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航天,变天
书迷正在阅读:某御坂妹的综漫之旅、我用文字游戏收容诡异、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修我戈矛与子同袍、风起时空门、盘龙,我以地系超脱、参加明星荒野求生后我爆红了、喜剧时代从万万没想到开始、盘龙之我的潜力无限提升
重生09:合成系男神正文卷第七百七十二章:航天,变天八月二十号。 起飞后,30分钟 捕获器裹挟着卫星,回到了地面。 准确的说是海面。 虽然在天上呆的时间并不长,但也已经距离西昌基地数千公里了。 就和出轨一样,哪怕5分钟,心也已经跑远了。 “航区观测到捕获器,正在回收。” 又过了20分钟,航区的船只传回第二条消息。 “捕获器回收成功,状态良好,卫星融毁情况比较严重,不确定内部情况。” 指挥中心内,捕获器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 捕获器本身状态还行,毕竟是新制造的智能设备,使用的是耐高温的轻质材料,但那枚20年前的卫星,可就没考虑过返回大气层这件事情了,人家是单程票。 强行被掳回来的。 即便捕获器返回的时候,有进行最大程度的减速,这卫星也快烧成了黑球。 不过其内应该也是有一些有效数据的,尤其是存储设备。 周瑞并没有失望,这个捕获器,受限于“二饼改”自身的运载能力,只有1.6吨,制动能力有限。 如果是更大的火箭,更大的捕获器. 周瑞觉得,如果能有四吨的载荷,那捕获器就可以成为太空上的“卫星猎手”,甚至夸轨道捕获。 如果只考虑“破坏”不考虑“回收”.它的四个尖头,可以像是机械臂一样,很容易给卫星造成点破坏,让其变成太空垃圾,自己也不用回来直到燃料用尽再说。 周瑞凝视了片刻,沉声道:“感谢航区配合,请按计划带回。” 这是自家卫星,还是个报废的,里面确实没啥要紧东西。 但如果是别家卫星就有意思了。 要知道卫星没有摄像头即便有也是对着地面的。 属于是飞着飞着就没喽! 至此,“二饼改”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使命。 虽然各部件还没运回西昌基地,但自身携带的两项技术都验证成功了。 指挥中心内,第二次响起了雷动般的掌声,而指令长周瑞,像是指挥家一样,对众人颔首感谢。 一旁的摄像机,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孙局长拍着巴掌凑了过来:“周总,大开眼界啊!恭喜恭喜。” 哪怕之前所有准备工作都很顺利,这场发射在他眼里也就是五五开。 毕竟时间太短了. 现在嘛.离谱点好啊,反正是自家的谱。 “周总,我们移步报告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国人民。” 周瑞头直摇:“不不不。” 孙局长一愣,啥意思?不公布了?泱妈都忙活好几天了。 周瑞说道:“是全球人民。” 孙局长: 周总,你不装是吃不下饭么。 ————— 当天晚上。 不少人在电视前,等着新闻。 这几天里,关于嫦娥、吴刚、玉兔的热度,依旧高涨。 人民群众的感情,是朴素的。 自己的国家在某個方面做到优秀,很自然的就会更加关注,更加喜爱,哪怕以前没在意过。 许多人几十年来没有关注过航天事业,这几天心里却多了一小块地方,挂念着天上的“刚子”和“兔子”。 是的,虽然吴刚的小名,原本只在玉兔组里流传,包括周瑞本人也从没公开叫过其“刚子”。 但惊艳亮相后,“刚子”这个外号,还是毫无意外的落在了它的头上。 只能说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现在每天,新闻里都会提一嘴月亮上的事情,科学频道还有持续报道。 不过今天,似乎有点不一样的内容。 虽然也是航天。 复大食堂里,韩子茵安静的和同事一起吃饭。 “四象研究所”扩招了不少人,但女性依旧是少数,所以她的饭搭子比较固定。 只是比起上次,好像少了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工作有什么变动。 作为复大走出的大佬,似乎有专人关注“周教主”的新闻,总之每次上新闻,都会在各个地方准确的播出。 韩子茵抬头,望向电视。 “本台报道,今日中午两点,由国家航天局与太一天工联合研制的,长征二号丙改技术验证火箭,取得了圆满发射成功,突破了航天领域的重大难题” 画面上,周瑞坐在讲台上,脸上还戴了一副不常见的金丝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 这副造型,让不少喜欢截屏自用的教主信徒,找到了新的素材。 韩子茵则微微一笑,看来自己寄过去的衣服,还是帮到了某个家伙的。 这种努力过后,能在电视上看出反馈的感觉,真的很神奇。 然而下一个镜头,就连韩子茵有都有些惊讶。
只见一枚白色火箭部件,从天而降。 即便缺乏比例尺,也不难感知出那是一个巨大造物,但白色部件却缓缓降落,周身四个喷射口时开时关,最后稳稳的落在了地面上。 比四周的树木还要高一节。 这种场面,以往在大部分人脑海里,都是出现在科幻电影里,什么外星飞船降落之类的。 仿佛下一刻就要走出什么奇行种生物。 而现在,则出现在了新闻联播里。 食堂里不少学生,饭勺都忘记从嘴里拔出来了,目光呆滞。 这尼玛啥呀? 我们是复大的,不是吓大的 紧接着镜头一转,又是另外一个场景,比刚才那处地方要更荒,如果有地理比较好的人,就能分辨出是秦岭以北的北方。 同样一个巨大的火箭部件,从万米高空稳稳坠落,如同反重力科技一般。 画面回到了报告室内,周瑞对着镜头说道: “我司与航天局联合研制的‘火箭回收’技术,取得了圆满成功,该技术将会大大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增强航天商业竞争力,并且减少环境污染和太空垃圾.” “未来,这一技术将会全面应用在航天局与太一天工的各项事业中” 看得出这个汇报会不是直播,应该发生在几个小时前。 画面切回了演播厅,众人本以为周教主的内容已经结束,没想到主持人还有个大的。 “本次发射中,以太一天工为代表的民营航天力量,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验证了火箭回收技术的同时,总工程师周瑞设计的卫星回收装置,也取得了试验成功。” “该装置成功从近地卫星轨道,捕获了我国于1993年发射的‘辉煌’号通讯卫星,并返回地球,该卫星已经失效十年有余。” “这一技术,乃是全球首创,可解决未来卫星轨道拥挤,太空垃圾无法清除等重大难题。” 最后一个画面,是海面上,如同机械鱿鱼一般的设备,正捆抱着一个融毁的卫星残骸。 至此,关于相关新闻全部结束。 加起来,可能还不到一分钟。 但正所谓,事越大,内容越短。 不少航天领域的人,除了震惊之余,也意识到 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