肚子里搅!(求订阅)

    此时,大司农寺那原本有些空旷的院中,因为人多,看起来已经有一些拥挤了。

    院子四周是威武的羽林郎,中间则是挤挤攘攘的大司农寺的属官吏员们。

    太阳已经爬到了半空中,但是突然刮起来的秋风却一阵紧过一阵。

    在这萧瑟的秋风之下,院中那几株高达三丈的桦树簌簌震动,将身上那最后的几片叶子不舍地抖动到了地上。

    当身着天子袍服的刘贺从正堂走到屋檐下时,所有属官吏员们的心中同时想起了一个声音,而这个声音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跪倒下来。

    “臣等问皇帝陛下安!”

    刘贺的眼前就出现了一片或黑或灰白或白的人头。

    因为人都跪着,所以哪怕刘贺所站得阶梯不过三尺高,但是仍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众卿平身。”刘贺平静地说道。

    “诺!”

    刚才,属官吏员们一整片地跪下去;而现在,又一整片地站了起来。

    刘贺留意到了这些人腰间的组绶的颜色。

    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代表二百石到六百石的铜印黄绶之外,居然不少六百石及以上的铜印黑绶。

    “众卿今日能带病前来,朕甚感欣慰,再次谢过众卿了。”

    话音刚落,在所有属官吏员回过神来之前,站在檐下的刘贺突然弯腰屈身,对着这一众的属官吏员拜了下来。

    站着行一个拜礼,并不罕见,也不是只能臣对君行礼。在春秋战国之时,更只是一种日常礼仪。

    但是在如今的光景下,天子已经有了无上的权威,这一拜就显得惊天动地了。

    之前,还只是昌邑王的刘贺曾在昌邑相府,对一众百姓黎民下拜,那就已经是让他们惶恐不安了。

    更别说现在,刘贺已经身为天子,是大汉帝国的皇帝了。

    在他弯下腰的那一刻,院中突然变得异常安静。

    就连落叶触地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紧接着,一阵慌乱的动静响了起来。

    院中那些高矮胖瘦的属官吏员们,连同羽林郎们,全部像被风吹倒的树一样跪倒了下去。

    “陛、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何故如此!”

    “折损我等啊!”

    ……

    一片哀嚎之声响彻天际。

    这一幕看似有些狼狈滑稽,但是又透出一种庄严肃穆。

    “诸卿,且听朕一言!”

    刘贺直起了身体,抬高了声音。

    人群从前到后,逐渐安静了下来。

    “朕登基未久,幸得仲父提携,兼有三公九卿辅佐,更赖诸卿襄助,这朝政才不至凝滞。”

    “如今,深秋天凉,长安城的许多属官吏员染病者慎重,朕实在担忧,无奈朝政不可偏废,唯求众卿能忍病任事,而朕只能以虚礼谢过。”

    “望众卿能受朕这一拜!”

    说完,刘贺就又拜了下去。

    顿时,这院中的属官吏员也跟着纷纷下拜,更是连连请天子直身。

    一番拉扯之后,天子与众人才恢复如常。

    如果说刚才这些属官吏员是为了那不菲的钱粮而来;那么往后的日子,他们为的就是天子的这一拜了。

    知遇之恩,不只三公九卿看重,普通的属官吏员也会看重。

    用不了多久,这大司农寺里发生的这一幕,就会传遍整个长安城。

    到时候,人人都会知道天子体恤臣下辛勤的举动了。

    千金买马骨,也不过如此了。

    “田卿,你且站到朕的身边来。”刘贺说道。

    田延年带着疑惑,一瘸一拐地来到了天子身边。

    “大司农田延年,腰疾缠身,但却不辍公务,实乃大汉朝臣的榜样和楷模……”

    “平时里,他更是兢兢业业,行走于阡陌之间,披星戴月,忍饥受冻……”

    “为旌奖其所立之功,朕决定于明年立春之时,为其封侯!”

    顿时,院中议论声再起。

    此事来得实在太突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封侯实在太过遥远,能够亲眼得见,也已经是一件值得夸口的事情了。

    而刚才还如丧考批的田延年,更是一脸错愕。

    这份错愕许久才回味了过来。

    最终在心头变成了一泓狂喜。

    自己居然就这样封侯了?

    在一个时辰之前,他可还是那被按在地上,打得半死不活的罪臣啊!

    大喜大悲之下,这个见多了大风大浪的大司农再也抑制不住,当场就老泪纵横了。

    接着,他顾不得腰背上的疼痛,直接跪了下来,一头就磕在了地上,不停地向天子谢恩。

    既然是演戏,那就要演足。

    刘贺一把就将田延年扶了起来。

    “田卿,这收缴田租赋税之事,乃重中之重,做好此事就是大功一件……”

    “朕,不想再看到任何意外,你可能做到?”

    “陛下放心,微臣就算死在这正堂之上,也绝不会耽误片刻,定会让每一粒粟,每一文钱,每一尺布去到它该去的仓署!”

    田延年的话有些粗鄙,却也发自内心。

    不管如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这田延年暂时就不算是霍党了。

    刘贺又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了一番劝勉鼓励的话,然后就离开了大司农寺,重新坐上了那辆安车,在众人的目送当中,扬长而去。

    这大司农寺,大局已定!

    大司农寺的门外,田延年看着天子车仗离开,那腰背上的疼痛顿时又传了过来,让他冷汗直冒。

    但是,他脸上的表情却很是喜悦和满足,没有一点痛苦的模样。

    他缓缓转身,看向身后那洋洋百人的属官吏员,又硬是端起了九卿的架子,踱步来到了众人当中。

    “你等还闲着看什么,今日的时辰已经过去一半了,怎么可以再荒废时日,还不赶紧各司其职?”

    “诺!”

    所有人立刻就散开了,整个大司农寺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忙碌。

    田延年来到正堂之上,忍痛在上首位坐了下来。

    经历了刚才的那些事情,他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也自以为看清了许多。

    如今,朝堂上的风向已经变了。

    大将军的灶恐怕已经再也烧不旺了。

    想要让田氏一族再显赫一些,得来烧天子的灶了。

    自己辛苦那么多年,为霍家做了那么多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是大将军连一个区区的太常都不给自己。

    反而是天子,一出手就是封侯。

    孰重孰轻,田延年一眼就看出来了。

    看来,是时候和霍家做一个了断了。

    而那每年几千万钱的钱财,也可以攒下来,收进自己的腰包。

    真是一笔划得来的生意。

    天子刚才的那顿打,自己挨得值了。

    想到此处,田延年更是在正堂上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等待属官吏员将政务呈上来的禀告。

    这是田延年的美梦。

    但注定是一个会醒过来的美梦。

    ……

    安车之上,一向直来直去的戴宗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陛下,给田延年这样的人封侯,会不会引起其他朝臣的不满?”

    “戴卿,朕说的是明年立春之后会给他封侯。”

    “但是,前提是他能活到那个时候,你觉得他能活到那时吗?”

    戴宗恍然大悟,天子的伏笔原来埋在这里。

    “陛下英明,是微臣妄议此事了。”

    “长安城内大局已定,丞相府和太常寺不用朕亲临了,可传檄而定!”

    “备好纸墨,就在此处,为朕拟定好诏书。”

    “诺!”

    薛怯把安车驾得非常稳,用如履平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此,飞速行驶的安车,丝毫没有影响戴宗拿出纸笔来书写——他也提前准备好了一块木板,全当做是帮助书写的几案。

    此时,长安城已经完全从睡梦中苏醒了过来,比刘贺从未央宫出发的时候更热闹了一些。

    虽然薛怯挑选的行进路线已经尽可能避开了人多的地方,但是仍然难免惊扰到沿路的百姓。

    那些百姓一见到天子车仗,要么扭头就跑,要么当街就跪倒下来。

    一时之间,也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看着这些百姓,刘贺陷入了短暂的思思虑当中。

    刚才,在大司农寺的院子当中,刘贺看到了不少千石左右的属官也在场。

    这意味着刘贺的那五道诏令,对千石左右的官员也有约束力或者诱惑力。

    品秩为千石的官员,一般就是各个府衙里的佐贰官。

    只要他们愿意配合,那么一个衙署基本就可以恢复运作了。

    刘贺不用像收拾田延年一样地收拾丞相任宫和太常乐成,也可以让丞相府和太常寺这两个府衙恢复正常。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任宫和乐成真的老老实实“生病”,而不是出来阻挠。

    刘贺身为天子,亲自出面的话,定然可以轻松压制任宫和乐成。

    但问题是刘贺无法分身,因此就要派人代替自己去监督镇压他们。

    可是刘贺身边信得过的朝臣属官都各司其职,暂时腾不出多余的人手来了。

    刘贺考虑了片刻,就把视线转向了护在安车两侧的那四个昌邑郎身上。

    这是刘贺信任的人,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将此事办好。

    最终,刘贺决定试一试。

    当车仗来到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时,刘贺下令让整个车仗停了下来。

    “戴宗,朕来说,你来写。”

    “诺!”

    “丞相任宫身染恶疾,不能上衙任事,朕体恤下情,告赐三月,告赐期间,任宫不用上衙任事。然丞相府乃朝政枢纽,不可一日偏废……”

    “朕下此诏,由丞相司直暂代丞相事;丞相司直不在,由丞相长史暂代丞相事;丞相长史不在,由丞相征事暂代丞相事。”

    想了想之后,刘贺又加了最后一句:“若有人抗诏阻拦,当场斩杀无论!”

    这里所说的“代丞相事”,当然不是代替丞相参与到朝堂的大事上,而仅仅只是代理丞相管理丞相府的事情。

    至于朝堂上的政事,有没有丞相都不重要。

    或者说,没有反而会更好。

    大事皆由天子决,何乐而不为呢?

    随后,刘贺又给太常寺拟了一道相同的诏书:由太常卿、太常丞和掌故以此替补,代行太常之事。

    “如何,拟好了吗?”

    “拟好了。”

    “读给朕听一听。”

    “诺!”

    戴宗从头到尾都读了一边,所有的细节都没有问题,都是诏令该有的格式和行文。

    “好,没有其余的纰漏了。”

    “陛下,要盖印吗?”戴宗问道。

    “这是自然。”

    刘贺说罢,突然弯腰从安车坐榻的角落处,摸索出了一个方形木盒。

    他看四周无人注意,就打开了这个红黑相间的漆盒。

    传国玉玺赫然出现。

    “这……陛下,这是传国玉玺?”戴宗有瞠目结舌地问道。

    “正是,这传国玉玺可比朕的私印要好用多了。”

    “可是……”

    戴宗原本想提醒天子如此重要的“国之重器”不可轻易带出宫,但是却被刘贺摆了摆手挡了下来了。

    “此事不必过于担心,如今是丙卿掌管尚书署,这传国玉玺带出来也无人会发现的。”

    “更何况,朕是大汉天子,用一用传国玉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戴宗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因为他发现天子所说的十分当中,竟然有九分的道理。

    刘贺取出了传国玉玺,就在这车上将大印盖到了诏令上。

    他无数次幻想自己第一次独立使用传国玉玺的场景,总以为会盖在一道无比重要的诏令上。

    但是没想到,第一次使用传国玉玺竟然是在这无遮无挡的安车中,更是没有丝毫庄重肃穆之感。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几个月之前,在尚书署里,刘贺是在霍光慈爱关护的目光中,第一次碰到了传国玉玺。

    那个时候,两人真是情同父子。

    当时,刘贺确实曾经想过,也许可以和霍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达成一种平衡。

    但是遗憾的是,君权和相权天然对立。

    更不要说是已经开始侵犯到君权的相权。

    二者是一定不可能和平共处的。

    而刘贺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哪一道诏令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每一道诏令都非常重要。

    刘贺看着加盖好了传国玉玺的诏令,微微地点了点头。

    “将他们四人都叫过来吧。”

    “诺!”

    四个昌邑郎,下马就来到了天子车前。

    这四个昌邑郎身着全副的铠甲,面目并不能看得太清楚,但是刘贺仍然能够认出他们。

    “熊众、郧中,你二人带五十羽林郎,到丞相府宣读诏令,不管何人阻拦,皆可当场斩杀无论。”

    “唯!”

    “獾从,不敬,你二人亦带五十羽林郎,到太常寺宣读诏令,不管何人阻拦,亦可当场斩杀无论。”

    “唯!”

    这些昌邑郎曾经是昌邑宫里的恶奴,所以他们的名字都是贱名,连姓氏都没有一个。

    刘贺曾经想给他们都改成刘姓,但是前思后想仍然是作罢了。

    日后,他们如果能立下功劳,以贱名首字为姓氏,岂不是更加快哉?

    “记住,拿着这份诏令,你们就是朕的化身,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切都要按诏令行事。”

    天子的这句话虽然只说了一半,但是却蕴含着许多深意。

    这意味着即使是丞相任宫、太常乐成、大将军霍光出面阻拦,这四个昌邑郎也要能有拔刀的勇气。

    在这实力相当的时候,谁多那么一点勇气,谁就可能在对峙当中取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朕希望你们是勇者,而不是弱者!”

    “唯!”

    “去吧,朕在未央宫,等你们凯旋。”

    四个昌邑郎再没有多说什么,行军礼而别。

    一百名羽林郎从车仗护卫中分了出来,在四个昌邑郎领带之下,如同两道红黑相见的水流,朝着丞相府和太常寺的方向流去。

    刘贺内心忽然有一些沉重。

    这些人能不能再见到,都说不定了。

    如果霍光要鱼死网破的话,那么这四个昌邑郎和这百余羽林郎,就会成为霍党祭旗的牺牲。

    按照之前的判断,霍光应该是不会动武的。

    但是,前几日,是霍光在越界;而现在,天子又何尝不是在越界呢?

    所有的判断都有滞后性,霍光做出什么反应说是有可能的。

    说不定,在几个时辰之后,长安城就陷入一片刀光剑影呢。

    “戴宗,如今的形式瞬息万变,太学反而更安全,你不必跟朕前去。”

    “你就留在城中,到昌邑邸去指挥昌邑孤儿,盯住中垒校尉、执金吾、大将军府、廷尉寺、左扶风和京兆尹等这些紧要的地方。”

    这些衙署,手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兵权,霍光如果要硬碰硬,这些地方一定会有异动。

    “诺!”

    “张安世此刻就在未央宫里,一旦有异动,立刻就去向他禀告,他知道该如何做。”

    武库、尚冠里、戚里、诏狱……张安世和王吉他们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安排。

    刘贺如今再提起,只不过是加一道保险。

    “陛下,既然形势如此危急,是不是回宫更稳妥一些?”

    “不可,这紧张地形势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朕难道就一直要呆在未央宫里,裹足不前吗?”

    “现如今,朕就是那把最锋利的那把刀,要在仲父的肚子里,搅一个天翻地覆。”

    “更何况,朕今日行的是光明正大的王道,做的事情无人可以质疑,就算仲父来了,也不能挡住朕的脚步。”

    “此事不可变。”

    说得虽然轻巧,但实际上刘贺已经拿出了必死的决心,说不定,活不过今日呢?

    “微臣明白了。”

    “去吧。”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