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火德帝尧
帝喾在一百零五岁后,功德圆满,得以前往火云洞,而由于他功绩比颛顼还大,功德自然得了比颛顼多,在获得了天道降下的功德后,他得以进阶到大罗金仙的中期,而在他临走之前,将人族共主之位交给了他的儿子尧. 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的女儿,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两口带着庆都,坐上小船出外游玩,不想正午时分,忽然刮起一阵狂风,从天上迎面卷来一朵红云,在小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这旋风里有一条赤龙在飞舞. 两位老人惊恐万状,可女儿庆都却若无其事,还冲着那条赤龙微笑,傍晚时分,风住云散,赤龙便不见了,翌日,在他们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了大风,卷来红云,而后又出现了那条赤龙,不过体型小了些,长约一丈左右,见他并未肆虐加害于人,老两位老人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晚上,两位老人都睡了,可庆都却睡不着,她闭着双眼,不住地抿嘴发笑,朦胧中,狂风四起,赤龙扑上她的身子,顿时让她陷入了昏迷. 等她醒来时,身上竟有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还有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另外此画上还书有四个大字:亦受天佑,好奇之下,她就将这幅画藏了起来,没过多久,她就怀孕了 过了十四个月.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当她拿出赤龙留下的图文一看.还在襁褓当中的儿子竟生得和图上画的人有着七八分相像,而在此子出世之际.立马有一道姑前来收徒,自称截教无当圣母. 之前,多宝道人收了颛顼为徒,在他功德圆满之后,也是分去了一团功德,竟然使得他成为三教之中,除去玄都**师以及广成子外第三位大罗金仙,而后帝喾则是被通天教主二弟子金灵圣母收为徒弟,金灵圣母得了功德之后.虽然没能进阶大罗,但也离大罗不远了. 而现如今,帝尧出生,也就轮到了通天教主三弟子无当圣母前来收徒. 帝喾闻报庆都为他生了儿子,本该高兴,岂料他的母亲恰在这个儿子降生的时候去世了,这五帝之母可是比不上三皇之母,没人愿意在她们身上浪费仙丹仙药,帝喾是个孝子.为母亲的去世伤心欲绝,哪里还能高兴得起来. 帝喾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也顾不到庆都和儿子的事,庆都就一直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到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帝喾的身边,所以帝尧小时候先随外祖父伊耆侯的唐姓.因此世人皆将帝尧称为唐尧. 而在帝喾功德圆满之后,帝尧就执掌帝位.伏羲为木德,神农为火德.神农取代伏羲,乃是火德取代木德,而现如今历史重演,火德的帝尧取代了木德的帝喾. 他继位之后,带领百姓同甘共苦,发展农耕,公正妥善地治理天下,因而受到百姓的拥戴,并且得到不少老臣的赞许. 而他的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穿着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后,就会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意见. 为了方便百姓找到他,他还让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百姓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见他,看守人就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可是非常了解. 一次,尧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发现此地灵气充沛,水草肥美,就带百姓至此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耕,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而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之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里面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 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帝尧用此水礼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便将祈福之水取名华尧,而这华尧也就是人族最先出现的美酒了.
而在不久之后,帝尧因为觉得自己父亲帝喾订立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气节时间有误,他就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名叫昫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日星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 另外还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 又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发明了一物,名为围棋,而这件事的起因,乃是他儿子丹朱虽已长大成人,但十几岁了却还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经常招惹祸端,令帝尧很是忧虑. 帝尧寻思着,要使丹朱归善,必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才行,起初,帝尧教他打猎的本领,可丹朱偏偏不喜欢,令帝尧很是无奈. .[,!]于是,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用箭头在一块平地上用力刻画了横纵十几条线,形成了一个个的方格子,随后,他命人捡来一大堆山石子,分给丹朱一半,将这些石子当做一个个士兵,两人就当做是两个敌对的势力,控制着石子,就当做是指挥大军交战,在此过程中,将他率领人族大军征战异族的经验一点点传授给丹朱,丹朱此时倒也听得进去,显得有了耐心,而人族第一盘围棋也就这么诞生了. ()